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麗
[摘 要]幼兒教學中,培養幼兒計算興趣非常重要。教師應選擇教學內容,從有趣游戲、有趣故事、動手操作等環節著手,培養幼兒學習計算的興趣,提升幼兒計算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要結合教學綱要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設計更好的活動,探究并實施激發幼兒學習計算興趣的有效策略,以適應新時期幼兒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幼兒;計算教學;興趣;策略培養
培養幼兒的興趣,應該首先了解幼兒的興趣特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對幼兒興趣培養的有效性。然而幼兒的興趣會隨著所經歷的環境與事物的改變而很快改變;幼兒的興趣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老師和家長的恰當引導、激發下,幼兒的興趣可以塑造和改變;幼兒的興趣還具有寬泛性,天生具有較強的接納性。那么,該如何培養幼兒學習計算的興趣呢?
一、選擇恰當教學內容,激發幼兒計算興趣
幼兒的注意力和成年人所具有的相似之處在于,對于熟悉的東西,容易熟視無睹,而對于不太熟悉的東西也往往是視而不見。因此,教師要激發和培養幼兒的興趣,不能僅僅著眼于事物所具有的特性,還要關注事物與幼兒生活經驗、已有知識等的聯系。在幼兒的計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幼兒實際的融合性來選擇和設計恰當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應具有新穎性、游戲性等特點,如此才能激發幼兒學習計算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將計算的對象確定為水果、小動物、小花朵等,因為這些都是幼兒感興趣的東西,首先讓幼兒樂學。
二、開展趣味游戲活動,培養幼兒計算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數學教育要引導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領悟事物之間所存在的數量關系,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和趣味。幼兒最多的活動是游戲,因此,將計算的學習融合于有趣的、參與性強的游戲中,自然而然地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趣。比如,為了引導幼兒認識數的實際意義,進行計數的練習,教師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開展了“數字罐”游戲。首先準備一些貼上數字的飲料罐、吸管,讓幼兒根據飲料罐上貼的數字,把相同的吸管放到飲料罐內,做到一邊插一邊數,幼兒的家長也可以首先在飲料罐內放幾根吸管進去。然后,讓幼兒核對一下數字是否正確,如果根數不足,就添加夠數,如果多了,就拿出幾根來。最后,從中隨便取出兩罐,讓幼兒去比較哪一罐的吸管多,那一罐的吸管少。
三、通過講述有趣故事,激發幼兒計算興趣
喜歡聽故事也是幼兒共同的特點,在計算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運用幼兒的這一特點,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幼兒在自然而然中去感受數字,進行計算。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擅長結合所教學的計算內容來精心設計故事,使所講述的故事既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又能發揮出學習計算的作用。
比如,教師在教學“1+2”的時候,就為幼兒創編并講述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三只小蝌蚪游到了小河里,看到草魚大嬸問:“草魚大嬸,您看到我媽媽了嗎?”草魚大嬸說,:“呵呵,可愛的孩子真乖,每人給1顆糖,去湖里看看你媽媽在不在那里吧。”小蝌蚪游啊游啊,游到湖里,看到烏龜大叔問:“烏龜大叔,您看到我媽媽了嗎?”烏龜大叔笑著說:“這些孩子真可愛,每人2顆糖,去水塘看看你媽媽在不在。”最后,小蝌蚪在水塘找到了媽媽,媽媽高興地說,:“孩子,你們手里有草魚大嬸給的1顆糖和烏龜大叔給的2顆糖,一共幾顆呢?”講到這里,立刻激起了幼兒計算的興趣。這時,教師及時出示了兩組糖,一組是1顆,一組是2顆,然后讓幼兒加起來幫助小蝌蚪來數數一共幾顆,幼兒很高興地說出了“3顆”。
四、通過實際動手操作,提升幼兒計算興趣
每個幼兒都喜歡動手,因此幼兒教師要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動手操作活動,讓幼兒在自由的動手活動中,得到有益的啟發,產生計算的興趣,從而獲得知識。比如,運用小彈珠、數字卡片等,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加減,在實際操作中感知數量之間的關系,如,讓幼兒左手拿2個小彈珠,右手拿1個小彈珠,提問:兩手一共有幾個小彈珠?由此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來寫出計算的式子,即2(左手)+1(右手)=3,然后,再引導幼兒將手中的小彈珠交換過來,重新寫出的列式,即:1(左手)+2(右手)=3。這樣的實際操作活動,培養了幼兒參與的興趣,并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領悟了計算中的交換律概念,獲得了數學計算的知識。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