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霞++++齊彥萌
【摘 要】課程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本文從課程設計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課程設計教學現狀,從課程設計的系統性、與實際工程聯系的緊密性、指導教師專業性、考核方式合理性等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土木工程課程設計教學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對當今大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要求日益增高,土木工程作為一個與實際聯系密切的專業,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與實踐緊密聯系,要重視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實踐性教學中,課程設計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設計的實踐性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內容系統化,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獨立創新的能力。因此可見,對課程設計進行深入研究勢在必行。
一、課程設計現狀分析
本科教學中,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的課程設計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包括屋蓋和多層框架)、基礎工程課程設計、鋼結構課程設計、施工組織課程設計以及概預算課程設計等。傳統教學中,設置課程設計主要是從各門課程本身出發,假題假作,即指導教師假想一個項目,學生根據課本內容進行設計,教師指導的中心思想是本課程的理論知識,其目的是傳授本課程的專業知識,忽略了與實際工程的聯系,也忽略了與其他相關知識的系統性和聯系性,指導教師并沒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聯系其他課程知識。另外,很多院校其課程設計題目過于陳舊,十幾年設計題目不變,這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脫離了設置實踐性教學的初衷。
二、課程設計改革的思路與實施方案
(一)課程設計改革思路
改變傳統課程設計模式,形成新的實踐教學機制,把“傳授本課程專業知識”的培養理念轉變成“以系統化的理論知識為基礎,理論聯系實踐為向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目的”的新型培養理念,把課程設計與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聯系起來。
(二)課程設計改革實施方案
1. 設置課程設計時,注意課程間的系統性、整體性
課程設計系統化、整體化是一個合適題目的關鍵問題。一個完整的建筑項目主要包含了設計、施工、預算等方面。主要環節在課程設計中均有體現,在布置課程設計任務時,各專業課教師應共同討論,協調工作,使課程設計“一體化”,即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依托于同一個項目,共用一個任務書,明確總的目的和任務。共用一個任務書時,要安排好各課程設計的先后順序。以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例,其課程順序為: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屋蓋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框架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項目概預算→建筑施工組織,按照這樣的順序,既滿足循序漸進的教學要求,也與實際的工程順序相一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 設置課程設計時,注重以實際工程為依托
課程設計作為實踐類課程,應與實踐緊密相連,要改變傳統的“假題假作”模式,比如,在選題上,就要與實際工程相聯系,利用學校或是院系現有資源,聯系各設計院、施工單位等,盡量做到“真題”。另外,選題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認識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讓學生在實際工程中體會課程設計。比如,我校現正進行體育館、后勤中心、禮堂等項目建設,涉及框架結構、磚混結構、空間鋼網架、大型預應力屋面板等結構形式,學校周邊工地正進行住宅小區建設,主要是剪力墻及框剪結構形式,學校與各建設方均有合作關系,我系主要課程設計就與這些實際工程相聯系,真正做到“真題真做”。
3. 指導教師及其指導過程
好的課程設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首先,在選擇指導教師上,要優先選用“雙師型”教師。其次,要改變傳統的一個教師指導一組學生的情況,盡量成立指導小組,指導小組由3~4名教師組成,盡量保證每一組都有一名“雙師型”教師。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要詳細解讀任務書,明確課程設計目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設計任務的系統化理解,講述本課程設計與其他各課程設計之間的關系,為其他課程設計打下基礎。
4. 改革考核方式
課程設計一般安排在課程結束后一周或是兩周內,大多時間緊、任務重。傳統上的考核方式是通過審閱學生課程設計計算書、圖紙等設計結果的方式進行評定,但由于課程設計題目一般較單一,且數據偏少,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部分類同的現象,指導教師很難客觀地判定成績的好壞。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現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設計成績由三部分組成:20%平時成績+35%答辯成績+45%評閱成績。平時成績是在教師指導過程中給出的,評閱成績與傳統評閱方式相同,答辯即在課程完成后或是即將完成時,指導教師組成答辯小組,針對課程設計內容對每位學生進行提問、監督的一個過程。課程設計答辯應該作為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既可以防止個別同學的抄襲現象,又可以通過答辯使同學進一步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益。
如果課程設計時間過于緊迫,不能滿足每位同學答辯的要求,可以通過“爭優答辯”的方式進行,即要求全組同學都必須到場,但只針對想得優秀的學生進行的答辯,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形成了競爭機制,也達到了答辯的目的。
三、結語
通過以上對課程設計的改革與實踐,使課程設計更加系統化,與實踐聯系更加緊密化,指導教師隊伍更加專業化,考核方式更加合理、公平化,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后,能更快的融入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祝彥知,潘洪科,張春麗.土木工程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4):109-112.
[2]謝鐳,于英霞,梁斌.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19(3):87-89.
[3]胡軍安,劉開敏.土木工程課程設計系統化、整體化研究[J].新課程研究,2008(135):38-3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