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波
摘 要:如果讓孩子們在班集體中體會到快樂,他們就會感到滿足,就能夠在快樂中學習、成長。談了如何讓孩子們在班集體中體會到快樂。
關鍵詞:班集體;快樂;成長
我一直奉行著這樣一句話:為了孩子們的快樂,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那么,如何讓孩子們在班集體中體會快樂呢?
一、感受師愛,建立情感
1999年8月,我加入到教師隊伍的行列,走近了這些孩子,看著他們那天真無邪的笑靨,我在想:我要讓他們快樂地成長,健康地成長。從那一天起,我愛上了他們,忘記了自己!愛是無形的,但愛是可以感受到的。我用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個愛撫的手勢,一次次信任的眼神來表達我的愛。這樣,新學期開學沒幾天,孩子們就愉快地、輕松地陶醉在自己的“新家”之中了,我也由衷地感受到了快樂。
二、快樂自己,感染學生
一個人應該樂觀向上地生活,這種生活態度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擁有了這種生活態度,將使孩子們終生受益。工作以來,我每天早上來到班級,都是面帶笑容。愉快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在工作中尋找到快樂,最關鍵的是還能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們笑對生活的人生觀。當孩子不開心時,我們可以鼓勵他和大家說說不快樂的事情,讓大家來開導幫助他。當我有開心的事時,就和他們一起暢談,分享我的快樂。
三、尊重理解,藝術溝通
作為一名教師,對孩子要多一分理解和尊重的愛,這種愛要能夠把每一個孩子愛到心坎里,愛的是那么溫暖,那么無私。孩子犯錯時,能多給孩子一個機會;當孩子取得成績時,給孩子送上一片掌聲;孩子有疑難時,又是孩子最好的幫手;游戲時,是孩子最好的伙伴,最真誠的朋友;當孩子大膽表現自己時,是最好的欣賞者。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贊美、一顆充滿的愛心……教師要用這份真誠的愛深深地去感染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慢慢地我發掘了孩子們心里的渴望,知道了只有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才是師生間溝通的前提。有一次,孩子們在畫畫時,我發現我們班的一個小男生畫了一幅很好看的圖畫,可是他畫的海水卻是紅色的,我忍不住問他:“你的畫好漂亮,可是,為什么你的海水是紅彤彤的呢?”他見我沒有責備他的意思,便大膽地說:“邵老師,傍晚了,太陽照在海里,海水就是紅紅的呀。”噢,原來是這樣……我微笑地點點頭。事后我仔細想想,如果當時我沒有問清楚事情緣由,采取訓斥的態度,強令他馬上改正,那么我就無法找到與他溝通的機會,也無法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了。還有一次,我們班新轉來一個女生×××,穿著樸素干凈的衣裳,一口濃重的鄉音,只要一開口,調皮的男生們就會出怪態模仿她,她感到很自卑。一次課間游戲,她和幾個女孩子跳皮筋,因為還沒有學會,顯得很笨拙,沒跳兩下就黃了。此時我意外地聽見了女生們鄙夷、不耐煩的聲音。我看見她默默地站在邊上,用鞋尖蹭著腳下的沙土,她臉上快樂的表情不見了。此刻,我急忙換上平底鞋,拉著她走向跳皮筋的女生們,我大聲說:“來,教教老師和×××,全班女生里,就我們倆不會了……”同學們開心極了,于是,都主動與她接觸,幫助她學會跳皮筋。所以,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師應該把自己作為一個聽眾、朋友,與孩子進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還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排憂解難,讓他們學會團結互助、友愛支持,這樣孩子會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總之,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快樂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是激發主體意識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加愉悅地進行學習,快樂地接受知識。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重復著我的故事,給孩子更多的快樂,快樂著孩子們的快樂!
參考文獻:
徐江.讓學生在班集體中快樂成長:素質教育的成功嘗試[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