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媛
摘 要: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防范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有效提升高校財務監管制度體系,將會有助于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及時處理和全面防范。從三大現代管理理論流派的基本觀點出發,對高校財務貪腐行為的發生心理和行為過程進行深入解讀,提出防范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財務;財務反腐;財務廉政;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2-0149-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腳步逐漸加快,高等學校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建設發展階段。在這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里,高校不再是遠離塵世喧囂的“象牙塔”,而是變成了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相接軌的“實驗園”,各種校企合作的定向專業,各類校企合作的二級學院層出不窮。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高校的管理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人員管理”或者“教學管理”的問題,而是變成了不僅要“做好人”、“教好學”,還要“管好賬”、“賺好錢”的復合型管理問題。高校經營管理者們面臨的工作壓力正在不斷增加,而高校財務廉政問題也隨著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壓力的不斷提升而逐漸成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嚴加防范的嚴重問題。
一、加強高校財務廉政問題防范工作力度的重要性
從高校管理工作的全局出發,加強對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防范力度,不僅是高校反腐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進一步凈化高校管理工作環境的重要手段。著眼當前,加強高校財務廉政問題防范工作力度是強化高校管理工作力度的大勢所趨;放眼未來,加強高校財務廉政問題防范工作力度是推動高校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推動高校反腐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高校反腐工作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作為廣大青年人結束學業踏入社會的最后一道關卡,高校承擔的“教書育人”的工作職責顯然比小學和中學更重。相比之下,管理制度嚴格且由專業人員主管運行的財務管理工作,反而成了高校反腐工作中比較容易忽視的環節。加強高校財務廉政問題防范工作的力度,將會在根本上肅清“貪污腐敗”思想對高校建設者和管理者的腐蝕,將原本已經開展得有聲有色的高校反腐工作進一步推向高潮,為高校反腐工作取得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指導財務反腐工作的深化方向
財務反腐工作是全社會反腐倡廉工作的重點內容。財務反腐,因為對反腐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和素質要求極高,必須要由高水平的專業反腐工作者才能勝任。在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無論是具體辦理財務業務的工作人員,還是負責財務監督的管理人員,絕大多數都不具備開展專業財務反腐工作的能力,這也就使得高校財務反腐工作的開展常常會遇到千頭萬緒無從下手的尷尬。加強高校財務廉政問題防范工作力度,不僅為高校財務反腐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高校財務反腐工作的深化指明了具體方向。可以說,加強高校財務廉政問題防范工作力度的努力,不僅僅是在強化高校財務反腐工作的工作力度,更是在強化和鞏固良好、健康、文明的高校財務管理文化的根基,對于高校反腐工作以及高校財務反腐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提升中國高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從中國高校教育的現狀來看,絕大多數的高校大學生在入學之時已經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教育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進一步指導大學生完善和修正自己的“三觀”,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和遠大抱負,為進入社會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做最后的準備。從這個角度出發,高校大學生對于學校教師和管理工作者的信任度是極高的。加強高校財務廉政問題防范工作力度,將會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于學校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者的信心,有助于提升學校在大學生心中的良好形象,進而對大學生以及大學生周邊的社會人群產生積極的影響,進一步提升高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從現代管理理論視角對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解讀
隨著管理理論的不斷發展,現代管理理論發展出了非常多的理論學派。這些理論學派在極力推崇自身的管理理論觀點的同時,也提出了基于各自的管理理論觀點解讀各種管理現象的通論。
(一)基于社會系統理論的“各取所需”
社會系統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組織中管理人員的職責在于,運用自己的力量平衡組織中各種沖突的力量,滿足組織成員的各種不同需要和目的,從而使得整個組織得以維持一種恰當的平衡。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僅是為了維持學校的正常收支,還是為了進一步優化教學資源、促進學校發展。換句話說,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不是為了滿足某一個人或者某一群人的利益,而是為了滿足所有學生和教師的利益,甚至滿足社會的利益。因此,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不存在為了滿足教學需要或者某些管理人員的私人需要,私調亂調高校的財務賬目以幫助某些高校管理者滿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來維持學校整體管理組織的“穩定”的必要。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發生,恰好解釋出了高校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利用維持組織成員的各自利益的高校公共資源“各取所需”的財務貪腐行為的丑惡心理,而社會系統理論的基本觀點恰恰說明了這些高校管理者對于社會系統理論的基本觀點存在誤解和歪曲,揭示了導致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發生的錯誤心理。
