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鵬
摘 要:目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速度驚人,我國社會發展速度名列前茅,我國教育體系也隨之不斷地完善和更新,逐步地在教學過程中引進新的技術。比如,在教學體系中已經普及了計算機的應用,特別是數學教育更是大量的使用。教師可以通過高中數學教學,詳細分析計算機在數學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并對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展開討論,并針對其問題作出合理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數學教學;計算機技術;應用方法;教學作用
隨著全球化和世界激烈的競爭,科學技術和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而計算機的應用已融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普及。在教育體系中,高中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黃金階段,其對于學生走向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將高中數學教育課程與計算機應用進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針對在數學教學中計算機起到的作用以及具體的應用展開了研究和探索。
一、計算機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抽象問題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
數學是一門思維嚴密且抽象的學科,大多數概念和知識要比其他學科復雜得多,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而引入計算機技術后,可以控制整個教學過程,使其形象化,形成動態畫面,生動且直觀。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將書本上刻板的文字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化抽象轉為形象,靜態為動態。例如,在數學教育中傳授立體幾何知識的時候,傳統的教學只能利用文字和平面圖形,通過想象力來教學和學習。而現今我們可以利用幾何畫板,將平面圖形立體化,具象、直觀,學生可以通過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不僅節省時間,更重要的是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2.創設情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眼里,水平再高的老師也不如“興趣”,凡事只要產生了興趣和好奇,不用他人督促,自己便會自主的研究學習。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無非就是老師根據書本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和教育。但是,由于數學這門課程屬于抽象思維,難度系數較高,對于高中數學的知識和概念學生不易理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引入,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數學課堂的引入不僅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富于一定的內涵和現實教育意義,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那么學生學習起來也不覺得乏味,學生有了興趣,便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且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成果。
3.創建實驗環境,培養學生能力
傳統的數學教育呆板、無趣,只能利用書本上的文字進行教學,運用說教和想象力對學生進行講解。如今引入計算機技術便有了不一樣的效果,學生能夠主動進行試驗和總結,親自計算找到其中奧妙。在學習“解析幾何”一章時,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圓錐曲線的形成一度讓老師頭疼。隨著“T1”圖形計算器的出現,通過學生不斷地主動嘗試圖形變換的方法,學生自己發現了圓錐曲線的特點和性質,更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甚至還有學生在圖形計算器上自主研究動點到兩定點距離乘積(比值)為定值的曲線形狀。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拓思維的空間,創造了一個優良的實踐環境,提供學生親自分析數據、動手計算,一點點的積累學習經驗和方法的機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二、計算機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樹立正確的計算機應用觀念
運用計算機教學,老師的教學理念一定要正確。第一,運用計算機技術教學,老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理念和目標。第二,不能盲目地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教學,要根據實際需求。第三,在計算機的使用程度和使用量上,一定要把握好火候,將“及時、足夠和適當”這三點作為原則,突出教學的主題和難點,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提高教師制作課件的技術水平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計算機技術的同時也給老師增添了工作量,比如,課件的制作,要求新穎、實用、形象。教師只有對教學內容非常熟悉,才能做出好的課件。另外,教師要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以及高中數學必備的幾何畫板、ppt,圖形計算器的使用,學會制作二維三維等簡單圖形。最后,老師要了解一些文學藝術知識,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學課件。
3.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
在數學教育課堂上,即便引入計算機技術,但是在教學全程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教師,教師正確的指導講解,才是學生學習的途徑,才能提高學習質量。要突破數學知識的難點,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離不開正確的思維技巧和準確的解說。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實施生動且具體的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
參考文獻:
[1]鄧世文.試論計算機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實踐與科學,2012(4):12.
[2]程文娜.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的計算技術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4):34.
[3]謝靜超,金針花,樊洪明.計算機在教學應用中的優勢與弊端[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11(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