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常青
【摘要】目的:通過調查分析某市已婚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疾病類型以及分布,為制定有效的婦女疾病預防以及保健措施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方法:通過普查的形式選取某市30個單位的1500名已婚婦女為調查對象,統計分析所有婦女的普查結果。結果:本次調查的1500名婦女有1208名,患病率為80.5%,其中最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位居前3位的是:患病率位居第一的是生殖道感染450例,占到30%;其次為乳腺疾病300例(20%)、子宮肌瘤225例(15%)。結論:目前婦女疾病患病率較高,生殖健康現狀不容樂觀,應加強婦女疾病普查工作,做好及早發現,及早診斷,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應重視衛生健康知識宣教工作,加強婦女預防及保健意識,提升婦女自身保健能力,降低婦女疾病患病率,提高女性健康水平。
【關鍵詞】婦女;常見病;多發病;預防;保健
【中圖分類號】R1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523-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健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有所改善,但由于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發病率卻居高不下,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1],嚴重影響廣大婦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對婦女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影響。一直以來,婦女保健工作是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其工作模式主要采取“以預防為主,以保健為中心”的原則,以防治結合為宗旨來保障廣大婦女的生殖健康。為進一步提高婦女健康水平,本次對本市1500名在職已婚婦女的健康狀況進行普查,分析常見病、多發病患病率,希望為提高婦女健康提供重要依據,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市30個單位的1500名已婚婦女為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的身份包括專業技術人員、教師、醫生、干部、工人等等不同職業。所有入選對象年齡介于20-60歲之間,其中20-29歲295例(19.7%),30-39歲549例(36.6%),40-49歲448例(29.9%),50-60歲208例(13.9%)。
1.2 普查方法
根據婦女保健科醫務人員統一制定的“婦女健康疾病普查登記表”的相關內容進行普查,普查過程中應認真、仔細詢問婦女的既往病史,進行全面的常規體格檢查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每項檢查都應該由專人分別負責。
1.3 檢查項目以及診斷標準
所有調查對象都應該采取常規的宮頸細胞學檢查、常規婦科查體、白帶常規、陰道鏡檢查、子宮附件B超檢查、乳房觸診、乳腺彩超檢查等多項檢查。若宮頸細胞學檢查顯示無明確非典型細胞改變,應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或者陰道鏡聯合病理切片進行檢查。若為乳腺疾病患者無法確診時,應進行乳腺鉬鈀檢查。所有疾病診斷標準應以第7版《婦產科學》中的診斷標準為主要依據[3]。
1.4 統計學處理
選用軟件SPSS11.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使用百分率(%)表示,利用χ2對構成比進行檢驗。
2結 果
本次調查的1500名婦女有1208名,患病率為80.5%,其中最為常見的多發性疾病位居前3位的是:患病率位居第一的是生殖道感染450例,占到30%;其次為乳腺疾病300例(20%)、子宮肌瘤225例(15%)。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本次普查結果分布情況(n,%)
組別 患病例數 患病率生殖道感染 450 30.0乳腺疾病 300 20.0子宮肌瘤 225 15.0附件囊腫 150 10.0子宮腺肌病 55 3.7子宮內膜疾病 17 1.1宮頸癌前病變 11 0.7小計 1208 80.53討 論
婦女普查是掌握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一種重要科學手段,也是保障婦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經本次普查結果分析,婦女常見病、多發病占到前3名的是生殖道感染(30%)、乳腺疾病(20%)、子宮肌瘤(15%),與我國國內大多數文獻報道的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疾病位次分布基本接近。生殖道感染的發病率為20%,其中細菌性陰道病最為常見,可能和婦女不良生活習慣、頻繁性生活、經常陰道灌洗導致陰道堿化、多個性伴侶等原因有關,生殖道感染極易誘發不孕不育、早產、自然流產、宮頸炎、慢性盆腔炎等嚴重后果。據國內相關文獻報道,生殖道感染中以宮頸炎的發病率最高,高發地區發病率可達到58%左右。導致宮頸炎的原因具有多樣化,主要和炎癥、創傷、內分泌等因素相關,也可能是由于女性不潔性生活、多次流產、內分泌改變、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所致。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若為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極易演變為宮頸癌。因此筆者認為預防本病應加強婦科檢查,定期進行TCT篩查,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潔性生活,盡可能減少人工流產和不必要妊娠,還應加強婦女的衛生健康知識教育,注意保持外陰清潔,不濫交,在產褥期、經期不進行性行為,及時治療附件炎、慢性宮頸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注意公共場所毛巾、浴盆、坐便器衛生,避免感染。
乳腺疾病患者發病率占到15%,該病可能和婦女卵巢功能失調導致雌激素分泌過多有關,也可能是由于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心理承受壓力比較大,飲食習慣和結構改變,激素類藥物應用不合理、脂肪攝入過多等有關。筆者認為應鼓勵婦女養成定期婦檢的良好習慣,注意科學、合理、均衡飲食,把握好自己的生活節奏,加強對乳腺疾病知識的健康宣教,提高婦女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盡可能做到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子宮肌瘤發病率位居第3,可能是由于診斷水平有所提高有關,也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分泌過多有關。筆者認為應可能減輕婦女的精神壓力,給予婦女更多的關心、鼓勵和理解,做好隨診工作,一旦發現有手術指征應盡快安排擇期手術。
綜上所述,目前婦女疾病患病率較高,生殖健康現狀不容樂觀,應加強婦女疾病普查工作,做好及早發現,及早診斷,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應重視衛生健康知識宣教工作,加強婦女預防及保健意識,提升婦女自身保健能力,降低婦女疾病患病率,提高女性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韋有吉.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 劉廷華,劉玉蘭,張艷梅.已婚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現狀及干預措施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2,15(7):27—28.
[3] 崔占英,楊玉梅.五年婦女病普查普治結果分析[J].中國健康月刊,2011(6):3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