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娟子
〓〓要使學生作文內容充實,語言新鮮,感情真摯,具有思辨色彩,必須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
〓〓一、鼓勵多角度看問題,選準角度寫我所思
〓古人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題目,同一材料,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層次去觀察、去思考、去分析,提煉出鮮明、有見地、有價值的觀點來。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進行發散思維,開闊思路。
〓〓近日,著名歌唱家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再次走進公眾視野,引起社會輿論的大討伐。因涉嫌輪奸,2月20日,警方將包括李某在內的5名涉案人員抓獲。李某上一次引起關注是2011年9月無證駕車且打人、損毀他人機動車輛,因尋釁滋事罪被收容教養一年,那時,他15歲,現在他17歲。此次,如果情況屬實,面對李某的將是真正的刑事責任和鐵窗生活。一則新聞材料,可寫的點很多,怎樣確立切入點,并且使文章能夠抓住一點深入分析而不會讓主題游離呢?我給學生提了兩個建議:(1)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確定寫作的角度與范式。(2)選取好角度之后,善于運用“原因分析”進行立意。接下來,我給學生進行了示范。
〓〓第一步是找出關鍵詞:著名歌唱家、公眾視野、社會輿論、輪奸、包括李某在內的5名涉案人員、無證駕駛、尋釁滋事罪、收容教養、17歲、鐵窗生活等。
〓〓第二步是抓住這些關鍵詞進行原因分析。為什么李天一是著名歌唱家李雙江的兒子,他才引起社會的關注?為什么其他4位受關注的程度要低一些?根據這個“為什么”,可以確立的立意有:1.“星二代”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形象。2.“拼爹時代”的李天一。3.“子不教”是“父之過”嗎?4.嬌生慣養:獨生子女政策的反思。5.家庭教育:今天我們如何做“星父母”?6.溺愛:孩子教育的失敗。7.對社會的“階層固化”的思考。8.標簽化懲罰。
〓〓為什么李天一會受到“公共輿論”的沖擊,會闖入“公眾視野”?根據這個“為什么”,可以確立的立意有:1.公共輿論與法律的公正性。2.“輿論狂歡”導致司法誤判。3.民眾的社會正義訴求。4.民眾的公民權益意識覺醒。5.莫讓情感左右了法理。6.明星或特權階層的社會公信力。7.民憤:法治時代何去何從?8.從沉默走向表達:社會的進步。9.公權徇私的焦慮。
〓〓為什么我們關注李天一的“17歲”?根據這個“為什么”,可以確立的立意有:1.未成年人的教育與社會擔當。2.法理視野中的“未成年權益”。3.社會教育責任的缺失。4.17歲:數字與法律。5.社會該不該寬恕“李天一們”?6.為什么公眾懷疑李天一年齡造假?
〓〓為什么李天一在“尋釁滋事罪被收容教養一年”之后又“涉嫌輪奸”? 根據這個“為什么”,可以確立的立意有:1.生命意識的淡薄。2.人性之惡:無情與冷漠。3.誰才是受害者:弱勢群體的生命權益。4.為什么李天一“屢教不改”?
〓〓二、縱深挖掘,層進設問,抓住事件本質
〓〓近日,一則“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誣陷索賠”的網帖日前在中國引發熱議。四川達州警方22日晚宣布調查結果稱,老太是自己摔倒受傷,其行為屬于敲詐勒索。事件一出,馬上引起一場社會公開的大討論。有說好事做不得的,也有說即使做也要有證據證明,甚至有的直接說好事就不能做,做了都害怕?一個老太,可以說激起了整個社會愛心該不該接力的大討論。值得期待,也值得關注,更讓人值得思考。
〓〓作文課上,我抓住這個熱點事件,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大討論。引導學生采用追問法思考相關觀點是否符合事件反映的本質特點。1.老人摔倒該不該扶?2.面對不斷出現的這種愛心被涂抹,多少人還會積極踴躍沖上前去?3.面對著一個個老年人摔倒事件的討論,法律和良知也真會如此無能為力?4.如何剔除這種負面感染,可不是一個老人摔倒的問題,更多的是如何把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5.怎樣樹立良知,良心,善惡,信仰,樹立信心?五次設問,引導學生思考事件根本原因,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確要準確把握事件本質屬性,必須抓事件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