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竹君
摘 要: 語文教學中開設課外閱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情感,更全面地認識社會。本文從閱讀重要性入手,提出幾種幫助學生提高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拓寬閱讀面,激發自主閱讀興趣,最終提高語文閱讀修養。
關鍵詞: 課外閱讀 語文教學 自主閱讀興趣
一、培養課外自主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多年來,教育界一直不遺余力地大力提倡讓學生多讀書,并且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的硬性要求,同時在附錄一《關于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的建議》中列舉古今中外無數經典名著,要求學生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的這些方向性要求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課外閱讀非常重要。新加坡的《中學華文課程標準》指出:“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讀物。一方面可以增廣學生的見聞,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閱讀課外書不但能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還能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對事物的看法。”[1]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應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培養課外閱讀興趣的教學策略
在我們對培養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興趣進行策略研究前,先要弄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促使學生閱讀的動機是什么。所謂閱讀動機就是“推動人們進行閱讀活動的內部原因,可以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兩大類。所謂外部動機就是指動力存在于行為之外,是和它引起的行為相分離的,其主要特征是關注外在的獎勵、外在的認同和外在的指導;內部動機指動力是行為內部固有的,主要是關注活動本身的興趣,不可能在理論或實踐上把它們和行為分開”[2]。只有明確學生的閱讀動機,才能對癥下藥。
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具體策略可激發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興趣:
1.有的放矢地推薦優秀作品。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推薦書目。根據學生喜歡情節性、故事性強的書籍這樣的心理特點,向學生推薦具有這些特點的優秀刊物與書籍。雜志如《奧秘》、《科幻世界》就以其豐富的知識性與新奇的內容吸引了許多中學生。我們的目的是讓學生愛上讀書,還要有目的地向學生推薦文學名著與經典,既然學生都喜愛讀小說,那么就選取一些故事情節豐富、吸引人的小說推薦給學生。根據學生喜歡有意蘊、富含哲理的散文的特點,可向學生推薦《讀者》、《意林》這樣文學性比較強的刊物。
2.通過指導作文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由于升學壓力大,導致很多學生對課外閱讀仍抱有一定的功利心態,他們希望通過課外閱讀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學生的這個心態因勢利導。某些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這時可以指出他之所以無話可說在于肚中無物,書讀得少自然下筆時沒有素材。作文寫得好的學生往往是書讀得多的學生,老師在點評作文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其他學生知道這一點。我們不可低估同齡人的榜樣激勵作用。
3.用優美的詩句或文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審美是人的天性,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很容易為一些優美的句子或片段而激動,我們可從問卷調查中學生常常會“重新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看出,美好的事物總是吸引人的,教師當在課堂上經常為學生提供欣賞美及靠近美的機會,從而讓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
4.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學生明白自主閱讀是一種有個性的生命體驗,增強學生閱讀的個體成就感和使命感,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部分學生進行課外自主閱讀時幾乎不曾運用任何學習方法,只是單純“讀書”,這樣學生的收獲是甚微的。學生讀了書而收獲不大就會打擊他們的閱讀熱情,老師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施向軍在《利用閱讀課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中舉出五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即通過讓學生“自擬閱讀目標、自訂閱讀計劃、自選閱讀方法、自評閱讀結果、自補閱讀內容”培養能力,最終培養起學生“善聽、喜讀、愛說、樂寫”的語文閱讀興趣[3]。語文教育工作者還有一個重大使命就是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對于他們而言是一件崇高的事情,通過閱讀,他們與作者進行著無法復制、不可替代的個人對話。讓學生走出“我們本位”的偽閱讀,消除學生對于陌生文字的畏懼感與自身閱讀水平的不確定感,讓學生明白閱讀是一件個人的事情,與文本對話純粹是自己與作者的對話過程,應該是洋溢著個性生命、激情體驗的美好過程。
三、培養課外閱讀興趣的意義
愛因斯坦說:“在學校用專業知識教育孩子是不夠的。學生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4]
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尤其文學經典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食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文學經典往往同時承載了民族的和世界的雙重涵義。我們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優秀作品,不僅為了豐富他們的知識,成就他們的人生,更在于讓他們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世界文化的多元遼闊,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我們國家乃至世界都需要心靈豐富和寬廣的年輕人。年輕的時候讀書是迎著朝陽在趕路,只有多讀書方能讓人類心靈變得寬廣而深邃,正如帕斯卡爾所說的:“人是能思想的蘆葦。”
參考文獻:
[1]柳士鎮,洪宗禮.中外母語課程標準譯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236.
[2]張必隱.閱讀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358.
[3]施向軍.利用閱讀課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1(8):49-51.
[4]方智范.語文教育與文學素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