(二)基于系統管理理論的“無私心理”
系統管理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任何的一個組織都是一個由相互聯系的關系要素組成的系統,這個系統的穩定性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但也會反過來影響環境的開放程度。從理論上講,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發生與當事人在實施財務貪腐行為時的心理狀態有很大的關系。有些高校的管理人員錯誤地將自己肩負的學校管理責任理解為支配學校資源的權力,主觀地產生了順從自己的意愿去支配和使用學校的公共資源甚至財務賬款才是行使學校管理權力的錯誤認識,認為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只要自己支配學校資源的行為中沒有中飽私囊就不是財務貪腐行為,自己就不用受學校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條例制約和管理條例的制約,甚至認為自己對于財務資源的支配只要是從學校組織的“全局”出發,即便違反了相關制度,自己的行為也不是財務貪腐行為,自己的行為也不會受到相應處罰的“無私心理”。其實,這樣的心理狀態充分反映出高校管理者對于財務獨立性認識的片面和膚淺,充分暴露出高校管理人員對于財務制度的認知和理解還存在很大問題。從系統管理理論的視角來看,學校的管理者對外是一個學校的代表,但學校才是社會系統的組成元素,學校的管理人員只是學校自身系統內部的一個組成元素,而不能代表整個學校。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發生,體現出高校管理者對于系統的認識十分片面和主觀。
(三)基于決策管理理論的“主觀故意”
決策管理理論認為,管理的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而決策的過程可以被細分為“收集情報”、“制訂計劃”、“確定計劃”、“評價計劃”等四個階段,而在決策的每一個階段,是相關信息的不斷豐富推動著決策的深入。從這一點出發,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隨著高校管理人員思想的一步步惡化而逐漸加劇并最終形成的。也就是說,高校的財務腐敗問題,是高校管理人員貪污腐敗的“主觀故意”程度不斷加深的最終結果。而從“主觀故意”萌芽的產生一直到最終貪污腐敗問題的出現,其實也可以分為“萌芽”、“發展”、“實施”、“累犯”四個階段。其中,“萌芽”就如同“收集情報”的階段,是相關思想產生的最初階段,在這個階段具體的貪腐行為還不會產生,但是相關人員已經有了實施財務貪腐行為的想法,而且相關人員會為了達到實施財務貪腐行為的目的而廣泛收集各類信息。“發展”就如同“制訂計劃”階段。在這個階段,相關人員仍然沒有貪腐的具體行為,但是實施財務貪腐行為的整體方案已經基本考慮成熟。“實施”就如同“確定計劃”階段。在這個階段,相關人員會具體落實自己的貪腐行為,并通過實際行為來確定自己構想的財務貪腐行為方案是否恰當。“累犯”就如同“評價計劃”階段,是相關人員在對自己第一次的財務貪腐行為進行風險評估之后,再一次具體實施貪腐的行為階段。這四個階段中,相關人員財務貪腐的“主觀故意”程度逐漸深入,符合決策管理理論的基本觀點。而決策管理理論也恰好揭示了高校財務貪腐行為當事人的整個心理過程。
三、防范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對策建議
通過基于現代管理理論對于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深入解讀不難發現,防范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發生,應當針對相關貪腐行為人的主觀心理展開大膽嘗試,通過相關高校管理者的各種錯誤心理進行適當的制度干預和客觀影響,強化高校防范財務廉政問題的工作效果。
(一)建立高校財務廉政責任制
針對高校的經營管理者因為“各取所需”的錯誤心理導致高校財務廉政問題不斷發生的現實情況,高校應當采取建立高校財務廉政責任制的方式,將每一名高校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加以明確、將每一名高校管理人員的工作權限加以限定的方式,讓每一名高校管理人員都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將所有的工作目標都變成“促進學校發展”這個目標系統下的“次級目標”。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高校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產生的“工作需要”都將圍繞著“促進學校發展”這一個目標產生。這樣一來,如果高校管理人員出現濫用職權,使得高校的公共資源被消耗在與促進學校發展的總目標無關的其他方向上,相關責任人就可以被追究濫用職權以及財務貪腐的相關責任。此舉就能有效強化高校對于財務廉政工作的管理力度,以一查到底,責任到人的原則和方法,強化高校財務廉政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完善高校財務廉政監督監管制度
針對因為自認為沒有將高校的財務資源中飽私囊就沒有進行財務貪腐行為的錯誤心理,高校可以采取進一步完善高校財務廉政監督監管制度的方式,要求高校財務資源的所有流向都必須明確公示,要求所有使用高校提供的科研經費的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必須定期將所有的經費使用去向對全校進行公示,并接受廣大師生的合理質詢。此舉能夠直接將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暴露在公共監督的陽光之下,讓公眾的監督成為戳穿所有偽善面具的長矛。
(三)建立高校財務“第三方”審查制度
針對決策管理理論對高校財務貪腐行為當事人貪腐行為過程的深入解讀,高校應當建立一個“第三方”審查制度,定期邀請具有國家認可資質的注冊會計師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總體狀況進行嚴格審查和定期公示。這樣的做法,能夠將第三方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監管力量轉化為高校財務廉政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所必須的“保護力量”,或者說,給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盾牌,讓那些對高校財務資源有著不良企圖的人沒有辦法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進行干預,讓他們在財務貪腐問題發生的萌芽階段就徹底斬斷自己的想法,從根本上杜絕財務貪腐行為的發生。
四、總結
對于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防范,歸根到底需要靠建立嚴格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加以落實。現代管理理論對于管理工作的解讀深入而細致,借助相關管理理論的指導,不僅可以對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產生過程和各種內在原因進行深度剖析,還能針對相關問題的發生原因,制定出卓有成效的應對措施,提高高校財務廉政問題的管理工作效果,徹底杜絕高校財務貪腐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宇凡.舞弊三角論淺談[J].中國證券期貨,2012,(3).
[2] 陳劍.高校財務廉政風險防范路徑研究[J].財會月刊,2013,(4).
[3] 廖騰瓊.高職院校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建設的思考[J].高教論壇,2011,(12).[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