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蘇
課堂教學不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生存的能力。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效果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好。課堂中難免出現學生聽課厭倦、走神、睡覺或談論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問題,說怪話、搞小動作、看其他書籍等,尤其是中職學校的學生。教學中不管教師的講課水平有多高,如果沒有學生的配合,其結果是可以想象的。多年的教學體會讓我感受到教學必須先學會駕馭課堂。管理好課堂秩序是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也是教師正常執行教學任務和貫徹教學思想的必要條件,有利于師生教學情緒的穩定,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管理課堂,不僅僅是靠自己的知識,還有管理課堂的能力和方法,要想駕馭好課堂就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一、學情分析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熟練地駕馭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對所教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受到教育體制和傳統思想的影響,中職學生的素質和普通高級中學的學生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入學時成績不太理想,甚至還有些問題學生,有些是中途輟學的初中學生,還有一些大齡的社會青年,學生成分構成復雜;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如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等,還有文化水平的差異。教師通過全面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優缺點、長短處,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既照顧個別,又兼顧全面。也只有對學生具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在面對這樣的學生時,教師才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準備。
二、尊重人格
承認學生群體的多樣性,每個學生有獨特的性格、愛好,有尊嚴,教師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看待,這是我們教師所具有的基本素養,也是管理學生的前提條件。首先民主的師生關系是駕馭課堂的精髓,只有這樣,學生心理上才能感到平衡、輕松,課堂氣氛才能融洽,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樂學了,課堂自然就好管理了。其次,針對學生的錯誤要分性質,分場合進行批評教育。課堂上有些學生好說話,如果點名批評或厲聲指責,一方面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另一方面被批評的學生會覺得失面子。
三、樹立威信
威信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威嚴、誠信、信服。教師只有誠信,說到做到,才能使學生信服,學生只有信服你才能夠在他們的心里產生威嚴。大棒底下出不了孝子。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教師得有過硬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知識廣博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對教師的信服,學生是不會崇拜一個教學水平很低的教師。其次,與學生的關系,教師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關心、愛護、尊重每一個學生。最后,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較強的責任心、事業心等都是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的因素,都能喚起學生的積極情感,這樣教師就會在學生心中有了崇高的地位。學生崇拜哪位教師,他就會很愿意上這位教師的課。學生正處在學知識長能力的階段,有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和辨別能力,一個好教師會在學生心中產生影響,他會去崇拜你。那么教師一旦在學生中形成這樣的威信,學生就會模仿你的一舉一動,駕馭課堂就很容易了。
四、仔細觀察
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即用“眼神”調節好課堂情境。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學生能從教師的眼神中覺察出自己的過失。有些學生在說話或做小動作的時候,時不時地看教師,這時教師一邊講課一邊用眼神給學生一個暗示,讓學生在教師的暗示中停止自己的活動,或收回思緒。有時教師的一個眼神可能就對學生產生啟發與鼓勵。這樣做既不影響教師的講課,也不影響其他學生聽課。講課中時刻用眼睛掃描學生,教師可以掌控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方法可以讓教師及時發現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及時地調整,及時地解決,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五、因勢而導
課堂上學生雖然是學習的主體,但是他們在知識和能力方面還是處于弱勢,所以課堂上教師積極正確的引導,是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的關鍵,把精力用到學習上,這樣課堂其他方面的問題就會少些。這方面我的做法是:首先,一個良好的組織好一堂課的開端。人們常說,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也是這樣。一上課我就精神飽滿地走向講臺,激發學生進入上課狀態,同時根據上課的內容設計導入,比如,講故事、提問、做游戲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當堂的學習內容中,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師生互動是課堂上學生學習較好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可以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獲得較為完整的知識。再次,利用課堂提問來提高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方法也可以使個別學生不專注時,采用突然提問其周圍的學生,使學生從其他思絮中轉移過來。最后,在講課的過程中不只是站在講臺上,還要從講臺上走下來,到學生中間邊走邊講,及時提醒開思想小差的學生,及時回到學習思考中來,同時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效果很好。因此,要始終把引導貫穿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思緒在你的教學預設中翻騰、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
六、豐富的知識、熟練的教學手段
豐富的知識、熟練的講課藝術性也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學生崇拜教師,很大程度上就是崇拜教師有知識、講得好。作為語文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課文,就能使學生佩服,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在講文學作品時,能夠把人物故事聲情并茂地講出來,想必學生是很愿意聽的。講課中,用聲音調控課堂情境也是一種方法。為了不中斷講課,教師可有意提高講課的聲音,致使不認真聽課的學生有所意識,進而停止自己的活動,或收回自己的思緒。組織教學中,可利用多種教學手法,比如,提問、設置情境、學生研究等都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學、善學。如果是這樣,課堂上一定是安靜的、認真聽講的氣氛。
七、恩威并施
對學生的管理,很多教師很頭痛,為什么?就拿我們職教學校的學生來說,入學時往往是成績不太理想,有些學生表現不好,甚至還有些問題學生,這樣課堂教學就不太順利,對這樣的學生總是訓斥會使他們反感,我的做法是恩威并施。根據他們的成績和習慣,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對于他們的課堂表現,采取正面引導為主,盡量避免與學生發生沖突,但這并不意味著凡事寵著慣著,一味地寵著也不行,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語言行為,他的思想認識就不能提高,學生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是非辨別能力。所以,我和許多教師把賞識和懲罰結合起來。分析他們的行為,恩威并施,讓他們確實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情感方面進行教育。
每個教師都希望一堂課下來效果都是很滿意的,這就需要課堂上師生共同努力,其中教師既要有一定的教學能力,還得有駕馭課堂的能力。讓學生樂學、善學、會學。創設民主的教學環境,以保證學習氣氛的輕松、和諧,達到駕馭課堂的目的。這樣教學藝術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上課效果才能好。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