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 要:通過對陜西省某高職學院學生多元文化背景下價值觀現狀的調查,結果發現,在復雜的社會轉型階段,大多數同學的價值觀還是比較積極向上的,但少部分同學的價值觀與主流價值觀還存在一些偏離,這也是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現象。只有通過大教育——社會、家庭、校園三環聯動教育和小教育——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來使高職學生適應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多元文化;高職學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7-0289-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職學生在價值觀上產生了較大的變化。一些錯綜復雜的外界環境嚴重影響了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如何應對由不同文化背景所帶來的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混亂與沖突,并且化解、調適,以重新構建一個和諧生存的社會環境,這是價值觀教育層面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為深入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價值觀的現狀,便于深入開展高職學生價值觀教育,繼而促進高職學生形成科學的、正確的價值觀,作者對高職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政治價值觀、生活價值觀和社會責任觀四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以陜西省某高職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采用自編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調查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1 200份,回收1 122份,回收率93.5%,有效問卷1 122份,有效率100%。對問卷進行了數據統計。為確保調查的客觀性、科學性,在抽樣過程中,結合實際狀況,充分考慮了年級、年齡、性別、家庭情況、專業、政治面貌等因素。
二、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價值觀現狀的思考
針對調查所顯現出來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的價值觀現狀,有幾個問題亟待引起我們的思考: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正在改變
從對高職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無和影響因素的分析來看,多數同學價值觀并不那么明確,甚至出現極少部分同學價值觀荒漠化現象。在價值觀形成的影響過程中,家人、親戚依舊占據最大的比例,朋友、同學的比重有些增加,老師所占的部分卻減少很多。
(二)高職學生對校園生活感到失落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多元化和網絡的沖擊,有些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漸消退,各種“誘惑”不斷地考驗著學生們的意志。從應試教育走出來的學生,突然間面對大學這個開放的學習與生活,避免不了會無法適應。社會文化的沖擊,現實過早地呈現在高職學生面前,擔憂和恐懼充斥校園生活。同時,社會多元化使得人們需要更加廣泛的知識,可是教育內容與實際需要總有些脫節,這使得高職學生無法看到前途如以往那么光明。
(三)高職學生價值觀仍不夠成熟
其實,高職學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雖然他們還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但是大學成為一個小社會的趨勢愈加明顯,甚至有些學生只是把大學當成是拿到文憑的場所。在就業選擇上,少數同學還只是好高騖遠,片面追求大(城市)、高(收入)、好(享受),不能做到腳踏實地,從長遠角度出發。
(四)高職學生利己思想增加
人生價值定位的基本原則是利益傾向性原則。從個人角度說,人選擇什么樣的人生價值定位是圍繞著人自己心理認定的利益進行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良思想的腐蝕,有些人認為高職學生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視為等價交換關系,時時從“利己”出發,對同學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毫不熱情,缺乏社會責任感。一定要減少利己思想,高職學生的主流價值觀才會有所好轉。
(五)重金錢輕道德傾向比重增加
當代社會上存在的嚴重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也給當代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帶來不良影響。同時,超前消費觀念進入高職學生生活,道德底線在社會中一再被降低。這些現象打亂了高職學生對自身價值體現的看法,對社會貢獻的偉大想法不斷減少,而實現人生理想的人數逐漸增加,這意味著他們價值觀變得個人化。
(六)個人能力培養不足
對于如何實現理想,這應該已經不是一個個人問題了。隨著社會團隊意識的深入,高職學生越來越覺得依靠兼顧自身努力和他人幫助來實現理想變得十分重要??墒沁@種意識同時也影響了某些人的個人能力發展,讓一些高職學生的價值觀中少了必要的主見,太過依賴他人的幫助。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對策
針對當前高職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的對策,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大教育——社會、家庭、校園三環聯動教育
1.教育部門應加強對當今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堅持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尤其是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教育。為當今大學生指明一條道路,或是建一盞指路燈。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教育當代大學生,使其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針對我國現時存在的城鄉、工農差距過大,東西、沿海內陸差距拉大,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等問題。當代的大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任,如果大學生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而是任其發展,必然最終導致社會全面失衡,必須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視。
2.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因素中,父母作為大學生最初的教育者,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性格品質。老師作為大學生價值觀的雕琢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生活中要多鼓勵他們,給予及時有效的幫助,注意給學生多方面的啟發。同時朋友、同學之間要多多幫助,要有誠信,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在學習、感情中有煩惱時,要相互引導向好的方面發展。
3.社會是大學生價值觀真正形成的地方,其中的名人志士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對于他們,社會要辯證地接受,再反饋出來,給大學生正確的指導方向。對于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要嚴厲打擊。對于社會不良思潮和市場經濟的負面消極影響,社會要去避免。社會要提供大學生更多鍛煉和學習的機會,不能讓大學生對社會失去信心。
4.校園作為一個小的社會,應該阻止不良文化的入侵,雖然社會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學??梢耘e辦各種報告會,定期對師生進行“三觀”教育。對于價值觀存在的主體,我們要保持原有價值觀中優秀的部分,抵制不良誘惑。加強大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的同時,應該注意大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不能喪失自我奮斗的品質。
(二)小教育——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1.改變教育方式,讓學生學會正確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價值觀。在調查中,很多同學都談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價值觀教育作用的看法。他們大部分都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只要老師講得好,或者活動吸引人,他們還是很樂于參加的。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陣地之一的思想政治課,要直面現實,結合實際分析問題,更新教育內容、轉變教育方式,營造寬松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充分討論,養成獨立思考、理性辨別各類價值觀的能力。
同時,教師本身要高度重視,認真分析研究高職學生善于獨立思考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判斷能力的這一特點,加強引導,讓思想政治課堂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此外,除了課程等顯性教育的方式之外,加強開展高質量的團日活動、社會實踐和校園文體活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作用。
對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方式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2.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在思政課堂教育、輔導員一對一的教育中,教育者本身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是教育能否起到效果的關鍵所在。
3.充分發揮高職學生作為社會先進群體在價值觀引領方面的積極作用,抑制或者消除其消極作用,發揮榜樣的力量。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高職學生在關注自身利益的同時,并沒有否定社會責任,他們追求的是“兼顧”而不是“損害”。同時,世俗化是高職學生價值觀變遷的重要特點和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理想主義在高職學生心目中毫無地位,他們對理想的追求和執著并未減弱,只是沒有了過去的那種宏大敘事般的虛幻理想。因此,我們要肯定大學生價值觀的積極方面,充分發揮這些部分的作用,將之引導成為抑制或者消除消極部分的有效力量。這個時候只要加強引導,很容易起到積極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高職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工作雖然艱難,但只要用積極的態度、采取正確的方式,充滿信心,持之以恒,用熱情和關愛激勵和感化學生,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