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娜
摘 要:戰斗精神是軍人主體性發揮的充分體現,是戰爭制勝的力量之源。培養官兵頑強的戰斗精神,是新時期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的具體要求。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承載和傳遞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民族品質,是軍校學員戰斗精神培育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著眼戰斗精神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訓練,對于軍校學員戰斗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紅色文化;主體性;戰斗精神;軍校學員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5-0191-02
軍校學員是未來國防建設的重要力量,是軍事斗爭準備中人才資源的保障,培育軍校學員的戰斗精神是關系到軍隊和國防建設現代化發展的大事。克勞塞維茨曾說:“勝利通常產生于各種物質力景和精神力景的總優勢。”“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的鋒利刀刃。”戰斗精神是戰爭的靈魂,培育和鍛造官兵戰斗精神一直以來都是我軍的優良傳統。發揮官兵主體性,激勵官兵戰斗意志,培養官兵頑強的戰斗精神,是新時期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的具體要求。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網絡信息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時代,各種思想文化傳播迅速、影響廣泛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和發輝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培育軍校學員戰斗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一、戰斗精神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大力發揚紅色文化精神,筑牢學員的理想信念
戰斗精神是作戰集團或戰斗單元在執行作戰、訓練及其他任務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面貌和氣質特征,是政治覺悟、情感意志、素質能力等濃縮升華并外化而成的一種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戰爭觀認為,軍事是政治的工具,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戰斗精神作為政治精神的集中體現,首先表現為堅定的政治信念,從根本上服務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階級、一個政黨的政治目標。因此,培育戰斗精神,首先要強化官兵的政治信念。
紅色文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軍民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形成的具有地域和歷史特色的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革命道德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折射出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高尚品質和愛國主義情懷,對于強化官兵的政治信念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軍校學員戰斗精神教育的寶貴資源。
發揚紅色文化精神,筑牢學員的理想信念的過程中,一是要突出戰爭的正義性教育,牢固樹立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要高舉愛國主義大旗教育官兵認識到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統一,是國家的意志。要引導官兵充分認清做好軍事斗爭準備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堅定為祖國、為人民而戰的思想。提高軍校學員的政治敏銳性,筑牢思想根基,增強軍校學員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二是要堅定聽黨指揮,堅信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和指揮。我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也是未來作戰嚴守政治紀律的最根本的要求。在艱苦的斗爭條件下我軍和人民群眾堅持斗爭,爭取勝利,靠的就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聽黨指揮。當前可以利用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引導學員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三是堅定戰爭必勝的信心,為打贏做好精神準備。紅色文化充分展現了革命先烈為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的獻身精神。體現了面對生死考驗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戰斗精神。要利用紅色文化豐富優秀的資源,鼓勵和感染學員,使學員的靈魂得到洗禮、戰斗意志得到升華,培育學員吃苦酬勞、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堅定敢打必勝的信心,為打贏做好充分的精神準備。
二、戰斗精神具有歷史的傳承性,依靠紅色文化民族精神的催化,加強學員傳統教育
戰斗精神不是孤立的精神狀態,它根植于社會、民族、軍隊的精神土壤之中。克勞塞維茨說過:“一支軍隊所能具有的精神是因為這個民族本來就有這種精神。”民族文化傳承一個民族的基因,決定著戰斗精神的形成和走向,是軍隊戰斗精神的直接來源。中華民族是具有優良傳統和獨創精神的偉大民族,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斗志更強,疑聚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軍校學員戰斗精神培育應當與傳統精神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傳統精神成為培育戰斗精神的重要資源。
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歷史文化,是傳統文化和國外文化優秀養分的有益吸取,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紅色文化內涵深刻,充分展現了黨和人民為爭取民族自由和國家富強生生不息、戰斗不止的偉大精神品格,深化了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優秀民族精神的理解,強化了對黨的宗旨和理想信念的感悟。紅色文化是記錄歷史的寶貴史料,是人們超越時空認知史實的優質載體。可以說,關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諸多方面的教育元素,都可以在紅色文化資源寶庫中找到,因而客觀上為軍校學員戰斗精神的培育奠定了堅實文化基礎。
