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吉祥
[內容摘要]創設情境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夠讓語文課堂變得靈動,讓學生的思維變得開闊,大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由衷地喜歡語文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課文的精彩情境,積極地組織開展演講比賽和小組語文活動,實現課文講解與動態視頻的相互交融,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科的獨特之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創設情境;語文;畫面;創造力
一、創設情境對語文學習的益處
(一)畫面感強,有利于掌握知識
創設情境,即將原本抽象的語文教學內容用更形象的載體來呈現,諸如多媒體、各種各樣的活動等。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便于吸收和掌握知識。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喜歡畫面感強、直觀形象的教學內容,所以創設情境對于他們的語文學習很有幫助。在創設的情境中,直觀的畫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二)充分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對小學生而言,課文內容是有限的,其包含的知識量也很有限,而現實生活中的情境相對于課文而言具有明顯的優勢,它能夠帶給學生更多信息,開啟想象力和創造力。創設情境能夠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更多的畫面,久而久之,這些畫面就會在學生的腦海里積淀,激發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二、創設情境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通過多媒體展現課文精彩畫面
多媒體教學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和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現象或過程生動地再現于課堂,把學生帶進文中所處的時代,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更好地融入作品中,更好地理解文中作者所抒發的情感,達到與作者共鳴的效果。例如,課文《爬山虎的腳》,由于課文更側重于介紹對爬山虎腳的認識,屬科普性的文章,因此有必要通過圖片的展示來加深學生的認識。書中描寫爬山虎的腳“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照課文這部分所講的內容,仔細觀察圖片,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消化課文內容。講解完之后再讓學生合上課本,對照圖片對爬山虎的腳進行描寫,這是對于課文學習的進一步強化,可謂一舉兩得。
(二)積極開展演講比賽和小組活動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演講比賽和系列小組活動也是創設情境的方法之一。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文質兼美的詩歌和散文,如《我的祖國》《陽光里的夢想》《童年》《火燒云》等,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演講比賽引導學生在朗讀時要注意句子的停頓,要讀得抑揚頓挫,融入自己的感情。以競賽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如教師節設計黑板報、元旦進行文藝匯演等,把這些活動與學生的語文學習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悟、理解和接受美的熏陶和啟迪,在無形之中提升文學和藝術素養,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課文講解與動態視頻相互交融
小學語文課文的內容大多數為小故事,故事情節較為連貫。在具體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邊講解課文邊插播故事視頻,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敘事能力。比如《將相和》一課,廉頗向藺相如道歉一事,僅僅閱讀課文學生理解得不深入,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看故事視頻,視頻能直觀、形象地將事情的全過程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認識和體會。又如,《草船借箭》一課,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充分展現了他的智慧和才干,這個歷史故事如果通過視頻播放出來,一定能夠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課文講解與動態視頻有效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理解,活躍學生的思維,讓語文教學變得輕松、快樂、高效。
創設情境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方法。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就是重視學生知識的建構,尊重學生而不是把學生當“容器”來看待。隨著多媒體、電子技術的普及和利用,我們相信信息技術可以把課堂與外界聯系起來,把學生的學習置于真實的生活中,把現代與歷史融合起來,這樣豐富而真實情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今后生活所必需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創造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而具備這些能力遠比擁有大量的知識更重要。創境能夠真正打開學生的思維和視野,讓他們體驗不一樣的語文,真正領略到語文的美好。
參考文獻:
[1]李玥瑾.創意課堂活化教材[J].普洱學院學報,2013,(2).
[2]朱曉春.課堂創意與創意課堂[J].教育界,2012,(25).
[3]王愛勝.從簡約開始,創意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
[4]李小燕.創意賦予語文課堂生命——談創新課堂教學模式[J].語文學刊,2013,(15).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