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員工統一的理想追求、價值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茁壯成長的強大精神力量。在市場激烈競爭的今天,用專業來凸顯企業的優勢已不是真正的優勢,唯有專業和文化的有機結合,才是展示企業綜合實力的最高境界。一個企業的價值也包括它的品牌價值,文化價值。同時,優良的企業文化也是留住優秀員工的重要條件,為使企業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融合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培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下面筆者將會和大家探討一下企業如何在新形勢下發展企業文化。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精神;文化特色;以人為本
要發展企業文化,首先我們就要明白企業文化是什么,在筆者看來,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目標,企業的精神,企業的信念等等營造出來的一種氛圍。筆者認為領導,員工是建立企業文化的主體;優良的企業精神,獨具特設的企業管理風格是企業文化的目標。所以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很多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例如,忽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 ;重視企業文化的設計,輕視對員工的教化 ;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隨意性強;企業文化建設中忽視人的因素 ;企業文化缺乏個性特色 等等。
二、領導和員工是建設企業文化的主體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發展理念是發展的核心。企業作為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必然要遵循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理論,因此,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必須把“以人為本”這個根本要求貫穿并融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過程中,從而達到促進企業與員工兩者和諧發展的最高境界。而領導和員工則是企業的主體,所以企業文明建設的主體以領導和員工兩者為主[1]。
2.1企業領導者必須成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
因為領導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企業是由領導者進行管理的,所以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者的決心和行動。故企業領導者應該帶頭學習企業文化知識,對企業文化的內涵要有深刻的認識,對建設本企業文化有獨到的見解,對本企業發展有長遠的戰略思考。要親自參與文化理念的提煉,指導企業文化各個系統的設計,提出具有個性化的觀點,突出強調獨具個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識,通過長遠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感染和影響職工發揮最大的潛力,推動企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
2.2企業文化必須得到企業全員的認同。
要增強內部凝聚力和外部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必須使職工形成統一的理念,并且貫徹落實。通過在職培訓等形式,增強職工對企業文化系統的認識,讓職工人人參與在其中,從根本上改變員工的思想,讓他們積極主動的為企業做正確的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領導。從“要求我這樣做”轉化為“我應該這樣做”,才能按照企業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導個人行為,使之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
三、找準企業文化特色
一個企業文化的建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要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筆者認為可以從企業精神,企業管理風格,企業形象等等方面來尋找自己的定位,下面筆者將會和大家來探討。
3.1尋找企業精神
企業文化核心是企業精神,隨著企業文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職工的思想素質和精神面貌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提高和升華。
企業精神必須反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要求。企業精神必須反映企業的基本宗旨,把“以人為本,服務至上”作為員工的行動指南。在目前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面對市場經濟和企業體制改革的形勢與要求,企業精神應該強化愛崗敬業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知識創新精神,努力培養企業員工的競爭觀念、效益觀念、發展觀念等現代意識。
所謂企業的特色精神,就是企業精神要體現企業的發展狀況,與自身的切實狀況相結合,例如,大型的工業部門的企業精神就應該圍繞著艱苦奮斗,而像廣告公司等等部門就應該圍繞著積極創新。當然,在整個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面,企業精神確實要尋找自己的特色,但是也不能丟了社會的整體價值觀。
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業職工的思想活動,一般心理狀態和精神風貌,是企業職工對企業發展命運和未來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要精心分析,全面歸納,反復推敲,從企業的宗旨、目標方向等方面進行概括提煉出來。
3.2 樹立企業管理風格
以企業精神具體化為企業的管理和服務風格[2]。包括管理觀念、管理手段、管理技術等。如依法治企、從嚴治企、規范化管理、微機管理、服務承諾制等。企業管理風格不是一天兩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經過長期的時間培養。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發動職工充分討論定出基本內容,然后通過廣泛宣傳,并由領導示范影響職工,一步一步地樹立起來。
而特色的企業管理風格就是根據不同的發展狀況來確定的。例如在企業發展的初期,企業的管理風格應該是嚴格積極進取的,而企業發展充分后,企業的管理風格則偏重于靠嚴格的規章制度來進行管理。
3.3 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指得到社會認可的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部表現,或者說是企業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聲譽[3]。它包括企業領導形象、員工形象以及企業整體的服務形象。企業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業的服務質量、人員素質、專業技術、公共關系在社會和客戶心目中形成總的印象。企業形象不僅是社會公眾所關心的事,而且與企業本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內在聯系。
結束語:企業文化必須在新形勢下與時俱進,在社會不斷向前進步的大前提下發展創新。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員工的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郭亮.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科技創業月刊. 2005(12)
[2] 楊安生.中小企業信息化要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J]. 現代企業教育. 2006(11)
[3] 胡沛楓.論中小企業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商場現代化. 2006(25)
作者簡介:張自旺(1964.12-),男,政工師,甘肅靖遠人,大專,研究方向:企業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