石繼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作為一項在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工具需要有越來越多的人才促進其發展。社會的發展也給我們的學校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就我國的教育發展現狀來看,農村地區由于受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特別是部分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特別是當前社會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對于信息技術教師的個人能力要求在不斷提高。
一、信息技術能力的闡述
要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教學的能力,就需要不斷加強教師對知識的獲取、理解、表達等教學能力。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實際操作來進行知識的講述,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環境。在這種教學環節中,既能使教師通過實際操作結合語言講述來完成課堂教學,還能使學生在教師進行操作時和教師進行充分的互動,使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
通過這種讓學生實際操作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下對信息技術知識不斷深入探索,使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獲得極大發展。
在培養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時,要使教師了解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即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使他們在課堂中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培養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可以推動農村地區新開改理念的落實,滿足學生進步的需求。
所以,要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就要先改變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態度和觀點,使他們理解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二、怎樣提高農村中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了信息技術在社會和教學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教師參加了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但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較快,操作性較強,大量的操作需要教師進行記憶,他們在短時間內對這些內容很難做到完全掌握,這就使教師在面對出現問題的計算機會感到束手無策。
有些教師雖然掌握了很多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但在教學方式上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他們不認同先進媒體在教學中帶來的作用。一些教師采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教學內容僅僅是讓學生對計算機操作進行掌握,對學生的能力沒有起到提高的作用。這種培訓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高是失敗的,要真正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培訓內容的確定
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并不只是操作能力的提高,但是良好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是將信息技術手段和方法運用于教學中的有力保證。主要培訓三種模式下的設備操作:常用軟件的操作、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法、網絡檢索等。
(二)培訓方式的選擇
應針對教師特點和培訓內容選擇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多元有效的培訓方法。教育理論內容可采用專家講座的形式,雖然這種形式難免給人以“說教”色彩,但對于農村教師而言,他們相對信息閉塞,專家講座可以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接觸到先進的教育理念,拓寬他們的視野。同時專家呈現的是利用技術進行教學的“實踐性知識”,有利于農村教師高效地了解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好處、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易于被教師感受和模仿,最終使自身的實踐也能發生明顯的改變。
(三)農村中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現狀
現在教育逐步發展的過程中,農村由于其有限的經濟發展和資金短缺,造成了農村中學對信息技術的忽視,對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沒有深刻認識,僅僅把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項應付上級檢查的科目,利用有限的資金進行了學校硬件設備的配備。
由于學校和教師在觀念和學習理念上的落后,這些計算機設備很多都成了擺設,學生僅僅是通過教師的講述來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不進行實際操作來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只是“紙上談兵”,在實際運用中農村學生學習的劣勢表現得很明顯,他們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僅僅是通過教師的講授,這種具有明顯局限性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對信息技術興趣的發展,他們認為學習信息技術十分枯燥。
根據農村高中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足,要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就必須讓他們真正理解讓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學習的意義和目的。通過理解信息技術課程并把信息技術課程引入到教學中的其他學科,完美體現信息技術課程在教學中的獨特魅力,使學生從內心對信息技術感到好奇,進而對信息技術投入極大的興趣來學習。
對于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也要從興趣出發,讓教師對信息技術產生熱情,促使他們積極地提高信息技術理論,通過組織教師觀摩一些比較成熟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吸收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技能。在觀摩過程中,讓教師充分體會現代化設備和信息技術綜合運用的效果,使教師通過理論了解和具體感知來獲得信息技術的能力。
(四)提高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
要讓學生具備比較熟練的操作能力,教師就必須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操作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可以使教師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時能做到正確回答。
在進行操作能力提高時,教師需要熟練掌握的操作有:班班通的使用;信息系統的安裝與啟動,如操作系統、IP接收軟件等的安裝;準確操作信息系統,如光盤播放機的操作、投影儀的使用、信息系統的日常維護保養、常用媒體的操作、排除信息系統發生的故障等。為了培養教師的操作能力,使他們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能做到得心應手,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專項訓練,提高他們操作的熟練程度。
總之,在國家不斷投入對農村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關注下,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通過與信息技術教學發展較快的學校進行教學技能探討,提高農村教師對信息技術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他們不斷進行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經驗學習和過程總結,最終會使自己的專業素質逐步增強,使自己的專業能力獲得提高,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不斷提升,使農村的信息技術教學獲得長足的發展,使學生對信息技術使用和接受的能力越來越高。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