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更好地體現出因材施教,其教學模式顯著有效于傳統教學模式。針對現階段校發展需求而言,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英語中具有深遠意義。多年高職英語教學工作中,有很深的感受。文章對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模式進行分析與探討,為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對分層次教學思路進行闡述。
關鍵詞:個體差異 教學質量 分層次 高職英語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a)-0229-02
同樣的教材、相同的授課方式是大多數高職院校采用的教學模式,經過高考選拔后,學生考進高職院校,從知識結構等方面來看,高職學生基礎知識較為薄弱,本文以英語教學為例進行探討,面對知識結構各異的學生,相同的教學模式以及相同的教材對高職院校的教學、學生現狀有什么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未給予基礎相隔懸殊的學生足夠的重視,傳統教學模式單一,只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對課堂內容失去學習熱情,形成了厭學的情緒,甚至還經常出現不聽講、逃課等消極行為。因此,要想提升教學質量,分層教學的應用刻不容緩。
1 分層教學概述
在對學生知識基礎和能力結構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教師將在程度相當的教學進度與教學方法中融入不同程度的教學內容,促使知識基礎程度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發展。表現形式多樣、表達形式不拘一格,是分層教學的特點所在,它對尊重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注重學生差異,并致力于所有學生的進步。
1.1 尊重學生選擇
學生英語能力不能單憑智力測驗或一次成績的好壞,分層教學為學生營造適合自行發展的教學環境。從一定程度上,成績歲能夠將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反應出來,但卻并不完全,成績更不能代表或說明其將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了設計教學,教師可先劃分出學生類型。但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進行選擇,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對自己水平充分了解了之后,通過自愿的原則進行歸類。在英語分層教學中,高職英語課程目標是選擇底線,以高中英語教學為前提,將必須的基礎知識進一步強化,將對專業用途英語練習有效開展,培養起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根據高職院校的特點,英語教學也具備專業性,要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具備崗位工作需要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如常用應用文的書寫能力、讀懂一般技術資料能力以及一定的聽說能力。尤其在于聽說方面,鼓勵學生在校打好英語聽說能力基礎,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收獲進步的喜悅。高職英語教學的最低標準就是高職英語課程目標。教師應對學生積極鼓勵,并多形式、多渠道地擴展學生對知識和自身的思考。讓學生根據自己實際需要來掌握知識。
1.2 科學調查學生英語水平
我們可以將英語分層教學比喻成登山,而在到達山頂那個大目標之前,將每一個登山的臺階作為一個個小目標,通過不斷努力突破一個又一個障礙,才能離大目標更近。在教師的鼓勵下,全班同學制定出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可參與其中,當班級指揮者、帶頭人,促使學生邁向勝利。在制定目標前,應明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處于哪個水平、階段,因此,把握、測查起點是很重要的。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層次差異,才能開展層次教學。為將不同情況的教學提供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提前了解其差異在哪?可通過調查和測量來明確該問題。以譯、寫、讀、說知識基礎對學生進行測查,還可以了解到哪些學生對學習英語是有興趣的。測查的目的既讓教師掌握學生現階段的大致英語水平,也是學生對自己英語水平的一個檢測,以便更好制定學習目標。測查的試卷應具備如下作用:競賽、獎勵、預測、診斷、檢測。競賽的作用可以對比學生差距;獎勵作用是培養學生的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支持其繼續奮斗;讓學生明確自己奮斗的方向為預測作用;檢測學生最近一段時間學得怎么樣,是檢測的作用。通過測驗,看出學生知識基礎,但是考試只能決定一次成績,卻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潛力。教師要明確測試是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為更好地制定相適應的層次教學目標。
2 分層教學實行的必要性與作用
根據成績或結果的不同,通過一定的評估或測試,將學生按照相同的知識水平進行班級的劃分的教學方法就是分層教學。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成績的不同,將有針對性的、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的合理制定出來,依次進行教學。分層教學的優勢在于學生與自己的學習目標相符。學生之間因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相似,因此更有助于相互交流和學習,促進共同進步。因材施教的教學內容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英語中,是十分有效的。對于教師的教學效率而言,水平較齊的班級也容易授課。在促進學生整體、全面發展的情況下,分層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中,學生剛入學就被分入相應層次的班級并不利于英語學習的自我提升,因此,可以在一開始的2周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實際課程適應度提出申請,之后可進行相應調整。給自己更過的選擇機會。通過學生自我調整,將學生的英語學習提高。在班級劃分后,學生會通過努力進入成績更好的一班。這種方法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全面化、個性化發展,最大限度地將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分層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主導思想。
