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玲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求知的動力,實踐證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會激發出更大的潛力,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會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情,從學生實際入手,從教學需要出發,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 單詞 愉悅 興趣
興趣是學生求知的動力,學生一旦有了求知的欲望,就會自覺地刻苦學習。然而,不少英語教師認為學習英語單詞是枯燥無味的,學生也怕記單詞,但是,學生對英語單詞有無興趣,與教師的啟發、誘導有關,教師的教學藝術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要求我們“寓教于樂”“教學有方”“開竅有術”,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注意詞匯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寓學習于游戲之中,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注意力。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興趣,完成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任務,本人在實踐中有了幾點感悟。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教學效率。情境教學是從教學的需要出發,教師依據教材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創設英語教學情景,從操作來看,方法多種多樣。
一、運用直觀手段創設情景
人們總是通過感官獲取各種信息來感知周圍世界的存在,所以視覺在學習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知識和經驗,他們的抽象思維不發達,但形象思維占優勢。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手勢、表情等設置情景,便于學生明白句子的意思和使用場合,同時這些直觀手段也有一定的觀賞性,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利用實物進行的對話較真實、貼切、實用。
例如,在學習“Whats this?Its…”“What do you like?”句型時,教師可以把水果、文具等實物帶到課堂,利用實物進行教學。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新奇感,從而引起他們的注意。
我在教學過程中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單詞卡片、頭飾、圖片等,在教每一個新單詞時學生都能親眼看見,這樣也不需要花時間去解釋含義。例如,我在教動物單詞時,和學生一起動手做小動物的頭飾,并讓他們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和動作,比一比誰是模仿賽中的冠軍。學生們興趣高漲,模仿得非常好,課堂的氣氛也相當活躍。
二、運用電教手段創設情景
我們進入了數字化信息時代,隨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引入,教師可靈活運用各種電教手段,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
其次,在現代化電教設備創設的情境下,讓學生多看、多聽,獲取最大的信息量。學生從錄像中能看到生動的畫面,幫助他們加深對某個詞匯、句型的理解。從錄音機里能聽到純正地道的英語單詞發音、繪聲繪色的故事描述和對話,這就使學生在不知不覺地模仿中學會了很多英語單詞。
因此,在教學中,我常采用電教手段呈現情景,電教手段的運用使得畫面更加精美,課堂容量增大,效率提高。
如,在教sofa, bookcase, kitchen等單詞,我把這些單詞圖片呈現在一起,讓學生隨著教師的遙控快速說出圖片單詞,這樣教師的遙控一動,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學生的反應更靈敏。
又如,在學習有關動物的單詞時,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設計成一個動物園,帶領學生一起到動物園里參觀,并進行了“辨聲游戲”,以競賽方式聽音猜物(動物)。教學中我還放映動物卡通片段,又讓學生戴上道具表演小動物,模仿其動作神態。這樣先進的方法使得形、光、聲、色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系統,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緊張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積極有效。
三、借助體態語言創設情境
學生的英語思維空間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單詞,聽說英語單詞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表情化、動作化。體態語言能對教學情境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作用,教師通過表情讓情境的表現更加準確、豐富,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教師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學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
例如,在教sing, cook, fly, read, draw, swim這幾個單詞時,我就立刻做出相應的動作,或教師做動作,學生說單詞。這樣,教室的學習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深入和展開。
四、開展趣味游戲創設情境
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地、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的游戲,創設豐富的游戲情境,使學生覺得好玩,從而延長注意的保持時間,更有效地參與教學。
課堂教學游戲是情境教學的一種形式。它有利于教師講授新的知識,有助于學生復習和鞏固新學知識;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其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增強其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因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把游戲引入詞匯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參與語言交際,在游戲中使用語言,寓學于樂。
例如,在教學問答式對話句子時,我會讓學生做“剪刀、石頭、布”的游戲,由贏的學生問,輸的學生回答。此處還可利用“擲骰子”的游戲方法,由擲出的骰子點數大的學生問,點數小的學生回答。這種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游戲,學生會感到樂趣無窮。
假若在學生對很多單詞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我就采用各種游戲形式進行滲透,如Pass the card(傳卡片)、Do the action(聽音做動作)、Find your friend(找朋友)、Draw and color(畫一畫、涂一涂)等,在游戲中通過多聽、反復感覺,從而在腦海里加深了對單詞的記憶,不僅可以讓學生心情愉快地投入這游戲中,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給學生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環境,也使得課堂充滿活力。
詞匯是培養語言技能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單詞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然而,英語單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播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