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蕾
【摘??要】為了提高鋼琴教學質量,高校的鋼琴教師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總結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集體課教學,有效地解決了鋼琴學生數量增加和鋼琴師資不足的矛盾。文章分析了集體課教學方式的定義與原則,探析了集體課教學方式下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旨在為高校鋼琴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集體課教學方式??高校鋼琴教學??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060-02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音樂教學也在不斷發展,鋼琴作為將技術和藝術有效融合的藝術課程,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的音樂教師逐漸探索出一種全新的鋼琴教學方式——集體課教學方式,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集體課教學方式下鋼琴教學的效果不甚理想,對推進高校鋼琴教學發展及提高鋼琴教學質量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研究針對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音樂教學質量提高策略勢在必行。
一?集體課教學方式的定義與原則
1.集體課教學方式的定義
集體課教學方式是傳統教學和現代科學技術有效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得到快速的發展。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要求學生準確地掌握鋼琴的使用技巧,并能進行正確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高校鋼琴教師將樂理、簡易作曲、視唱練耳和聲編配等傳授給學生,這是鋼琴教學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同時,學生通過學習鋼琴集體課,能夠準確地掌握鋼琴彈奏的基本技巧及方法,通過不斷地實踐與練習進行鞏固,達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的鋼琴音樂素養。因此,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是高新技術和鋼琴教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集體課教學方式的原則
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鋼琴教學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對于鋼琴初學者,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鋼琴集體課教學方式為主。特別是針對沒有任何鋼琴基礎的學生來說,如果學生的入門教學效果不好,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因此,鋼琴教學的入門教學至關重要。通過采用集體課的教學方式,能夠強化學生對鋼琴基礎知識及性能的理解,并幫助學生將理論實踐進行有機地結合,幫助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2)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鋼琴教學應該因材施教。尤其是鋼琴教學對專業技能和知識的要求非常高,針對高校教學的學前教學來說,教學應根據鋼琴教學的專業要求,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及不同學生的特點,對鋼琴教學思路進行合理的調整,針對學生間的差異性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此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集體課教學方式下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1.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認知水平及鋼琴素養
由于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人數相對較多,并且學生的差異相對較大,這給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鋼琴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為了提高高校集體課教學方式下鋼琴的教學質量,應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特點、認知水平、鋼琴素養等,根據學生的程度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鋼琴教學。對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應該為學生開小灶,通過補課讓他們能跟得上班級的平均水平;對基礎相對較高的學生,可以為他們布置要求相對較高的課程;針對不能完成教學計劃的學生,應該幫其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并加大基本練習。同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保證每組學生程度相同,開展合作學習、拓展學習等方式,并對不同的分組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共同進步。
2.強化師資培養
為了提高鋼琴教學質量,應培養一支熟悉集體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教學工具的師資隊伍,這是提高集體課教學方式下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基礎。首先,擔任鋼琴集體課教學的音樂教師,應更新觀念,克服無所作為、故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思想與作風,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鋼琴集體課的研究與教學中。其次,高校應該強化對鋼琴教師的培訓和再教育。通過采取多樣的培訓方式,例如,請國內外經驗豐富的鋼琴集體課教學專家授課,也可以派青年教師到國
內外進修等,讓鋼琴教師掌握更多的教學方式,在短時間內培養一支鋼琴集體課師資力量,能夠更加輕松地適應和勝任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鋼琴教學工作,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
3.配備相應的鋼琴集體課教學設備
鋼琴教學離不開教學設備的支持,通過采用專業的教學設備,對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具有非常大的幫助。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及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在社會各界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高校鋼琴教師通過掌握標準投影儀、視頻展示臺、中心控制桌、數碼鋼琴練習琴、數碼鋼琴主控器等先進的高科技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并合理地將這些教學設備應用到高校鋼琴教學中,將鋼琴集體課教學資源制作成多媒體軟件,采用視頻的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顯著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因此,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應該重視應用一切先進的教學設備。
4.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演奏心理
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教師應該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對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鋼琴教學的實際狀況,設置相應的鋼琴練習任務,讓學生在了解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實踐練習,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傳統鋼琴教學的盲目性。同時,在鋼琴練習中,教師讓學生進行互相觀摩,讓學生在觀看其他同學練習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促使學生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能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例如,學生會單獨在琴房中練琴,并且演奏得非常好,但是在集體環境中由于緊張不能發揮出真實水平,此時教師應該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在集體課上演奏,克服恐懼心理,以此提高其鋼琴演奏能力。此外,針對意志力不堅定的學生,通過集體課教學,在集體的影響下,幫助他們樹立堅持不懈的思想,增強他們學習鋼琴理論、練習鋼琴的毅力,對提高鋼琴整體的教學質量具有很大的作用。
5.構建“彈、唱、聽、鑒、導”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彈、唱、聽、鑒、導”為一體的教學模式表現為:“彈”指彈奏鋼琴的手法,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鋼琴彈奏的技巧與技能;“唱”指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一邊彈一邊唱,能幫助學生將整個思維貫穿至彈奏的整個過程中,并通過唱指法,讓手指和大腦進行雙重記憶,為提高鋼琴彈奏技巧奠定基礎;“聽”指學生聚精會神地聽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和技巧,以及其他學生在演奏過程中仔細地聆聽,并在其他學生演奏的過程中找出優點與不足,經過教師評價后,提高辨別琴聲音色的能力;“鑒”指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讓學生欣賞著名鋼琴演奏作品,以此提高學生鑒賞、聆聽以及感受美的能力;“導”指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鋼琴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后,在進行彈奏訓練的過程中不斷地自主探索,指導自身的彈奏技巧,為提高自身的鋼琴彈奏技能與技巧奠定基礎。通過構建“彈、唱、聽、鑒、導”為一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審美能力以及獨立學習能力,為其自主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具有很大的作用。
6.集體考核
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集體考核指每一個學生在集體面前進行鋼琴演奏,以此檢驗和考核學生鋼琴水平。集體考核的形式是集體檢查作業,通過讓學生在全體學生面前演奏,能夠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從根本上克服他們緊張、膽怯的心理,其他學生通過傾聽他的演奏,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在集體考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取分聲部和齊奏的演奏形式來引導學生,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具有很大幫助。此外,學生在集體面前演奏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仔細地觀察和聆聽,并對每一個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盡可能多地采取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并增強學生在集體面前演奏的積極性與自信心,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7.引導、啟發和激活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活躍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創造力是彈奏好一首作品的重要條件。學生在用鋼琴彈奏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是對音樂作品的二次創造,應該蘊含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該用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動的語言及肢體動作引導和啟發學生,充分激活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體會到鋼琴作品中蘊含的感情,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樂,同時經過豐富的聯想,達到“人琴合一”的效果,對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及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鋼琴教學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完善?;诩w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師和相關研究人員對其進行改善。因此,集體課教學方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地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鋼琴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欣.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2(26):159~160
[2]譚立琴.關于高師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2(5):136~138
[3]吳英蓮.淺談鋼琴集體課教學[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92~93
[4]趙峻.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方法與手段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152~153
[5]江琳.論如何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中旬),2011(8):188~189
[6]王璐.鋼琴集體課教學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