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玲
【摘 要】研究采用文獻分析與舉例論證等方法,就提升聾啞兒童語文教學中師生的親和關系進行研究,旨在探索在對聾啞兒童進行語文教學中拉近師生之間關系的可行性措施。研究表明只有大膽地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并用自己的愛心來感染聾啞兒童,進而使他們感受到人格的平等,才能夠有效地實現拉近師生關系的目標。
【關鍵詞】聾啞兒童 語文教學 師生關系
現階段,以人為本的思想正逐漸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流。對于聾啞學生的語文教育而言,教學的目標已經不再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與生活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向他們傳遞一種心靈上的呵護和關懷,使他們能夠在語文課堂上體會到師生關系的親近,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使其得到潤物無聲般的情感體驗。
1 拉近師生關系對于聾啞兒童語文教學的促進意義
語文學科是一門兼具知識性與工具性的人文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文化水平和情感接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聾啞兒童由于先天生理上的缺陷,使他們比正常的學生需要更多的關愛,更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與他們實現心靈上的溝通和交融。教師在對聾啞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一定要注重這種類型學生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2 在聾啞學生語文教學中拉近師生關系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實現聾啞兒童語文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拉近,筆者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以下幾條有效的建議。
2.1 勇于更新傳統的教學思維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逐漸更新,更加注重情感體驗與情商發展的教學理念成為時代的主流,這就要求我們廣大聾啞學校語文教師將教學的重點轉移到對學生心理成長方面的關注上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創設“平等”的課堂環境,使聾啞學生能夠擺脫單純的被動聽講狀態,真正地將自己的身心融入課堂學習之中[1]。
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勇于突破傳統教學思維的限制和束縛,鼓勵學生大膽地將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例如在教授《背影》這篇課文時,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在自己的心目中,父親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在學生進行回答時,教師應盡量不要給予正確與否的評價,而是應該采取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說”的興趣,讓學生都投入練習之中,以這樣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實現思維的拓展。
2.2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學
要想使對聾啞學生的語文教學能夠順利地進行,教師們就一定要用自己真摯的愛心來感染他們。在課堂教學中保持充足的耐心,使教師與學生能夠真正地實現心靈上的溝通。由于聾啞學生的先天不足,使他們的心理同正常學生相比封閉性更強,他們不會輕易主動地與外界進行溝通,這實際上是其害怕自己缺乏溝通的能力而表現出來的自我保護。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同教師及其他同學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的。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以自己的愛來使學生封閉的心扉主動地敞開,鍛煉其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使他們真正地學會溝通,樂于表達。
如在進行《再見了,親人》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借助 “中朝兩國人民兄弟情”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思考,我國與朝鮮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可是為什么在朝鮮遭到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時,我國人民會義無反顧地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同裝備現代化程度遠遠超過我國的“聯合國軍”進行殊死的戰斗呢?這時,學生的熱情都被充分調動起來,整個身心沉浸在中朝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之中,深深地為兩國人民在戰斗中結下的親密感情而感動。在他們眼前,仿佛志愿軍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場景歷歷在目,從而激發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情感。類似這樣具有較高情感教育價值的課文在聾校高年級課文中是比較多的。語文教師對此一定要妥善利用,關注聾生的情感體驗與思維發展,使學生能夠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
2.3讓聾啞兒童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要想有效地拉近聾啞兒童在語文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使他們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避免自己完全占據主導地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來進行教學的模式,而是應該致力于打造民主與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將語文課堂的情感狀態定位為師生之間心靈與情感的互通,從而使語文課堂成為師生雙方情感交流的紐帶[2]。
我們的聾啞學校語文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轉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使自己變為一個合格的參與者或者是“導演”,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看客,而是轉變為擁有相當自主權的“演員”。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表現出更多的關切之情,使學生能夠將教師當作一個知心的朋友。打破傳統的學習成績來給學生進行定性的模式,這樣做只會使學生之間的分化越加嚴重,加上聾啞學生所具有的自卑心理,這些因素的合力容易造成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加的懼怕語文學習,嚴重的甚至對語文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體現出自己的平等意識,注重發掘學生身上的優點。如果有學生在語文課上犯了錯誤,教師也應該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以有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話語來傷害學生的人格。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時代對我們聾啞學校的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實現和諧社會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情感發展,以便走出學校之后能夠與正常學生一樣融入社會,語文教師一定要大膽地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進而使他們感受到人格的平等,才可以有效地實現拉近師生關系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蒙山野.聾啞學生語文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其興趣激發[J].廣西教育,2012(13):9.
[2]胡桂蓮.淺談如何對特殊學校聾啞學生進行語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