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費稅是對特定商品或勞務在特定環節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其突出特征是“寓禁于征”。近年來,隨著全球資源環境問題的凸顯,以及各國內部貧富差距的逐漸擴大,各國政府非常重視通過課稅對象的選擇和差別稅率的設計等制度安排改革其消費稅制度。本文主要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分析完善我國消費稅的必要性,以使其更好的發揮其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節能環保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消費稅;征稅范圍;差別稅率;可持續發展
一、消費稅的內涵
消費稅是以特定商品(或勞務)的流轉額為課稅對象的一種單環節流轉稅,又稱國內產品稅或貨物稅,其本質是一種有選擇的特殊商品勞務稅。其征收范圍基本包括五種類型的產品,即:過度消費易對人類健康、社會秩序、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費品,如煙、酒、鞭炮、焰火等;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等;高能耗及高檔消費品,如汽車、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等;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類消費品,如汽油、柴油等;具有一定財政意義的產品。由此可見消費稅的征稅目的,即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促進節能環保及調節收入分配。
我國現代意義上的消費稅是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正式發展起來的,在實行至今的20年來,其對促進我國財政收入增長、調節收入分配等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與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相比,我國的消費稅制度起步較晚,發展還不成熟,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二、完善我國消費稅的必要性分析
本文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分析完善我國消費稅的必要性,主要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和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兩方面展開論述。
1.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分析完善消費稅的必要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迅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GDP連續十年增長率在8%以上,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另世界矚目,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及隱患。一是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增長速度大大超過GDP增長速度,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增大。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稅收總收入超過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而GDP同比增長7.7%,稅收增長率快于同期GDP增長率。且2013年稅收收入占GDP比重達19.4%,相比2000年的12.8%,2008的17.3%,稅收收入占比逐年增加。二是我國經濟增長在依靠消費內需方面仍有不足。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馬車,但我國經濟長期以來主要依賴投資和出口。2008年我國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其中第一條措施即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2.從生態保護、資源節約視角分析完善我國消費稅的必要性
當前中國生態和環境變化的基本態勢可以用“穩中有好但改善緩慢”來概括。首先,目前我國環境質量基本保持平穩狀態,生態惡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某些區域的少數指標開始轉好,這與20世紀90年代以來呈現的“局部好轉、整體惡化”情況相比有質的變化。不過,應該看到,這種穩中有好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環境治理、生態建設工程共同致力的累積成果。當前我國環境仍有四方面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地表水的污染依然嚴重,二是部分城市空氣污染仍然較重,三是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四是中國荒漠化嚴重,森林覆蓋率仍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眾所周知,我國以世界9%的耕地,6%的水資源,4%的森林資源養活了22%的世界人口,在如此緊張的資源環境背景下,我國的資源消耗和浪費現象仍觸目驚心。
經濟發展動力的不足、社會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生態的破壞以及資源的浪費這些都是當前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消費稅以其特有的功能能夠在這些方面發揮很好的調節作用,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改革消費稅,在十八大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的指導下,筆者認為當前我國消費稅改革方向主要集中在(一)拓寬高檔奢侈品征稅范圍,提高相應稅率來調節收入分配和消費結構及促進公平及(二)積極對高污染產品進行分類征稅,適時征收環境稅來保護資源和環境兩大方面,并應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科學設計差別稅率及改變計稅方式等手段來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怎樣通過不斷的調整與完善,使消費稅能夠更好地發揮引導消費方向,調節市場供求,緩解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不均,調節并保護生態平衡,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等方面的作用一直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國的消費稅改革其本質在于利民,有著很大的改革前景。但改革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其必將經歷質疑、沖突、挫折,我國的消費稅改革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李學英.對現行消費稅進行改革必要性的分析[J].現代經濟,2011,8(10)
[2]金璟,楊銀鈞.淺談消費稅在促進低碳經濟中的作用[J].價值工程,2011,(36)
[3]李小珍.從消費異化視角看消費稅征稅范圍調整[J].財會月刊,2012,(01)
[4]樊軼俠,歐陽華生.現行消費稅分析與優化[J].財會研究,2011,(09)
作者簡介:徐婉(1990.6- ),女,漢,江蘇徐州人,現就讀于西安財經學院財政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財稅理論與政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