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飛
【摘要】 目的多重耐藥菌是醫院感染爆發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多重耐藥菌感染已成為院感控制的工作重點。方法嚴格抗生素的使用及感染患者和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管理。 結果通過對各種途徑的干預控制,有效預防了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傳播,有效保障了醫療護理及患者的安全。結論通過對多重耐藥菌患者感染的預防及護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干預醫護人員及護工、保潔員的手衛生的落實,加強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藥菌在科內的暴發流行,保障了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安全。
【關鍵詞】 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手衛生;消毒隔離;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97-01
1、臨床資料 多重耐藥菌是指對臨床使用的三類或三類以上的抗菌藥物產生的耐藥。總結我科自2012 年8 月至2013 年12月以來MDRO感染病例,共12 例,其中男5例,女4例,小兒3例,。本組患者年齡四個月~75 歲,均為燒傷及燙傷患者,面積達到35%以上,深度均達到深二度以上。
2、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預防
2.1醫院應當高度重視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針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的診斷、監測、預防和控制等各個環節,結合本機構實際工作,制訂并落實多重耐藥菌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2.2加大人員培訓力度。醫院要加強對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認識,強化多重耐藥菌感染危險因素、流行病學以及預防與控制措施等知識培訓,確保醫務人員掌握正確、有效的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
2.3加強醫務人員無菌觀念及手衛生:醫院應當提供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施,特別是燒傷病房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重點部門,應當配備充足的洗手設施和速干手消毒劑,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醫務人員在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戴無菌手套。接觸患者前后及患者使用的物品或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須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2.4嚴格執行隔離制度:對于大面積燒傷患者及重度燒傷患者.盡量選擇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隔離房間應當有隔離標識。不宜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與留置各種管道、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采取相應隔離措施。沒有條件實施單間隔離時,應當進行床旁隔離。
2.5加強清潔和消毒工作。要加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診療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要使用專用的抹布等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對醫務人員和患者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如心電監護儀、微量輸液泵、呼吸機等醫療器械的面板或旋鈕表面、聽診器、電話機、患者床欄桿和床頭桌、門把手、衛生間的水龍頭開關
等),采用適宜的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時應當立即消毒。出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或者疑似暴發時,應當增加清潔、消毒頻次。在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按照醫療廢物有關規定進行處置和管理。
2.6合理使用抗生素醫療機構應當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切實落實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正確、合理地實施個體化抗菌藥物給藥方案,根據臨床微生物檢測結果,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嚴格執行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的相關規定,避免因抗菌藥物使用不當導致細菌耐藥的發生。醫院要加強審方制度,對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者要加強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2.7建立和完善對多重耐藥菌的監測;醫療機構應當重視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的建設,積極開展常見多重耐藥菌的監測。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進行監測,及時采集有關標本送檢,必要時開展主動篩查,以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2.8提高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檢測能力。醫療機構應當加強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能力建設,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應當及時反饋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以及相關臨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療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離期間要定期監測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直至臨床感染癥狀好轉或治愈方可解除隔離,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3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護理
3.1燒傷病房的環境管理應類似于監護室,進入燒傷病房應更換工作服,換拖鞋。這樣既避免了將其他細菌的帶入或將細菌帶去其他地方,也避免了因帶入的灰塵沉浮在各種儀器的表面。燒傷病房應每月常規做空氣培養1~2 次,有專門的清掃及消毒制度,每日紫外線消毒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如重癥患者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每日通風2-3次,保持病室空氣新鮮。 轉貼于 233網校論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
3.2燒傷科應設有單間,有條件可多設單間,專用以收治嚴重創傷、感染及免疫力極端低下的患者。并盡量與普通病房隔開距離。并配備固定的醫護人員,限制陪伴制度,制定探視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3.3加強醫護人員、護工、保潔員院感知識的培訓及手衛生的管理。燒傷科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 因為護士人手少,工作量大,護士常為了節省時間而忽略洗手尤其在接觸患者前后,護士常常在完成整個治療工作后才洗手。所以護士長應在現有人力資源基礎上科學分配,彈性排班。醫院也應配備足夠的護理人員。對于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盡量安排相對固定的護士進行護理。醫務人員及護工方面,互相監督,落實洗手措施,改善大家對洗手的依從性。3.4合理使用抗生素,盡量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應用有效的抗生素。抗生素應現配現用,護士不可因節約時間過早配藥。
3.5對所有進入燒傷的患者做好目標檢測與篩查,對所有有創導管拔除時均要做細菌培養,便于協助病室內流行病學的調研。 3.6加強換藥室的管理,醫護人員換藥時應穿隔離衣,嚴格無菌操作。室內物品應放置規范,合理,整潔。室內每天消毒2次,每次30分鐘,每月做空氣培養2次。并定時打開門窗通風,并勤拖地,隨臟隨拖。
參考文獻
[1] 蘇美如.加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管理。中國消毒學雜志。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