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玲
(肇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廣東 肇慶 526040)
健美操運動是融體操、舞蹈、音樂于一體的運動項目,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具備動作簡單易學、內容豐富、變化多樣的特質,能培養正確的體態,塑造美的形體,且擁有塑形、增強身體素質、改善精神狀態、調整心理狀態等社會價值,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是一項普及性很廣的體育運動項目。目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學,在教學方法方面還有提高和創新的空間,據此本人在健美操的教學方法上提出了多種課程元素融入健美操教學的理念,并應用以上教學方法進行實驗研究 ,為健美操教學改革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2.1 研究對象:本院一年級健美操6個女生教學班,共 222人。
2.2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文獻資料法。
3.1.1 多媒體教學的界定及必要性分析
多媒體教學法是各種電教媒體 (計算機、電視、錄像、投影、幻燈等)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其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提供多種感官刺激,這樣有利于學生注意力及記憶力的保持。
健美操課教學中涉及的動作很多,而團體操的隊形變換則需要大量的人員變動,變換起來紛繁復雜,難以用語言準確表達,所以充分利用課件、視頻進行教學內容展示,讓學生直觀了解教學內容,是有效提高教學速度和效果的方法之一。
3.1.2 實驗后學生動作記憶及完成的準確度比較結果
在健美操教學中,對照班選擇只是通過傳統的說教、示范、分解示范、分段教學方法;實驗班則充分運用對照班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教學法來進行教學。通過對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分班教學,實驗后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對動作套路的動作記憶及完成準確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班。其中,出現一般錯誤和嚴重錯誤的人數僅為17人,占總人數的15%;而對照班有一般錯誤和嚴重錯誤的學生人數為102人,占總人數的91%,動作記憶準確度能力明顯低于實驗班。而且通過對實驗班的訪談,了解到現代大學生對高科技新事物的心理接受非常開放,并表示這種教學方法比較直觀和時尚,能跟視頻上更優秀的教師和“朋友”學習,也能通過錄像回放,看到自身的錯誤,得以及時改正,因此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相對比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要容易很多。

表1 學生動作記憶及完成的準確度比較結果
3.2.1 增加舞蹈訓練課程的必要性分析
健美操是一項“美”的運動,它橫跨體育、文藝和教育三大領域,集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感染力,要想通過肢體語言展示健美操的動作美、節奏美、韻律美,必須要具備足夠的舞臺表現力。健美操運動員表現力的培養一是通過素質訓練,它包含有柔韌、力量、協調性素質訓練;素質訓練過程比較辛苦、枯燥無趣,容易讓學生望而卻步。二是來源于舞蹈訓練,可通過各種拉丁舞、芭蕾舞、現代舞等舞種進行練習和發揮胸、腰、腿所潛在的表現力,培養規范的姿態、漂亮的手勢、靈活的關節和節奏感、音樂感,是提高健美操運動員表現力的關鍵所在。
3.2.2 學生對舞蹈訓練的主動需要性情況調查
在健美操課程設計當中,對實驗班安排了每周二次的健美操課程,一次舞蹈訓練課程,舞種為拉丁恰恰,每次課90分鐘。對照班則只設計每周兩次健美操套路教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實驗班在增加舞蹈訓練課程后,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顯著提高,這個現象同時促進了學生對健美操教學內容的學習積極性和大大縮短了對教學內容的熟練掌握時間。
由此,本人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都針對“是否需要在健美操課程當中增加舞蹈訓練課程”進行了調查訪談。由表2可知,不管是實驗班還是對照班,學生對舞蹈訓練的主動性需求是非常強烈的,盡管對照班的學生沒有參與舞蹈訓練課程,但都表示非常希望能夠接觸到更多舞種的學習來豐富自身的表演素質。可見,在健美操課程設計當中,適當加入舞蹈訓練課程,可以激發學生上課興趣和主動積極性,既可提高教學效果,亦可提升學生整體表演素質。

表2 舞蹈訓練的主動需要性情況調查表
不良的人際關系會導致大學生基本需要不能滿足,增加挫折感,激發內心潛藏的各種矛盾,從而影響生理和身心健康狀態。其中,積極情緒有助于智力的發展,且使人保持理智,能發揮正常或超常水平;消極情緒會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令人失去理智,不能發揮正常水平。因此,為了保證健美操學生能在正常水平下,熟練掌握并優秀展示健美操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在健美操學員彼此間建立健康、輕松可相互信賴的關系,使學生對健美操團隊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顯得十分的重要。
不管是作為健美操學習者還是表演者,筆者認為,都應該具備健美操特有的“青春活力”性質。面對現在習慣了因“宅”而變得冷漠且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現代女大學生,普遍都缺乏對生活的熱愛及生命的感恩,直接影響學生青春活力身心形態的穩定程度。
筆者針對這一現象,在實驗班的教學課程設計中,融入了身心調整的課程元素。培養課程每周至少一次,時間允許情況下,安排每周兩次。由筆者擔任導師,帶領實驗班學員走進大自然,增加對飛蟲走獸、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天地萬物的觀察,嘗試在大自然中寧靜的觀察自己的內心,解開心靈的束縛,真正的發現生命的美好,升起感恩之心,達到由衷熱愛生活的狀態,有一顆活著的心,表演才有青春活力。
3.4.1 實驗后學生上課積極性明顯高于對照班,在傳統教學方法上融入身心調整的課程元素,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甚至于達到鼓勵學生積極勇敢面對生活和完善自我,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作用。
我們從表3中還可看出,在健美操教學課程中,融入以上所有的課程元素后,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由內而外的提高,在健美操教學考核中,實驗班學生的得分情況要明顯高于對照班,其中實驗班7分以下的人數為5人,占總人數的4%,8.0—9.0分以上人數為43人,占總人數的38;對照班7分以下的人數為23人,占總人數的20%,8.0—9.0分以上的人數為17人,占總人數的15%,。這說明,教師根據學生成長階段的性格特質及協助學生打開封閉的內在,豐富心靈,激發生活熱情,充分促進個性發展,可以明顯提高教學效果。

表3 實驗班與對照班健美操考評成績對照
本文通過在健美操教學課程當中融入多媒體教學法、舞蹈訓練課程、團隊合作信賴關系建立、青春活力身心形態培養這四種課程元素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總體教學效果,實驗班要明顯高于對照班。
于健美操教學課程中滲透舞蹈訓練課程元素,可以誘發學生的主動學習需求性,有效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無形中,促進提高健美操教學效果。但是要求教師本身所具備的綜合素養較高,因此,教師應在學生需要基礎上,更重視提高自身素質。
融入青春活力身心形態培養的課程元素,意味著教師將需要對學生的成長進行全面的思考和負責任。學生身心健康,不僅對提高健美操教學效果,乃至完善學生人格都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教學宗旨以做到切實以學生成長為本,促進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1]童維貞.俱樂部健美操教學方法[J].武漢體育學報,2000,(5).
[2]貝迎九,郭榮富.淺談健美操的價值,提高健美操教學質量[J].安徽體育科技,2004,(5):121-122.
[3]黃寬柔.我國健美操的發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