人不能沒有榜樣的力量,應將榜樣的作用充分發揮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在分層教學中的每個層次中,可樹立學習榜樣。通過對別人的學習、成功經驗進行觀察,這就是代替性經驗,學生在觀察后能夠產生自我激勵,有信息實現同樣的目標。對此,在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學習能力相近的同學進行觀察,以促進自身英語學習的進步,并樹立起自信心,激發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就是說榜樣最好樹立在學習成績相當的學生之間,這樣才能提升學生自我激勵。榜樣可以選出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方法運用較為靈活、學習刻苦努力的同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對學生的進步要積極評價及肯定,并將榜樣的力量充分發揮。同處于一個班,看到其他人可以通過不懈地努力提高學習成績,那么自己也可以,也增強了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這樣,在班級中,學生們形成了競爭意識,相互之間對于學習的溝通和交流更密切了,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不會因沒有追趕的目標而無所適從。總之,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并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積極給予鼓勵,不要訓斥和打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克服暫時的障礙。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素質,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3 實施分層教學
3.1 思想指導
應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實施英語分層教學,在原有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計劃,促使全體學生獲得發展和提高。因材施教是開展英語分層教學的基本教學原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層教學針對傳統教學的弊端,依靠已有經驗和現有的條件進行革新,而并非將因材施教的原則理想化貫徹,就是說教育體系是可操作性的。
3.2 組織過程
將學生英語水平劃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根據學生測驗的英語成績決定學生進入的學習層次。低水平學生指的是經過奮斗還是難于完成教學要求的學生;中水平學生為經過奮斗能夠將教學要求基本完成的;而高水平學生為能夠將教學要求輕松完成的、并希望獲得更廣闊的學習空間的學生。將學生按照測試成績分類后,在同一個學科班中分編入同水平學生,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根據學習情況,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流動,但應注意控制流動人數的比例,以小于教學班級人數百分之5為宜,通過學習,成績退步的同學進入下一層,而進步大的則進入上一層。一個學期可調整2次學生層次。
3.3 評價分層教學
將教學目標作為評價教學的依據,判斷出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及成果所產生的價值,在對可操作科學方法進行運用的基礎上,對教學相關信息進行系統收集,這樣有助于相關部門作出合理、科學的決策,同時讓被評價者完善自我。測驗和考試是傳統英語教學評價方式,而在新課改下,測驗和考試僅僅是基礎性的手段。無論從哪個層次來看,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目標是既定的,在有效目標下,開展所有評價。因此,教學評價的參照物為大綱,還應結合筆試和口試,綜合進行測試與評判;學生可以通過創建學習檔案的方式,來參照自身學習情況,如將參加英語活動情況、每一次英語考試成績、英語作業、以及每一學年的英語成績都歸入學習檔案中,綜合起來,可對其進行定期的評估、總結;班級的劃分并非以原先自然集體為參照,而是以層次分班為參照,其手段為課堂觀察,方式為課前課后諸多方面的了解,學生、任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有關領導可參與評價,共同分析。
4 結語
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市場競爭的核心就是人才,而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又為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確保人才的培養,為更多學生終生受益提供了發展的平臺。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并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積極給予鼓勵,不要訓斥和打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克服暫時的障礙。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成績的不同,將有針對性的、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的合理制定出來,依次進行教學。分層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于書娟,陳明選.基于“學習情態”的分層教學—— 無錫市蠡園中學“自主選班制”的嘗試[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2] 嚴紅仙,戴續妹.大學外語課程實施分層教學的思考—— 寧波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大學外語教學之實踐[J].職業時空,2008(6).
[3] 杞秀玉.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談[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8).
[4] 呂中舌,楊元辰.大學生英語動機自我系統及其與學習投入程度的相關性—— 針對清華大學非英語專業大一學生的實證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