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淼
【摘要】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素質教育逐漸取代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在素質教育課程的開展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與引導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受到教師與學校的重視。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師是課堂中心,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沒有完全地調動起來,學生與教師之間欠缺溝通,課堂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找到音樂教學新的改進點成為小學音樂教學的新方向,而律動教學是當下比較推薦的教學方式之一。文章針對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價值進行分析,為今后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律動教學;小學音樂;價值分析;探究嘗試
音樂教學改革的重點是實現課堂角色的轉化,改變以往的教師中心,真正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熱情與積極性。孩子是教學的中心與關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律動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比較融洽和睦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綜合性的教學藝術,更貼合低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進行律動音樂教學中需要注意很多細節性問題,只有重點考慮解決好律動教學的阻礙條件,才能實現律動教學的有趣開展,豐富課堂,促進教學。
一.律動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國有句古話:“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課堂開始前進行一些巧妙有趣的設計往往更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興趣教學已經得到我國教育界的肯定。小學音樂教學中,適當地引入律動,可以短時間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往往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帶有很大的灌輸眭成分。我們在采取律動時,可以實現形體的有效結合,學生關注的焦點更加具體有形,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律動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明顯。
(二)增強音樂知識的形象與具體感,豐富學生的感知認識
音樂知識的講授往往是理論性偏多,形象性、具體性不夠,學生的整體感悟存在困難。加上小學音樂教學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往往對理論性的知識存在認知困難,而又有著極大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針對這幾點,我們嘗試在課堂中引入律動,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感知認識。例如,在進行音節的講授時可以分解成幾個具體的肢體動作,學生在肢體動作的表演中領會具體的音節知識,掌握理論,開展下一步的學習。律動教學使得音樂知識的教學更加形象、多樣、可感。
二.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借助形體的律動展現多樣的音樂節奏
在音樂的教學中,節奏教學是重點,而節奏教學又往往是教學難點。輕松、歡快、熱烈等情感都離不開律動的展現。一般節奏上比較快,表達出內心的活潑與歡樂。相對應的悲傷、憂愁等則需要慢節奏來展現,代表內心的凝重與深沉。例如,在小學音樂《瑤族舞曲》的實際教學中,教師采用律動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不斷步行,在步行的過程中感受音樂所要傳達的那種從容與安定。在教授《伏爾加纖夫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出音樂所要傳達的那種沉重與吃力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緩慢再緩慢的行走,這也是律動教學的有效嘗試。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歌曲節奏,借助形體的律動來把握其所抒發的情感,借助形體的律動展現多樣性的音樂節奏與音樂情感。
(二)借助形體的律動來把握相應的音樂音調
科學的教學實踐證明,音調與節奏兩者的有效結合是音樂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兩者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針對多音調的教學,教師可以嘗試采用人體肌肉活動(形體律動)進行教學引導。在學習4/4節拍時,在節拍弱時拍一只手,強拍時拍兩只手。在3/4拍時,強拍可以選擇向上拍手,弱拍時拍一下腿。這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動作也可以看成是律動的教育嘗試,在音調的學習中,采用律動,學生理解與記憶起來更方便。音樂音調的講解是小學音樂教學中需要重點講解的內容,傳統的理論講解很難調動起課堂氣氛,實踐證明,在音樂課堂中引入律動后,學生參與的熱情比較高漲,課堂氣氛也變得融洽起來,在豐富多樣的律動動作引領下,學生對音調的把握也更到位。
(三)通過課堂教學的律動引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音樂欣賞占據了較大的課堂比例,需要教師做好音樂鑒賞課的教學設計與準備。學生通過對相應音樂的欣賞,學會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在運用體態律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稍稍向上伸展身體表現高音;在講授表達中音時,可以引導學生將雙手整齊的平放于胸前;在進行低音的表達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身體的微微下傾,實現手臂的放松與自然下垂,在多樣的律動動作中,體會音樂節奏的快慢變化和音調的自由轉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可以先提問引導學生采取何種律動來展現音調變化,讓學生在音樂課的學習中能夠自主扮演各種音樂動作,展現音樂變化的層次感。在音樂教學中采用律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提高音樂的整體欣賞水平與能力。
三.律動教學有利有弊,發揚優勢,規避劣勢
在小學音樂中采用律動教學,優勢是比較明顯的,教學實踐也證明,律動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果。但是律動教學也存在不合理之處,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律動音樂教學中要發揚優勢,恰當地規避劣勢。首先,我們應該明確律動教學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要把握度,律動占據的課堂時間不宜過多。其次,在利用律動教學中也盡量弱化教師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以學生為主體,選取學生比較認可的律動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進行律動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保證學生有著充足的自由,自由地學習音樂知識,自由地感悟音樂的魅力。
四.結束語
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律動教學已經得到認可,這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突破,也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有效嘗試。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引入律動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動靜結合中學習音樂理論知識,層次變化的律動動作可以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短時期內激發。采用律動教學,學生的創造、思考與鑒賞能力不斷提高,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實現。總之,律動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