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少敏
摘 要: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會計監督薄弱會造成嚴重影響。對于農發行基層行來說,內部會計監督在各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必要性,目前內部會計監督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各級行協力通過多種對策來解決,強化內部會計監督職能,確保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進行。
關鍵詞:會計監督職能;基層行;內部控制;會計人員
會計監督職能伴隨著會計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但是,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會計監督不力的現象屢屢出現,許多經濟犯罪案件的發生也常常與會計監督力量薄弱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計監督的薄弱會造成會計工作秩序的混亂以及會計信息的失真,嚴重阻礙了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正常進行。因此,弱化經濟生活中的會計監督職能,會對整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銀行會計設立和實施內控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理論方面有利于豐富內部控制理論,從而推動內部審計理論的發展。其次,在實務方面,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有利于銀行管理層制定和執行經營目標、保護資產完整和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從而促進銀行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二是有利于銀行資產安全運營。三是有利于銀行內部強化風險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一、基層行加強內部會計監督的必要性
(一)加強會計監督是貫徹落實《會計法》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內在要求。為了規范會計行為,全面提高會計核算質量,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國家重新修訂了《會計法》,人民銀行制定了《支付結算辦法》、《票據法》、《反洗錢法》等,農發行總行制定出了一系列會計出納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和操作辦法,各級管理行參照總行的制度要求,結合實際,也制定了各項專項業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基層行要想保證在貫徹執行國家級上級行的各項會計規章制度上做到不走樣,就必須加強自身會計監督,充分而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督在防范會計風險和杜絕差錯上的職能作用。
(二)加強會計監督是切實提高會計業務規范化管理水平
的有力保證。會計業務規范化管理是綜合反映一個行會計工作質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會計業務操作程序、崗位職責、核算手段、檔案管理、人員配置乃至會計人員的各個方面,講究工作細、質量高。為此,應加強會計監督,嚴格遵守制度規定,嚴格履行手續,嚴格按程序辦事,進一步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核算質量,保證會計規范化管理的真正落實。
(三)加強會計監督是防范會計風險,確保以信貸資產為中心的各類資金、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會計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綜合性管理工作,一旦失去監督,或監督不力,會計違規操作、會計差錯就會時有發生,也就會給經濟犯罪留下較大的操作空間。
(四)加強會計監督是保證崗位職責認真履行的需要。目
前,農發行已制定出了同意、細致的會計出納人員綜合業務具體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基層行由于人員少,崗位多,一人多崗的狀況時有發生,要想保證這些崗位職責真正落到實處和發揮實效,必須加強會計監督,使每一個會出崗位互相牽制,使每一個會出崗位人員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要求,自覺履行職責,保證每一個會計崗位和環節達到規范操作的要求。
二、基層行內部會計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不足,輕視管理。目前,有些行的領導存在一種偏見,他們過多關注的是業務的發展、經營性指標的完成和報表的質量等,忽略了對會計工作的檢查監督,認為加強會計內部監督控制與實際工作的關系不大,只要日常核算工作做得差不得,便不需要內部監督檢查,給各種問題的暴露留下了隱患,制約了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
(二)管理體制存在缺陷。現行管理體制下,會計人員屬于單位的職工,其業務工作的開展受本行領導的智慧,加薪提升要由行領導來決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致使銀行內部會計監督能力弱化,會計人員在某些情況下仍不得不面臨“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的尷尬局面,一些會計只能唯領導命令是從,完全按照管理部門的意志行事。
(三)重制度建設,輕制度執行。 農發行的內部監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沒有落實到日常的會計工作中去,突出表現為:印押證三分管制度不落實,重要空白憑證在領發、使用、保管等環節上控制不嚴、賬實不符,業務處理“一手清”,任意調整賬目,對賬不及時,執行制度不堅決、不徹底、隨意性強,對事故隱患麻木不仁等,使得內部會計監督形同虛設,很大程度上成為應付上級例行檢查的一種擺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及時處理違規人員是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保持良性運行的基礎,但實際情況是出現問題后許多銀行在處罰問題上堅持“教育為本,處罰次之”的原則,處罰力度彈性很大,使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處罰的剛性受挫,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受到質疑,造成有章不循,其結果比制度不全更為可怕。
(四)會計隊伍力量薄弱。基層行的會計人員大部分是從農行劃轉過來的人員,真正受過會計知識專業正規教育的人較少,知識層次、結構、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加之,隨著近來新財會制度、財經法規、核算辦法的出臺,使得一些早些時候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知識老化,跟不上時代。雖然,在近幾年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和吸收“新鮮血液”,會計人員素質較以往有很大提升,但人員流動性較大,綜合素質不高,業務操作水平不高的情況依舊存在,從而不可能對本行的經營活動進行長期而有效的會計監督。
三、加強基層行內部監督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會計風險防范意識。基層行要加強對會計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宣傳和學習,提高全行職工特別是會計人員對會計監督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認識。同時,行領導要高度重視會計監督工作,把加強會計監督作為規范內部管理、防范違規違紀問題的重點常抓不懈,切實支持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經常檢查會計監督的落實情況,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管理的一體性。會計法規定單位領導要對本單位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負責,而要保證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監督工作能否按規定進行。只要會計監督真正起到把關守口的作用,財務收支中的任何違法違紀問題都會得到有效的制止和糾正,單位領導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的責任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履行。從這一意義上講,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在會計監督問題上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各級行領導要重視會計監督工作,把加強會計監督作為規范內部管理防范違規違紀問題的重要措施來抓,切實支持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經常檢查會計監督的落實情況,幫助解決會計監督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縣支行要按照崗位制約的要求配備會計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配備會計坐班主任并落實其待遇;省、市行要按照有關規定選配好會計輔導員,在單位內部為會計人員有效地進行會計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環境,保障會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一是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培養職工敬業愛崗、堅持原則、遵紀守法、嚴于律已的工作作風;二是開展“爭先創優”活動,號召會計人員樹立個人品牌意識,不斷培養和發現年輕的優秀會計人才;三是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有關會計方面的業務知識,全面掌握各會計崗位技能,提高會計監督水平;四是定期進行會計崗位輪換,并實行會計人員等級制和淘汰制,保持會計隊伍的生機。
(四)加大對會計違規違紀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會計違法違紀違規行為依法進行嚴格處罰,能達到懲罰違反者,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的目的,也是落實各項會計監督措施的關鍵環節。對干擾、阻撓會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責的行為,要依法予以追究,徹底扭轉會計監督中的不正常現象。
會計監督是一項原則性強、執行難度大、持續期曠久的工作,但收效明顯,對保障農發行各項業務可持續順利發展作用重大,我們應提高認識,發揮好這一職能,確保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進行,農發行可以穩步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