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
【摘 要】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應用技能訓練為主要內容,通過創設語言環境,利用多媒體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為載體,進行外語教學,從而達到語言學習的最大化。
【關鍵詞】網絡環境;英語;教學模式
0 引言
傳統的外語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中心的外語教學模式,教師注重語法、詞匯知識的講解,而缺乏在外語情境下與學生交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要求相對減弱,使教學質量與效率降低,更談不上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人才的培養。
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騰飛,對外語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從小學到大學的外語教學都在探索新的思路以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多媒體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為載體的外語教學模式正在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改革的重點。
1 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優勢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絡在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級各類學校對外語教學硬件的投入加大,不但配備了計算機多媒體、聲像設備,還實現了網絡連接,并建立了網絡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也由傳統的課本加書本到如今的手機電子詞典、光盤以及各種外語教學軟件。因此,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及優勢。
1.1 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沒有時空和地域的限制
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進行網絡學習。并隨時隨地與老師在線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隨時更改教學要求,從而真正實現外語教學的網絡化。
1.2 可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網絡環境下的外語學習可以使學生能夠借助網絡,學習到國內外共享的最好的教育資源,如學校、老師及課程。
1.3 網絡環境下的外語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給師生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
學習者可以在不同地點同時進行,相互交流,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4 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可以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地點及學習計劃,隨時提問,并能及時得到解答。學生遇到不會的單詞、句法、語法等知識可以借助網絡進行查詢。學校的校園網站還上傳了教師的授課錄像,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軟件等教學參考資料,學生可以自主上網瀏覽進行自主學習。對于時間、地點以及內容的選擇,學生可以根據實際自行安排解決。
2 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英語教學
2.1 利用網絡教學,豐富學生背景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在英語教學中,背景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學好語言的前提。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背景文化,許多英語詞匯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知識,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意義。背景知識對學生語言的掌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中花大量時間介紹包羅萬象的背景知識。因此,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查找相關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加深了解,這樣既拓寬了學生對英語國家的了解,又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培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2 教師利用網絡獲取視聽資料,使學生體驗真實情境
教師課前上網收集整理與教學內容相關視聽材料,并在課上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把聽覺、視覺及動覺等感性材料一并呈獻給學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課堂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并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
2.3 利用網絡教學,充實課上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網絡環境下的英語閱讀學習,集合了大量的英語學習資料,是任何一座圖書館都無法比擬的,并具有時時、廣泛、共享的特點。閱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擴大詞匯量,還能提高學生對文字的快速感知能力,有利于學生鞏固和學習語法知識,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中,教師搜索、選擇、下載網頁、制作鏈接,并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科學、多樣、有趣的選出網頁或文章,設計教學內容,構建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網絡閱讀資源庫。在補充文化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閱讀的自主性,提高閱讀水平。
2.4 構建情境英語學習平臺
在學校的校園局域網絡教室里,教師可以根據英語學科特點,創建語言教室,創設學習情境,學生可以通過BBS、聊天室、E-mail、QQ等網絡交流工具進行交流,并就某一問題話題進行討論、會話,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意見,實現同學間的信息交流,師生互動。
2.5 在網絡中創設研究性學習情境
英語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組織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并對大量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網絡以其豐富的資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體驗、在學習中培養獲得信息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學生可以就網絡與英語學習話題問幾個研究性學習的問題:網絡能給我們提供什么樣的英語學習資源呢?網絡能給我們創設什么樣的英語環境?網絡學習和課堂學習效果一樣嗎?您喜歡訪問哪個英語學習網站?網絡對您的英語學習有哪些什么幫助?等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通過分組訪問各自搜索到的英文網站,并對網站的形式、內容及特點加以對比分析,通過討論、交流,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同學們會發現英語既是獲取信息的工具,也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引導學生積極開發網絡上的英語學習資源,開闊運用英語的渠道。
3 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教師的語言引導是實現網絡教學的關鍵
教師如何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用語言進行啟發引導,如何進行簡練的闡述或解釋,如何提問,觸發學生的思維,如何利用畫面對語言規則進行歸納總結,并指導學生練習,鞏固語言,這些工作做得好,才能使網絡教學實現最大化。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獲得感性認識,認真仔細地觀察畫面,啟發學生思維,使他們對事物的現象進行分析、總結、抽象和概括。
3.2 合理使用網絡教學
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必須從教學目的出發,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恰當、合理地應用于教學中,從而起到為教學服務的目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做到視聽、思考、言語三者緊密配合,才能使網絡教學達到成效。
3.3 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實現網絡教學的關鍵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突出了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的重要性。如何實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素質是課堂教學的根本。這就要求教師既有豐富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懂得利用信息技術,掌握一定的網絡知識。
總之,網絡運用于課堂教學正在各級各類學校迅速地開展起來,我們教師既要不斷地學習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論,改進、提高教學效果,又要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實現英語課堂教學最優化目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網絡不是萬能的,它不能代替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在正確的教學思想指導下不斷實踐和探索,真正使技術和設備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隆.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多媒體和網絡的應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吳承義.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S].中美英語教學,2005:8-10.
[3]張慶宗,吳喜艷.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與多媒體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3:90.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