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作用,要結合民族和歷史的文化傳統進行戰斗精神的培育。把那些紅色文化小集中體現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氣節情操的歷史人物、歷史傳統,經典的詩詞文章和著作,當地的紅色文化勝地、名人故居和紀念館等等,作為培育戰斗精神的生動教材,培養和強化官兵的愛國主義精神。要注重發掘紅色文化中軍隊傳統精神的資源寶庫,注重把我軍傳統精神作為凝聚軍心士氣、塑造雄師勁旅的精神平臺。把我軍發展歷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傳統,作為培育戰斗精神的重要內容突現出來,著力對官兵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打牢官兵戰斗精神的思想基礎。如用優秀紅色經典影視作品感染學員,用優秀歷史紅歌激勵學員,用激昂戰斗口號激發學員,在耳濡目染中把我軍的傳統精神銘刻在學員的腦海中,使學員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三、戰斗精神具有巨大的潛能性,推動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教學訓練實踐,激發和調動學員的積極性
戰斗精神煥發出來的潛能,來源于廣大官兵能動的創造性實踐。克勞塞維茨認為,“物質的因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因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的鋒利的刀刃。”看一支部隊戰斗精神強不強,很重要的就是看這支部隊能否把每個官兵的思想、情、意志以及聰明才智凝聚到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上,形成強大的戰斗力。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創造性,就要注重日常養成,堅持把戰斗精神的培育放在日常的教學訓練實踐的全過程,苦練打贏本領。endprint
學員戰斗精神的培養和形成是一個綜合的過程:一是要強化教員戰斗精神,將戰斗精神培育融入到教學中。在軍校學員接觸最多的是各專業課的教員,教員的世界觀、人生觀、責任感和戰斗精神對學員的影響最為直接。因此,應當強化教員隊伍的戰斗精神,通過他們將戰斗精神培育融合到教學訓練中去,讓學員在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戰斗精神教育。紅色文化形式多種多樣,具有豐富性、生動性、直觀性,感染性,教員可以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可以采集紅色文化中鮮活的素材,在教學中積極調節學員的思想情緒,采取各種方法圍繞培養戰斗精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適時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力學員戰斗精神培育的重要資源,提高利用效果,更好發揮課堂教學在戰斗精神培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抓好第一課堂的同時,要根據學員的身心和認知特點,將優質的紅色文化資源運用于校園第二課堂活動,組織開展紅色經典快樂閱讀、紅色班級創建、紅色經典影視展播、大學生紅歌會、紅色詩文朗誦賽、編寫《紅色記憶》書籍等活動,宣傳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使學員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主動內化戰斗精神。二是要完善訓練內容,將戰斗精神培育納入訓練體系中:把軍人的使命意識、犧牲精神、紀律觀念、團隊意識、心理素質、戰備觀念等戰斗精神要素注入訓練內容體系,緊緊圍繞戰斗精神的培育,適時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弘揚英勇頑強、敢打硬仗、臨危不懼的紅色文化精神,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盡量把情況想得復雜一些,把困難想多一些,把戰場環境設置逼真一些,在學員能夠承受的范圍內,磨練學員戰斗意志、鍛造學員過硬作風,錘煉學員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四、戰斗精神具有感染性,營造有利于戰斗精神培育的紅色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員
戰斗精神是集體主義精神在戰場上的集中體現。這種精神產生于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官兵思想情緒、意志在戰場上交互感染、互相影響的結果,要培育這種精神,一要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先導作用,二要形成良好的內部環境。
軍校學員戰斗精神的培育,要充分運用英模先進事跡和精神教育激勵學員,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形成崇尚英模、學習英模、爭當英模的濃厚范圍。突出先進集體和個人典型,利用廣播、電視臺、黑板報、墻報、櫥窗等形式進行廣泛宣揚,不斷激發學員爭當戰斗英雄和訓練標兵的光榮感和自豪感,把戰斗精神準備納入經常性的評比活動之中,開展模范帶頭作用是否突出、作風紀律是否過硬、精神面貌是否昂揚、單位整體作風是否過硬等評比競賽,建立和完善各級榮譽館(室),用先進事跡去感化,用榜樣的力量去感召,使學員的戰斗精神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得到熏陶。
良好的軍校內部環境是戰斗精神塑造的必要條件。富有戰斗氛圍的軍校環境能夠對軍校學員戰斗精神的生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院校營造戰斗氛圍的建設,可以把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起來,把紅色文化教育與學員戰斗精神的培育結合起來。要根據客觀環境、學員特點等不同情況,因時制宜地開展校園紅色文化教育,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員,要讓學員容易理解和接受。要充分發揮媒體在思想文化傳播中的主渠道作用,讓紅色文化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走進學員的生活之中。要利用和發揮網絡的資源優勢,建立校園紅色網站,開展紅色網絡論壇、紅色網上祭英烈活動,建設紅色網上紀念館等,增強軍校紅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沖擊力。可以結合當地人文歷史、學校校史校情,在校內適當的地方,建立紅色文化廣場、紅色文化紀念館、陳列館,樹立相關紅色文化標語、標識、宣傳欄,建造紅色文化雕塑、“英雄墻”等,以此來營造濃郁的校園紅色文化氛圍,使學員受到戰斗精神的教育和感染。凝聚軍心、鼓舞士氣,使軍校內部環境成為培養學員戰斗精神的重要資源和生動課堂。
[責任編輯 安世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