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翼 陳一
摘要:文章歸納總結了國內外學者的著作和文章,并考慮了我國的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假設,根據已有模型,運用回歸分析方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出結論,并對我國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激勵制度提出合理建議。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高管持股與企業投資決策呈正相關關系;環境不確定性對高管持股和投資決策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關鍵詞:環境不確定性;高管持股;投資;實證研究
一、 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
現有理論認為,高級管理人員有動機去選擇過度投資,往往目的是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隱性收益而非增加股東收益,同時增加高級管理人員持股也是解決過度投資現象的有效方法之一。這方面的主要理論有過度投資假說和自由現金流理論。Kester(1991)研究發現在1980年左右,許多日本企業在非主營業務和有價證券投資中投入了大量剩余現金;Blanchard,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1994)研究了高級管理人員對現金投向的問題;Lang,Ofek和Stulz(1996)研究了股價和公司收購行為的關系,其中研究對象為擁有較多現金且tobinQ<1的企業;Shleifer和Vishny(1997)分析了兼并對于研究對象股價的影響。俞鴻琳(2006)從我國制度背景出發,采用FE模型,結果顯示:我國所有上市公司和非國有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比例和企業價值正相關;國有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比例和企業價值負相關,并且高管持股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升公司業績,促使高級管理人員決策結果和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
在大多數西方國家,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普遍會作出投資不足的決策。這主要是由于,發達的經理人市場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使得高級管理人員對于投資決策持有慎重態度。但是同樣的情況不能照搬到國內的上市公司身上。由于我國很多上市公司從原先大型國有企業轉變而來,治理結構不完善,同時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不愿意發放現金股利導致企業留存大量現金,這都為高級管理人員利用企業現金流進行過度投資提供便利條件。所以本文認為,恰恰與國外普遍的投資不足現象相反,我國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更傾向去做出投資過度決策。高管持股可以使高級管理人員利益、股東利益和公司價值捆綁在一起,高級管理人員作出投資決策時,就不會只考慮項目風險和短期經濟效益,而更加看重投資項目的長期回報和未來對企業價值的影響,由此降低了高級管理人員的“投資不足”決策;同樣的道理,高管持股也可以促使高級管理人員不再“目光短淺”,促使他們全局思考,減少了它們機會主義決策的可能。
由此本文提出假設1:
假設1:高管持股與企業投資決策呈負相關關系。
根據信息處理理論的觀點,當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提升時,高級管理人員在各方的意見平衡中,會把企業資源優先投向那些他們較為熟悉和了解的項目上,而那些不熟悉或是不了解的項目則更少地獲得資源,那么后者出現錯誤的概率會更多,并且機會主義成本也會隨之提高。最終,高級管理人員可能不得不面對將這些不賺錢的項目和業務出賣出去,從而將更多的精力和資金用于那些一開始就占用企業更多資源的項目。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當環境不確定性程度提高時,高級管理人員可能面對的外部不能確定情況的變化程度和復雜程度將增大,對于之前那些不熟悉的投資項目將更加謹慎,因為它們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他們的投資行為更加穩健,減少風險投資,比方減少那些金融資產等項目的支出,轉而把這些現金流投向更加了解和有把握的投資項目,比方企業的固定資產、辦公設施等的建設,而這些投資項目正是本文作者研究的范疇。這樣表現為在環境不確定性較高時,高管持股對投資決策的促進作用將進一步加強。反之,當環境不確定性程度較低時,高級管理人員對外部環境變化因素更有把握,各種不確定性條件降低,他們認為環境變量和投資回報變量的關系將更加清晰,同樣的投資規模,高級管理人員可能更加傾向于投資那些高風險高回報的領域,而不是本文研究的低風險低回報的固定資產等投資領域。這樣表現為環境不確定性低的情形下,高管持股對投資行為的促進作用將減弱。
由此本文提出假設2:
假設2環境不確定性對高管持股和投資決策具有調節作用。
二、 計量模型與樣本選擇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于CSMAR和CCER數據庫,樣本為2006至2010年滬深兩市實施高管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同時由于*ST、ST、SST以及金融保險類上市公司投資行為特殊,因此從研究樣本中剔除了這類上市公司,樣本容量一共為757。
被解釋變量應當為反映投資決策的變量,本文用ID/KD來表示,其中ID和KD的具體表達式如下,兩者相除代表投資強度(投資率)。
