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習的有利條件,本文從“中職學校英語學習氛圍現狀”“營造英語學習氛圍的有效措施”兩個方面對如何營造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氛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營造 中職生 英語 氛圍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盡管這些條件不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但它們可以通過對內因的影響,從而促進或阻礙事物的發展?!盾髯印駥W》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可見外在環境對事物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的成長不受居住環境的影響,在孟子少年時曾經三次搬遷住所。同樣,學生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學習、生活,其學校環境條件的優劣好壞,班級學習氛圍的濃厚與否,對學生成長的潛移默化是很大的。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營造學生的英語學習氛圍。這期間,我遇到過不少大大小小的問題,也遭受過不少的失敗和挫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學校的肯定,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際,就如何營造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氛圍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中職學校英語學習氛圍現狀
1. 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相對比較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學,把重點往往都放在了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培訓上,而對英語、語文、數學等文化課程則重視不夠。在定位上,大部分學校都把英語看成是一門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掌握技能的語言性的輔助性科目。在學生三年的學習當中,有些學校只安排一學年的英語課,有的盡管開了兩年的課,但每周課時不到四節,有些甚至更少。這樣就導致英語課在教學上沒有充足的時間保證,教師只能把教學內容一再減少,把教學難度不斷降低,對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考核標準也相應一降再降,有些學校甚至把英語定為考查科目,不管學生英語學得如何,都不影響畢業??梢姡瑥膶W校到教師到學生,英語課程在很多中職學校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這一大的背景下,各學校更談不上去重視營造學生英語學習氛圍了。
2. 學習氛圍不濃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中職學校,只有極少數的學校是英語專業學校,還有一少部分中等職業學校設置了英語專業,其余大部分的中職學校都沒有英語這個專業。因此,除了專門的英語學校和開設有英語這個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營造出了較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外,其他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學習氛圍都不濃厚。就我所在的西藏昌都地區職業技術學校而言,在第一學年,學生除了能在英語課堂跟隨老師學習一些初級的詞匯、句子和語法知識,并進行簡單對話交流外,學生在課外基本上聽不到英語,更談不上用英語跟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了。學生習慣于用藏語相互交流,跟老師則是用漢語交流,他們既缺少用英語交流的機會,也沒有用英語交流的意識,更沒有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所以,在英語的學習上,不論是在班級,還是在校園都沒有形成一定的學習氛圍。
二、營造英語學習氛圍的有效措施
1. 提高思想認識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國際性語言,學好英語,不僅是我們面向世界,拓展視野,適應改革開放潮流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們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加強同世界各國人民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工具。對學生而言,也是提高他們個人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作為學校領導層,首先要在思想上對英語課程的開設給予高度重視,保證英語課的課時要求,配備充足的師資。作為英語教師要能認識到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對激發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并身體力行,積極引導。
2. 養成學生多聽、多說英語的良好習慣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來就是人們用來交際、溝通的工具。所以,學生不說英語,不聽英語,剛憑學習一點詞匯和語法,就想讓他們學好英語,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這時應該發揮積極作用,不僅要充分利用英語課堂,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還要采取措施,培養學生主動聽、說英語的良好習慣。
3. 創造學生聽、說英語的語言環境
很多時候,中職生說英語并不難,難在自己難為情。學生平時都用漢語或本民族語言交流,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你要他突然用英語來與人溝通,特別是當其他同學們都沒有講英語時,他會難于啟齒,在心理上會覺得不好意思。中職學生畢竟在心理、膽識及思想上還沒有大學生那樣成熟。大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隨處可見很多學生大聲朗讀英語,或與人用英語交流,有些甚至還和外國留學生聊得津津有味。這也就給我們以啟發,我們同樣可以通過創造有利的校園環境,鼓勵我們的學生在校園大聲朗讀英語,用英語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只要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多了,我們就不愁營造不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楊金鋒,龔育爾.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關系[J].外國語言文學,2004(4).
[3]肖川.論教學與交往[J].教育研究,1999(2).
[4]張應強.“交往的教育過程觀”批判[J].教育研究,2001(8).
[5]程曉焦.教師在課堂互動中的策略[J].教育評論,2000(4).
[6]楊宏麗.課堂文化——師生交往研究的一個新視閾[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