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紅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差異化教學,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而且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本研究首先介紹了差異化教學模式實施的意義,然后結合教學經驗詳細分析了差異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差異化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106-01
差異化教學是一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班級學生,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內容方式,從而使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教學活動中,使各層次學生均有所提高,最終達到實現教育面向全體的目標,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和發展的目標。
1 差異化教學模式實施的意義
1.1 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的時間已久,這種教學法是對學生進行單向的知識灌輸,同時并沒有充分將學生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往往是教師“自導自演”,沒有充分發揮出學生主體地位。而開展差異化教學可有效改善這一狀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差異化,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課堂教學中,以有效體現出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2 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生極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同時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但每一位學生的模仿能力、認知能力及個性特點都存在一定差異,并不是完全相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并不能夠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實際需求,不能夠真正的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結合。但采用差異化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而開展的教學方式,在此教學模式下,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注,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在了解中不斷改變教學策略,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1.3 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還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教學框架,加上這時期的好奇心較強,其求知欲望較為強烈,在課堂中喜歡表現自己。在數學課堂中實施差異化教學法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討論,同時在小組中競賽。這種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及需求,能夠引導學生快速融入到課堂中,集中注意力,最終提高學習效果。
2 差異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2.1 充分利用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教學
教師必須要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正視,并不是只是單純的將其個性差異,當成教學負擔,認為成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克制的因素。在小學數學開展教學中,應敢于根據學生的差異而教,以有助于對學生的獨有個性進行利用,從而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進行提高,并完成其教學目標。為了能夠確保其教學對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具有針對性,那么也就要實施差異性教學,要求教師應為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適合學生原有學習水平的教學方法,從而充分利用和照顧差異。另外,為了能夠對目前在教學中只是單純的對高分學生進行照顧,往往存在放棄低分學生的現象進行改變,同樣也要求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重視和利用,以對學生的分數差異進行同等重視,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產生促進作用,以獲得差異教學的成功。所以,對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只看別人的缺點,也應該看到別人的優點。對于學生也是這樣,不能認為學習不好的學生就不是好學生,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亮點。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差異化教學對促進學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2 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實施差異化指導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也需要根據不同學生進行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如,分類指導、過渡指導。分類指導是根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不同問題進行指導,教師可給予相應意見,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其引導應重在方法的差異。比如,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相應的將復雜問題進行分解,逐層解決,引導學生走出學習困境;對于基礎較好,思維較為活躍的學生,教師僅僅需要在旁進行啟發或點撥就能夠較快的對復雜問題進行解決,這樣一來,能夠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過渡指導是指教師在提出一個教學任務之后,有的學生思維活躍就提前完成了,而有的學生反映較慢,解決問題的時間稍微長一些,就會出現那些思維活躍學生等待反映慢學生,在課堂中就會浪費時間,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過渡指導,相應的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學習“運算律”這節課時,我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這節課按照教學大綱分為三個層次:(1)對于基礎知識扎實,成績較好,按照大綱的要求,設置一些讓學生靈活運用運算律的習題。(2)對于基礎知識一般,成績中等的學生,設置一些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運算公式的習題。(3)對于基礎知識較差,接受能力不強,成績中等以下的學生,設置一些基本的,能夠運用運算律進行簡單運算的練習。通過這樣的設置,不僅能夠使全班學生都能夠得到提高,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最大限度發展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
在課程安排上,差異教學按照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在優勢,使學生樂意接受的具有挑戰意義的學習內容,便于學生依照自身興趣以及實際學習準備情況,對其學習內容和方向進行選擇,教師對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就能夠進一步對學生的學習空間進行擴展。與此同時,為了做到為每個學生提供適應其特點的教學方式,所以在差異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尤為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于學生情況,主動對其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進行設計,以此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最大化的進行滿足,以此促進其獨有個性的發展。例如,老師讓同學們讀課文。當大部分同學讀完的時候,有一個小女孩因為很認真,就沒有讀完。但是老師微笑著看著她讀,并悄悄的傾聽著她的讀書聲。直到她讀完,老師才講課。
3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遵循生本理念和訴求教育民主的價值取向,在小學數學教學將學生的差異,作為一種數學課程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從而追求個性與共性的有機統一,以便在教學中實現尊重學生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那么,如何在存在差異的情況下,科學、合理的設計小學數學差異教學便成為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重點,這也就要求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對差異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實施策略和具體應用,不斷的進行總結和探索,以能夠對差異化教學法實施效果進行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麗芳.例談差異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以《面積單位的認識》一課為例[J].新課程·小學,2013(8):26-27.
[2] 楊靜.差異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