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美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培養公民正確的社會理想,形成公正客觀的判斷標準,養成良好的集體主義意識,積極的實現人生價值,它的重要作用在現實工作中無可取代。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維方式,往往受時代客觀物質條件限制,某一個歷史時期適用,未必在另一個時期依然有效,這要求政治工作者,必須及時的轉換思維方式。在現在的社會轉型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要想正確的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該做好思維方式的轉換,這也是本文探討的目的所在。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和諧思維方式”;當代轉換
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將人的思想與社會發展的整體目標結合起來,改造掉那些使我們產生錯誤判斷的社會意識,更好的適應當今世界的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從深層次上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實踐相結合,是政治工作的核心問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依靠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才會更好的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有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在思維方式上向當代轉換,才會更好的團結各個階層群眾,為國家建設服務。
一、思想政治工作與思維方式的關系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順利的開展,依賴于正確的思維方式做出總結和判斷,所以正確反思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方式在不同階段發展歷程,從而探索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合適思維方式,幫助思想政治工作合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思維方式之間的密切關系由此可見一斑。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重視人在社會發展中作用的“以人為本”理念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構建和諧社會成為時代共識。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發展過程中思維方式進行總結,探索出真正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和諧思維方式”。將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維方式與“以人為本”的社會建設進行內在契合,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在思維方式方面完美轉換。
思想政治工作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基礎,結合中國的國情,由中國共產黨創新性提出,它在爭取民族解放,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研究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的學科,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對人和社會做出了全面的思考。而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圍繞著人與社會展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如果不能科學的認識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就不能準確的把握社會問題的癥結之所在,也就不能準確的解決社會問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
更確切地說,思維方式是正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思維方式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應該采取的途徑和方法,這可以幫助我們從本質上理解思維方式,更好的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尺度。
二、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1.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當今時代的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個新的層次,按照以人為本理念建設社會主義成為新時期的任務,思想政治工作應該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在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貫徹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創新性的發展社會建設的理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我們自身出現的新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轉換思維方式的關鍵依賴于“和諧思維方式”的構建。所謂的和諧思維模式并不是沒有歷史根據,在世界文明的范疇內,包括中華文化、歐美文明對此都有所闡述。“和諧思維方式”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這是它被廣泛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哲學上來看,“和諧思維方式”既不是經驗主義,也不是形而上學,而是充滿著唯物辯證的哲學光芒,它注重的是積極主動的觀察社會,及時的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具體來說“和諧思維方式”承認了不同社會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的研究,差異性的存在必然導致存在方式的多樣性,這是我們研究人與社會的過程中必須應該注意到的,這提示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善于運用科學的思維模式。和諧思維模式重視人的主體地位,但是并沒有忽視不同個體之間的多樣性統一。從本質上講“和諧思維方式”必須首先契合“以人為本”這一基本要求。
2.和諧思維模式是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當代轉換的關鍵
馬克思主義體現出的“以人為本”理念,要求我們從理性人的基本需求出發,關注個體內在需要,在充分尊重人主體性這一前提下,實現個人自由和自身的素質提升。在“和諧思維方式”框架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以人為本”這一基本要求,符合當前我國的國情,必將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建設和諧社會內涵非常廣泛,可以以此來推動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思想意識影響人們的日常行為,沒有充滿和諧精神的思維模式,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就成為空談。按照“和諧思維方式”開展想政治工作體現了“以人為本”這一時代要求,符合建設和諧社會這一時代構想,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因此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實現思維方式的現代轉換必須依賴于“和諧思維方式”才能實現。
結束語: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方式的當代轉換必須緊緊把握住時代的特點,特別是在以人為本的社會背景下,運用馬克思基本原理,在“和諧思維方式”指導下,切實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質的提高。我們的工作只有立足于現實,實事求是,真正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才會被群眾接受和認可。“和諧思維方式”充分考慮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利益訴求,這對于增強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更好地解決社會問題具有決定意義。“和諧思維方式”能夠促進意識形態與社會發展協調統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也會變的更加順暢。
參考文獻:
[1]唐繼東. 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方式的當代轉換[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饒武元. 社會穩定視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D].南昌大學,2012.
[3]戴巍,王永芳. 試析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方式的價值取向[J]. 職業時空,2010,06:182-183.
[4]李俊濤. 新形勢下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