ID=FNn+1(本期期末固定資產凈額)-FNn(本期期初固定資產凈額)+CNn+1(本期期末在建工程凈額)-CNn(本期期初在建工程凈額)
KD=FNn+1(本期期末固定資產凈額)+CNn+1(本期期末在建工程凈額)
解釋變量為反映高管持股比例變量SL。已有文獻大多采用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數或者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比例來衡量企業的股權激勵水平,因為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數是一個絕對指標,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都不相同,因此這個指標并不能客觀地反映他們的被激勵水平。所以本文采用高管持股比例SL作為替代變量。
調節變量為反應環境不確定性的程度——“E”。參照以往文獻實證研究中變量的選取方法,我們用企業銷售收入的變動情況來度量企業所在環境的不確定程度:調節變量E為啞變量,當企業滾動五年的銷售收入的標準差/平均值高于樣本中位數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以此來衡量公司面對的外部環境不確定程度。
但為了加強模型的解釋程度,本文認為有必要加入以下的控制變量。Tobin Q值說明企業市價的大小,也可以認為是企業投資機會的大小,李維安等(2007)把Proxy的值作為tobinQ的替代變量,用主營業務的增長情況來近似企業價值的計算。同時Mithchell和Lehn(l990)也有類似的做法。S/KD參照了羅富碧等(2008)的研究。CF/KD現金流相對資產規模的比值可以表示企業所受融資約束的情況。LNTA即公司規模,可以代表股東對企業的監控難易程度,如果股權激勵水平和股東對企業的監控程度是存在內部替代關系的話,我們可以由此認定股權激勵水平也應該更大(Kang,2006)。LEV用于衡量公司的流動性約束。本文的第一個模型是為了研究高管持股(sl)和投資決策(id/kd)的關系,第二個模型是為了研究環境不確定性(e)對高管持股(sl)和投資決策(id/kd)的調節作用,第三個模型是通過加入高管持股的二次項(sl*sl)后,對回歸方程求導,得到樣本公司最佳高管持股比例。
模型1:
ID/KD=a0+a1SL+a2LEV+a3S/KD+a4CF/KD+a5Q+a6LNTA+?滋
模型2:
ID/KD=a0+a1SL+a2E+a3SL*E+a4LEV+a5S/KD+a6CF/KD+a7Q+a8LNTA+?滋
模型3:
ID/KD=a0+a1SL+a2SL*SL+a3LEV+a4S/KD+a5CF/KD+a6Q+a7LNTA+?滋
三、 實證結果
根據變量相關系數矩陣可以得出各變量間是否相關以及兩兩之間的相關程度。根據pearson相關系數可以看出,被解釋變量投資決策(id/kd)與解釋高管持股(sl)呈正相關關系,同時投資決策(id/kd)與高管持股和環境不確定性的乘積(sl*e)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僅僅反映了兩個變量之間獨立的相關關系,若想驗證更加切合預期的結果,還需要通過下面的回歸分析來考察高管持股和投資決策的關系以及環境不確定性對兩者的調節作用。
回歸分析方面本文建立了三個模型,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實證研究。從表1中可以看到,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可決系數R Square分別為0.072 6、0.078 4和0.076 6。
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結果都顯示投資決策(sl)和財務杠桿(lev)是負相關關系,lev的含義是指公司總負債和總資產的比值,學者們普遍認為lev是衡量企業流動性的重要指標之一。lev值較高,說明企業負債較多,流動性較弱,高級管理人員可能受制于債權人制約以及還本付息的壓力,將會減少投資行為;反之lev較低,說明企業負債較少,流動性較強,高級管理人員在企業擁有較好的財務狀況和資質時,投資壓力較小,抵抗投資風險的能力更強,所以可能傾向于增加投資行為。
在引入二次項sl*sl的模型3中,我們可以看到sl*sl與id/kd的關系是顯著的,所以如果在模型3的回歸方程中對sl*sl求導,可以得到sl=26.55%。這一數值表示,所有有效樣本的最佳高管持股比例為26.55%。盡管這一數值并不能說明每一個上市公司都要保持這樣的高管持股比例才是最優的,這是因為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有著自身特殊性和不可模仿性,但是我們得出的26.55%這一結果,在高管持股計劃的實際操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由表1可以看到,投資決策(id/kd)與高管持股(sl)是正相關,T值分別為4.131 5,即高管持股與高級管理人的投資決策呈正相關關系并顯著,這與本論文的假設不相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與我國市場特殊性有關。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大多數由國有企業改革而成,俞鴻琳(2006)認為:由于政府對國有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權結構高度集中,國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權激勵機制可能并沒發揮理想的激勵效應。本文的結果印證了這一觀點。
