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戰輝
摘要:探究式學習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有著積極意義。探究式學習具體說就是在教師的啟發和誘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讓探究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 應用 培養
探究式學習是以學生學習為主體、教師引導為主線、學生思維為核心、學生練習為主要手段,經過探索、交流、歸納、驗證四個階段的學習,使學生達到更高層次的自我知識建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根據近十年的體育教學實踐,筆者現就如何在體育課的教學中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身體素質,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根據以往的教學檢驗,學生總認為體育教師嚴厲,必須服從教師的指令,否則會被訓斥,甚至體罰,因此,影響了師生關系,學生自由想象、快樂活動和探究學習的天性受到極大的限制。所以我在每次上課前先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對身體不適的學生安排體力較輕的活動或休息;在教學中多聽取學生的建議,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營造寬松教學氛圍,構建良好學習平臺
有些體育課要求很嚴格,需要消耗很大的體力,在學生勞累之余通過讓學生講幽默笑話、小故事等序曲調節學生緊張而勞累的機體,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
三、讓學生提出并回答問題,師生共同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一起參與活動,一起做游戲,這樣以自身的參與來調節師生的情感交流,大大地帶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學生之間會根據自身的體驗,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比如,短跑與長跑有什么區別?怎樣才能跑得更快?長跑中怎樣跑才不至于跑完后難受?長跑后怎樣調整才能恢復得更快?擲實心球什么角度最佳?立定跳遠怎么樣練習才能跳得更遠?滾翻究竟應該滾得快些還是慢些?滾翻運動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單杠是不是只能用來發展力量,雙杠呢……針對學生的疑問,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目標,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具有階梯性,讓學生投入到科學型問題的探索中去。同時運用新穎的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指向。
四、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問題
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認真總結經驗,發現規律。例如,在投擲輕器械(壘球)的教學中,針對“怎樣能把輕物體投得更遠呢?”這一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行嘗試性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投擲各種輕器械:如不同體積的海棉塊、不同重量的沙包、飛盤、羽毛球、乒乓球、壘球、紙飛機等。練習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交流溝通,暢談心得感受。學生比較容易得出結論:物體的外形、重量,投擲的出手角度,器械的出手快慢,原地與助跑的不同都會影響投擲的遠度。從而得出投擲動作的技術要領。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投擲運動屬于物體斜拋運動,通過所學的物理學知識由學生總結出影響投擲距離遠近的主要因素是器械出手的角度和初速度,初速度越大,遠度越遠,要提高器材投擲出手速度,必須使力作用于器材合理的運行方向上,并且加大力作用的距離,縮短力作用的時間,因此,助跑速度的快慢和合理的最后用力技術是獲得器械投擲遠度的關鍵。然后學生再進行下一組的練習,此時,學生也就弄清了類似的投擲器械中四肢協調用力,正確的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等問題。
五、注重評價結果
在學生問題探究、合作解決的基礎上,檢查解決問題的情況,這樣能讓學生暴露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有效地解決問題。以投擲輕器械為例,學生掌握了技術動作后,讓學生用各種輕器械(投擲羽毛球、壘球、飛盤、紙飛機等)來進行比賽,以檢驗練習中投擲方向、助跑、鞭打等動作的合理用力效果,這樣做,既摸清了學生問題探究合作解決的情況,又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通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練的能力。
六、驗證結論,提升自我
教師可以緊緊圍繞學習目標,設計一些能兼顧到全體學生學情具有一定梯度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學練,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等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路。
例如,在跳遠課教學中,我先向學生提出“跳遠的姿勢有哪幾種”的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他們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讓別人了解自己的長處,他們運用自己看書了解到的知識或從觀看電視比賽得知的知識,展開激烈的討論,有的說出“蹲居式”,有的說出“挺身式”,還有的說出了“走步式”……通過這樣的教學,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和主動探究的精神。而在復習課上,當學生做練習時,針對學生的錯誤動作及時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并向自己的伙伴做出全班性的解答,告訴自己的同學在練習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克服這些錯誤的出現。這種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促進了他們積極地去思考、觀察,然后通過自己的聽覺、視覺及大腦所得到的信息進行分析、總結,得出正確的反饋信息并得到其他學生的認可。
在籃球假動作教學中,學習進攻假動作和防守假動作。進攻者怎樣做出動作,就能造成防守者判斷和動作上的錯誤,實現自己的預期目的。教師簡單介紹幾種假動作的技術如:速度、方向變化,假投真傳等后,在小組對抗比賽中,學生會運用速度變化、方向變化擺脫防守隊員,也能運用投籃轉換成傳球、運球突破真假的變化擺脫防守隊員。面對不同的防守隊員,應用什么樣的技術動作不是靠想象和看教學錄像來實現的,而是通過訓練來提升的。反過來,小組對抗中的防守隊員的任務是怎樣判斷進攻隊員動作的真假,自己怎樣先做出某種假動作來掩飾自己真實的意圖,使進攻隊員判斷失誤并做出相應動作,然后再做出真的防守動作達到防守的目的。在小組比賽中,每一個回合進攻和防守角色的轉換都是對學生靈活應用假動作能力的檢驗。
探究式學習模式更適合于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教師應該設計出更多更合理的教學問題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足夠的支持條件。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指引學生正確的探索方向,才能提高探究的實效性,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教學。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