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娣
〓〓青少年大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當他們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就會自己尋找各種書籍閱讀,因為世界對他們來說,一切都顯得那么新奇,而書籍正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那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呢?
〓〓一、啟發誘導,培養閱讀興趣
〓〓善于引導學生閱讀,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職責。在教學《空城計》前,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話說三國末年,魏主曹丕新亡,十五歲的曹睿即位。蜀國丞相諸葛亮借此機會率三十萬大軍伐魏,一路斬將掠地,勢不可當!曹睿不得已,重新起用司馬懿。司馬懿不與蜀軍正面交鋒,奪取了街亭,切斷了蜀軍糧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街亭丟失,蜀軍形勢急轉直下。諸葛亮分撥兵馬,準備退回漢中。此時,卻急報司馬懿引十五萬大軍來奪西城,諸葛亮將如何應對呢?”我的話強烈激發了學生閱讀、欣賞課文的興趣,學生的感情也很快投入到課文的情節和人物形象上。
〓〓作為語文老師,除了課堂教學還應該引導學生讀些什么書呢?余秋雨先生曾經說過:“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盡量找自己喜歡的第一流的書讀。”對于中學生來說,就是要幫助他們選擇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能激發起閱讀興趣的書籍。我經常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童話、散文、小說及科普讀物,以激發起他們的閱讀興趣。譬如《駱駝祥子》、《童年》、《魯濱遜漂流記》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讀物很適合中學生閱讀。我就利用第二課堂、自習課等時間,向學生講講老舍、高爾基、笛福、奧斯特洛夫斯基等著名作家孜孜苦學、不畏艱難的動人事跡,或誦讀一些精美散文、詩歌,或將書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向學生作繪聲繪色的講述,當學生聽得的入神、饒有興趣時,戛然而止,請他們去找原書看。這樣,他們的好奇心與積極性往往就被引發了。
〓〓為了更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還努力辦好班里的圖書角,并向家長作宣傳,發動家長為圖書角捐好書,發揮“好書交換站”功能,使學生有較為充足的“精神食糧”。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朝陽讀書活動”,多與同學交流讀書心得。班里還經常舉辦故事會,開展“讀書讀報知識智力競賽”等活動,內容大多來自推薦閱讀的書籍中。這樣,既督促學生認真閱讀,又檢驗了閱讀效果。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得到了提高。
〓〓二、適時指點,教會閱讀方法
〓〓僅僅鼓勵學生去廣泛閱讀課外書籍是不夠的,還必須逐步教會他們閱讀的方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利用課堂所學的閱讀方法指導課外閱讀,往往會使課外閱讀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學習了《有的人》后,學生對革命者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對革命充滿必勝信念的崇高精神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感到由衷敬佩,在此基礎上指導讀《紅巖》《在烈火中永生》等書籍,學生就會將課內閱讀訓練中學到的方法自覺運用于課外閱讀中,對英雄的優秀品質會有更全面透徹的了解,能更深入地把握小說在刻畫人物、提煉主題等方面的特點。反之,在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前,適當指點學生去瀏覽一下《水滸傳》,則有助于學生對課文中人物性格特點的認識。
〓〓同時,我們每學期給學生上幾堂課外閱讀指導課,給他們介紹一些文學鑒賞等方面的常識,選擇一些詩文進行訓練。如指導學生欣賞詩歌《青春像閃電》,先指點學生邊朗讀邊理解詩句意思,進而體會詩歌中“人生幾十載,最佳年華不過十幾年”“朋友啊,莫讓白發嘆逝水,快把青春珍惜。”等警句的深刻含義。接著聯系實際談自己怎樣來珍惜大好時光發奮學習,然后欣賞朗讀詩歌。學生是那么興趣盎然,在詩歌知識與思想認識上都有了收獲。
〓〓三、讀練結合,提高閱讀效益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寫讀書筆記正是培養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措施。寫讀書筆記主要采用兩種方式,一是摘錄式,一是心得式。
〓〓所謂摘錄式,就是要求學生將閱讀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名言佳句、好的開頭結尾摘錄下來,對一些語文知識學得扎實、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還要求仿寫,歸納中心思想,評點文中的成功與不足。所謂心得式,即要求學生在讀了某一本書、某一篇文章后,把自己內心的體會與感受作為周記的內容,寫在周記本上,擇優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加強學生閱讀指導,引領學生接受各種科學知識的洗禮和文學作品的熏陶,不斷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力和熟練地駕御語言的能力。學生既開拓了視野,又豐富了知識,同時提高了寫作能力,其收效確實是令人欣喜的。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