從實證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環境不確定性對高管持股和投資決策有顯著的調節作用,sl*e的回歸系數為0.377 6,且在5%的統計水平下顯著。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高管持股計劃的激勵作用,有利于促進企業加大投資力度,這是由于高管持股提高了的高級管理人員把握投資機會、獲取投資收益以及承擔投資風險的意愿和動機。同時,股權激勵對投資力度的影響受到環境不確定性的調節: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較大時,高管持股對投資決策的促進作用將進一步加強;相反,在環境不確定性因素較低時,高管持股對投資決策的促進作用將減弱。Williamson認為,當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提升時,高級管理人員會把企業資源優先投向那些他們較為熟悉和了解的項目上,而那些不熟悉或是不了解的項目則更少地獲得資源。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本文的實證結果表明了,當環境不確定性程度提高時,高級管理人員可能面對的外部不能確定情況的變化程度和復雜程度將增大,對于之前那些不熟悉的投資項目將更加謹慎,因為它們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他們的投資行為更加穩健,減少風險投資,比方減少那些金融資產等項目的支出,轉而把這些現金流投向更加了解和有把握的投資項目,比方企業的固定資產、辦公設施等的建設,而這些投資項目正是本文作者研究的范疇。這樣表現為在環境不確定性較高時,高管持股對投資決策的促進作用將進一步加強。反之,當環境不確定性程度較低時,高級管理人員對外部環境變化因素更有把握,各種不確定性條件降低,他們認為環境變量和投資回報變量的關系將更加清晰,同樣的投資規模,高級管理人員可能更加傾向于投資那些高風險高回報的領域,而不是本文研究的低風險低回報的固定資產等投資領域。這樣表現為環境不確定性低的情形下,高管持股對投資行為的促進作用將減弱。
四、 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論和人力資本理論的框架下,回顧了有關高管持股、企業績效和投資決策、環境不確定性等方面的文獻,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兩個假設:高管持股與企業投資決策呈負相關關系;環境不確定性對高管持股和投資決策有顯著的調節作用。通過實證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兩個結論:第一,高管持股與企業投資決策呈正相關關系。這可能是因為高管持股計劃在上市公司中并沒有大范圍實施,并且大多數上市公司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持股比例設計不合理。第二,環境不確定性對高管持股和投資決策具有顯著調節作用。當環境不確定性程度提高時,高級管理人員面對的外部不能確定情況的變化程度和復雜程度將增大,投資行為變得更加穩健,他們可能減少風險投資,比方減少那些金融資產等項目的支出,轉而把這些現金流投向更加了解和有把握的投資項目,比方企業的固定資產、辦公設施等建設,而這些投資項目正是本文研究的范疇。這樣表現為在環境不確定性較高時,高管持股對投資決策的促進作用將進一步加強。反之亦然。
根據研究結論,本文給出了以下相關建議:首先,加強公司治理水平,優化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發揮董事會的作用,完善獨立董事制度來應對“內部人控制”難題,同時進一步完善監事會建設。其次,實施恰當的高管持股計劃,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公司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本土的高管持股計劃,具體持股比例,采用何種激勵模式,何時實現以及如何實現,這都應該針對目標公司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計劃完成后還應當跟蹤監督,考察計劃是否正確及時地執行,并做適時的調整。第三,健全企業績效考評體系,制定合適的績效衡量指標。第四,加強信息披露機制。最后,應當加快資本市場和經理人市場建設,同時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投資行為。
參考文獻:
1. Hall,Brian J and Jeffrey B.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8,(34):120-165.
2. Morck R,Shlefier A and Vishney R.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135-142.
3. McConnell and Servaes.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7):185-227.
4. Milliken F J.Three Types of Perceived Uncertainty about the Evironment:State,Effect and Response Uncertaint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7,12(1):133-143.
5. Jeffrey L,Coles N D,Daniel L N.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Risk-taking.Jour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79):431-468.
6. 楊瑞龍.企業理論:現代觀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7. 王艷,孫培源,楊忠直.經理層過度投資與股權激勵的契約模型研究.中國管理科學,2005,(2):127-131.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項目號:HKZXA1403)。
作者簡介:李翼,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陳一,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