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全三
摘 要: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進行,國家審計的內容和方式也亟需調整和完善,以適應新的形勢,更好地發揮國家審計的作用。要在財政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國家審計的作用,首先要清楚國家審計有什么作用。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獨立性是審計區別于其他經濟監督的特征。
關鍵詞:財政體制;改革;國家審計;作用
中圖分類號:F23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1-0121-02
近年來,中國相繼推出了各種財政體制改革措施,如預算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轉移支付制度等。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進行,國家審計的內容和方式也亟需調整和完善,以適應新的形勢,更好地發揮國家審計的作用。本文就財政體制改革下如何發揮國家審計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審計作用
要在財政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國家審計的作用,首先要清楚國家審計有什么作用。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獨立性是審計區別于其他經濟監督的特征。審計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制約作用。審計通過揭露和制止、處罰等手段,來制約經濟活動中各種消極因素,有助于各種經濟責任的正確履行和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二是促進作用。審計通過調查、評價、提出建議等手段,來促進、服務宏觀經濟調控,促進微觀經濟管理,有助于國民經濟管理水平和績效的提高。國家審計除了具有以上兩種作用外,還有監督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維護財經法紀加強廉政建設;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對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進行指導監督的作用。
二、財政體制改革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財政體制改革使審計范圍進一步擴大。財政體制改革涉及預算管理,財政資金分配、管理與使用,物資采購,購買服務等方面,其內容的不斷深化使審計的范圍也隨之不斷擴大。財政審計的范圍從預算內資金管理使用擴展為全部政府性資金、資產和資源,從預算管理的合法性、合規性擴展為財政運行管理全過程。隨著大量轉移支付資金向鄉鎮下移,客觀上要求擴大鄉鎮審計覆蓋面。
財政體制改革使審計內容更加豐富。當前,財政體制改革的目標越來越細化,內容越來越明確,審計監督內容也隨之豐富。當前審計部門除了關注預算編制與執行、政府采購執行情況等基本審計內容外,更需要關注預算的完整性、統一性、宏觀性,政府采購預算編制、采購方式、轉移支付資金分配合理性等內容。二是突出實施效果。以各項財政體制改革為切入點,從績效的角度分析支出結構是否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關注資金安排計劃與預算執行進度匹配情況、政府采購效率、國庫集中支付試點情況等內容。三是突出針對性。每年根據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有針對性地將相關內容及時列入各類審計的工作方案和具體審計項目的實施方案,并抓好組織實施。
財政體制改革對傳統審計方法提出了挑戰,對審計人員的素質要求進一步提高。財政體制改革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工程,審計人員在實踐中需要創新審計方法以適應財政體制的新情況、新要求。如借助部門合力發揮審計作用和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所有的審計方法最終都要由審計人員運用、實施,審計人員必須積極提高自身素質。
三、財政體制改革下如何發揮國家審計作用
完善審計規劃,努力做到審計全覆蓋。審計規劃是審計工作的起點,決定審計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審計部門應在梳理、總結近年來審計項目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科學制訂三至五年的審計規劃,明確每年需要關注的財政體制改革內容、審計目標、重點和類型,著力消除審計監督的盲區。一是注重審計項目庫建設管理。逐步建立與財政體制改革有關的審計對象數據庫,并形成審計項目庫,按照審計類別、審計對象性質、審計項目重要性及工作量大小等實行分類管理,及時跟蹤審計項目庫的更新完善情況,推進項目庫資源的有效利用。二是統籌審計項目計劃安排管理。通過實行捆綁式、結合型模式安排審計項目計劃,提升審計效能,實現審計效果最大化。三是加強審計項目計劃實施的成本管理。在審計項目計劃實施時明確參審人員和審計項目完成的時間,并通過上報審計情況、深入審計一線了解情況等途徑定期檢查跟蹤,促使審計成本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突出審計重點,確保審計成效。審計能否充分發揮揭示、抵御和防御功能,抓好審計重點是關鍵。當前,應突出以下審計重點:一是關注預算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注重分析財政等政府主管部門參與預算管理的情況。二是關注財政性資金形成資產的管理。關注政府債務規模、融資平臺形式和風險隱患;關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機制的健全性,專項資金形成的投資資產管理的有效性,結余資金使用納入年初預算安排的規范性。三是關注鄉鎮財政管理。關注鄉鎮預算、決算管理,財政政策落實情況,財政資金使用規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審查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情況,以及集體資產、土地資源管理情況。四是關注預算單位用款計劃執行和賬戶管理。關注用款額度使用的規范性,如檢查基本支出、項目支出計劃額度不得混用;關注零余額賬戶的資金轉入特殊賬戶、向下級轉撥或在不同零余額賬戶之間互轉的情況,賬戶結余轉出的審批手續等情況。
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保證審計工作實施。有效實施審計,促進各項財政體制改革的目標實現,需要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一是樹立科學理念,拓寬視野。新形勢下審計人員應樹立促進建立“公共財政”、“陽光財政”、“民生財政”的審計理念,關注國家財經政策、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關注財政改革和經濟運行中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突出問題,注重分析體制機制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二是變被動為主動,加強溝通。在審計方案、審計實施、審計報告等環節,審計人員應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審計對象、有關主管部門和社會公眾的已經。變事后審查為過程監督,及時提出建議,促進整改落實,從源頭上遏制問題的發生,積極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三是強化學習研究,提高技能。積極搭建平臺,加強審計人員計算機技能培訓,提高應用開發能力。認真總結經驗,創新審計方法,更好地發揮審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雪梅.審計學[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9.[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