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金冕
摘要:文言文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是中國幾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結晶,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傳承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占有重要的部分,學習文言文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對古文化的閱讀水平。目前,隨著我國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文言文教學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指出了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并提出了一定的解決對策,以便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 文言文 教學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現代教學相比,文言文教學可以算是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個死角,在大多數教學者看來,只是注重對字詞句章的條分縷析,而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能全面接受,只是被動地學習,這樣就失去了文言文自身的本質,使學習素材失去意義。一般來說,被加入到初中課文中的文言文都是經過編者慎重篩選得到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古代社會以及更好地掌握現代漢語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對文言文的教學。如何才能使初中生更好地學習文言文,掌握方法,提高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課題。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內容不夠廣泛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五千多年的古代文明史,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煙海,事實上,教師就可以從這些史料中隨便選擇出比較有代表性而且精簡易懂,還比較有閱讀價值的文言文作為課文中的教學材料,比如說,《論語》《世說新語》等都是比較好的例子,挑選出來的好文章就可以教學生進行閱讀。這樣一來,就不必局限于課本上的教材內容進行反復講解、記憶和背誦。不同的文章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理解。
(二)初中語文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一般來說,教師在講初中語文文言文時,大多數情況都是先把重點的字詞標注好,然后在在課堂上把文章內容一句一句地翻譯給學生,而學生只有把翻譯好的解釋認真記下來,才能把文章理順,最后再死記硬背地把內容背下來,這樣一連串的行為基本就實現了對文言文的學習。可以說,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除了記筆記就是背誦課文。至于學生有沒有理解文章的內容,教師根本無從關注。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是進行背誦和默寫字詞句。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枯燥,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三)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不夠
通過了解,現在有很多初中生根本不愿意讀古文,也不愿意看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這樣一來,讀寫技能就相對比較缺乏,更不懂得中外的傳統文化和一些基本的文史知識。比如,中國的四大名著有很多學生就根本不愿意讀,原因就是他們的文言文基礎底子太差,沒有形成語感,對于一些基礎的常識性的東西還是不能形成認識。教師要求讓學生記住的文言文詞匯,學生不去記,即使積累了一些文言文詞匯,翻譯理解時也不懂得用,對著句子無從下手。從根本來說,應該加強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培養。
二、解決文言文教學的對策
(一)加強學生的閱讀量,落實對字詞的積累
對于古代文言文教學來說,加大學生的字詞掌握量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多的字詞積累,想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只是空想。可以說,文言文的詞義識記和閱讀具有因果關系,學生掌握的古漢語詞匯太少,是沒有辦法完成古文閱讀的。因此,要加強文言文的水平,就必須加大閱讀量。其實,很多古文名著和短小的散文作品集,都是值得學生去閱讀和欣賞的。教師可以在認為關鍵的地方進行點撥,使學生把在課堂上的文言用于運用到閱讀當中,使課外閱讀能和實際相結合,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二)改變傳統的文言文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中,文言文的講解主要是通過初讀課文,閱讀注釋來通順文章的內容,再解決字詞,分析文章的主要脈絡,這樣單純講解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動地位,使他們真正走進課文,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加深對文言文的學習。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使他們在小組間的討論中,真正地理解課文,實現自主體驗,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養成良好的對譯習慣
一般來說,我們對漢語詞匯和句子的理解和使用的困難并不大,但是如果要求我們用比較規范的方式去解釋句子中的字詞,尤其是一篇比較新的文言文,就不那么容易了。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盡管學生記住了一些單個文言文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但是在翻譯時并不會運用或者也不能進行逐字地落實,當然,只有在學生養成反復地實踐和記憶以后理解課文才能更加容易。所以,教師在一開始學習文言文,就應該做好文言文直譯的示范,讓學生能夠通過進行練習,養成文言文翻譯的習慣。當然,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學會對新文章和新句子的猜測,不能不分青紅皂白,而要根據上下文進行推斷,以減少漏譯的現象。
(四)加強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強化閱讀和背誦的要求
通常來說,語言是一種表達思想的工具,現代的漢語句子可以通過一定的節奏和語氣來表達思想感情。同樣地,在初中學生剛接觸到古詩文時,很多學生都會覺得新奇和畏懼,如果這時學生能了解古詩文的語感,就可以為文言文的節奏打動,就比較愿意學習文言文,這不僅有利于理解文言文的含義,還能使學生保持對文言文的興趣,既少了教師的講解,也使學生達到了對古詩文的情感內涵的深入感悟并得到內化。可以說,背誦應該比朗誦的效果好得多,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泛讀一定的古詩文,并且從一開始就堅定不移地進行讀和背。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使學生真正地學好文言文,教師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注重閱讀,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積累一些充實的資料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從而形成比較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文言文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文言文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過煒宇.興趣——化解文言文教學的難點[J].常州師專學報,2002(20).
[2]羅紅.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幾點建議[J].中教研究,2006(5).
[3]施澤亮.初中文言文教學之我見[J].教育研究,2007(6).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