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斌
摘 要 通過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論述了考試與高職教育學風建設的關系,考試工作對端正學風、教風、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意義。
關鍵詞 考試 高職教育 學風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0102-02
一、 綜述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方面,用它來檢驗教師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它對學風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通過考試,學生會發現學習中的不足,從而總結經驗,提高今后的學習效果。同時便于教師總結教學經驗,為進一步提高、改進教學工作提供經驗。在信息時代,學生往往會以各種形式獲得高年級學生關于某一門課程的考試情況(包括難易程度、補考情況等),所以課程考試的水平、難易程度對學生的學習會起到一種導向作用。如學生認為某一門課程的考試很容易,要求很松,一般容易通過,那么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往往會自覺不自覺放松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反之,如果學生認為這門課程有一定難度,考試不易輕松過關,則會較為重視這門課程的學習。搞好考試工作對端正學風、教風、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稒C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它是高職院校機類、近機類各專業都要學習的一門主干課程,它為學生從基礎課順利過渡到專業課的學習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因此如何學好這門課程有著重要意義。下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一些體會。
二、把好命題關,提高試卷質量
考試最主要的是命題,它的指導思想也主要體現在命題上,高質量的試卷是發揮考試對學風建設推動作用的關鍵??荚噧热輵撃軌蚍从硨W生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使考試真正能夠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全面測試評價。命題要突出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的基本觀點、基本理論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多種題型相結合的命題方法。為了考查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命題時要做到:理論題與實踐題相結合;記憶題與靈活性題相結合;計算題與分析論證題相結合;單一題與綜合題相結合。通過命題,指揮學生的學習方向,標明應達到的要求,提示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克服學習上帶有的普遍性的缺點,達到教學要求的水平。具體地說,在命題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注意基本概念.《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有許多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一些有重要意義的內容, 下面這些基本概念應在試題中盡量反映。如平面機構中的自由度、運動副、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鉸鏈四桿機構中的曲柄存在條件、壓力角、死點位置;凸輪機構中的基圓、壓力角; 齒輪機構中的齒廓嚙合基本定律、漸開線性質、中心距可分性、理論與實際嚙合線、壓力角、正確嚙合條件、連續傳動條件;聯接中的自鎖條件;機械平衡中的靜平衡、動平衡; 機械速度波動的調節中的周期性速度波動調節、非周期性速度波動的調節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一門課程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一門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才能全面系統地掌握教材,方能有舉一反三之功效。
2.注意覆蓋面應盡量廣。試題的覆蓋面應廣,構成一門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等各方面都要考慮到,重點、非重點都應涉及,并適當把握各部分知識的比例。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學生平時不用功, 考時靠突擊,只抓幾個重點,不注意全面、系統地去學習和復習的做法。為此,可以在試題中多出一些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等,這些題應盡量包括各個章節的內容。
3.注意設計創新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始終要把能力培養放在首位。知識會不斷發展更新,課堂上傳授的知識畢竟十分有限,只要能力提高了,學生今后可以堅持自學,以適應知識的不斷快速發展。要是能力缺乏,所學的東西,也只是一堆死東西,就變成了我們常說的“死讀書”?!白x死書”,毫無用處?!稒C械設計基礎》這門課表面上看,是一門機械性課程。實際上,它除了介紹一些機械方面的知識外,對培養學生分析、構思及創新方面的能力大有好處。很多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因此,在考試的過程中也應注重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基本技能。如《機械設計基礎》的軸承壽命計算中當量動載荷的計算、混合輪系中有關傳動比的計算、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等都是這門課程的重要內容,其形式又便于進行考試,在試卷中應有一定的比例。還有一些綜合性題目可以較好反映學生對這門課的理解深度、掌握的靈活性,這樣的題目,也可以適當出現。如有一減速系統,有齒輪傳動、帶傳動和鏈傳動,如何進行排列才較科學、合理?該題較好地體現了學生對這三章內容的理解程度。
4.注意與工程應用相結合。本課程與工程應用較為密切,加之大多數學生畢生后將面向企業生產一線,因此可以出一些綜合應用的題目。如給出一沖壓機械沖頭的運動規律,同時給出推料桿的運動情況,要求學生設計出同時實現這兩種運動規律的一套運動機構。這道題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知識綜合能力,可以考查學生關于平面連桿機構及凸輪機構等知識的運用能力,學生若能正確完成,說明該內容教學效果是較理想的。
三、嚴格標準,公正閱卷
教師在閱卷中要堅決做到公正、公平、客觀、統一, 嚴格按標準評定學生的成績。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要認真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像科學家對待科研一樣一絲不茍,要像法官審理案件一樣認真負責。由于受到一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常會在考后向老師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教師一要耐心說服教育,二要堅持原則。絕不能將此視為自己的某種特權,而對分數隨意取舍。這樣教師才能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同時,評定成績時,既要堅持按照標準,也要鼓勵創新,對標準答案也不要限定過死。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獨立見解,尤其是對于一些綜合運用的題目更是如此。
四、加強考前輔導
考前輔導,對于學生把平時的零散的章節學習,迅速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是極其重要的,可以說就學風建設而言,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因此作為教師要認真對待考前輔導,尤其對于平時成績較差的同學更要多加指導督促。隨著考試的臨近,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必將愈來愈多,以前慣常的一周一次答疑方式就難以滿足要求,為此應增加答疑輔導時間。如遇下午有課,下課后就有一小時作為答疑時間。除規定答疑時間外,同學還可以和我約定其它時間進行答疑?,F在學生宿舍都有了電話,還可以采用電話答疑,甚至還可以網上答疑。總之,保證不管什么時候,做到對學生有問必答。在答疑過程中也要注意改變答疑方式,通過答疑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鍛煉。以前答疑是一問一答,問什么答什么,現在盡量采用啟發式。如對學生的有些問題,并不直接去回答,而是啟發他去看某些章節。在看書的過程中,有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如在看完書后仍有不解之處,我再給予講解。筆者在考前復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每次期終考試前,都要求每一個學生自己出一份試卷,看看他們自己覺得那些內容需要考,如何考,變學生的被動復習為積極參與,這對于提高復習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五、改進考試方式
隨著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本課程的考試在內容和方法上均須進一步完善,使之在內容上更具有設計性,在方法上更具有科學性。過去,本課程的考試方式均為閉卷考試,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較多,費時、費力,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能動性的發揮。針對高職學生記憶力較差的特點,盡量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必須要記住的,也要設法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或幫助學生尋找一些輔助記憶的方法。同時可以把考試方式改為閉卷考試與開卷考試相結合的形式。對一些基本內容、重要公式等采用閉卷,而對大量的應用型內容則采用開卷。這樣,學生學起來就不會感到太難,學起來也更有信心,更有條理。
參考文獻:
[1]劉慶君 陳凌白.談基于知識、能力與素質培養的高職考試改革[J].遼寧高職學報,2011,(5).
[2]崔慶波.大學生學習目標的引導語與學風建設[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1).
[3]詹新生.高職院校學風建設探析[J].職教通訊,2012,(20).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