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平
【摘 要】生態系統理論作為社會學方向的一個重要理論,將抽象的理論與實踐性極強的實踐工作聯系起來,強調從人所處的環境出發來評估問題、解決問題。基于生態系統理論,運用系統的方法和技巧,從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具體生活環境入手,改變學生的不合理認知與行為,為學生尋找更多方面的支持,在處理這類學生的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所在的環境的情況,利用好所在環境中的現有資源,針對性幫助學生,提升其應對、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生態系統;心理健康問題;多維度
大學生是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逐漸趨向成熟。但大學生所處的環境受人際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因素的影響,能造成大學生很多心理障礙,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得到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重視,如何處理好大學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現今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布朗芬布倫納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對于幫助我們理解人與整個社會環境的復雜聯系提供了理論參考,有助于我們從學校社會工作的視角來進行分析這些問題,逐步改變或完善大學生各種行為得以產生的各種微觀、中觀、宏觀系統,為現今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借鑒。本文嘗試從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來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介入,來探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途徑。
1 關于生態系統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來源于生態學和一般系統理論。生態學關注有機體在環境中的適應性,以及有機體在環境中獲得的動力平衡與成熟的過程,著重人類生命有機體與其周遭環境之間的互動,這對社會工作的服務理念的層次和深度影響都較大”。①生態系統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幫助我們從人與環境的關系角度來思考問題,找到出路。并指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互惠的,人類遵循著適者生存的法則,個人的行動是有目的、有意義性的,都是環境所賦予的,要想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必須將其置于環境之中,因為人與生俱來就有與環境和他人互動的能力,個人能夠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個人能夠與環境之間形成和諧的相互調和度。生態系統理論認為,人類社會的生存環境錯綜復雜,這每一層錯綜復雜的環境因素都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②生態系統理論的核心在于將研究對象與其所生活的環境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來看待,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放在整個社會環境系統之中加以考察。如果在一個系統之內發生了某種改變,這種改變將不僅僅作用于那個系統,還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每個個體。此外個體發生了變化,別的系統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如果個人不能和他所生活的環境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聯系,不能有效的利用生活環境中存在的資源,那么,個人的生存與發展都將會受到影響。同時,各系統內部之間始終維持著穩定和平衡,系統內部的子系統之間是一種多元互動的循環關系,不是簡單的線性連接。③圖1表示了社會環境中多重相互作用的系統。
圖1 表示了社會環境中多重相互作用的系統
2 生態系統理論框架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介入
2.1 大學心理健康問題
大量調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包括恐怖、焦慮、強迫、抑郁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癥狀。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目前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由于現階段的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難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一些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在進大學之前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獨自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方面的疾病,甚至會導致一些離校出走、自殺等現象。對現今社會不斷變化的環境不能很好的適應,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的心理問題都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大學生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2.2 基于生態系統的介入研究
2.2.1 個體融入生態環境
在社會學中提到,人是社會人,每個人的生存發展都和社會這個龐大的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系。大學生也是一樣,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一定要將學生作為一個微觀的個體放入生態系統中考慮分析,從學生發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中找尋解決問題辦法。考慮學生發生的心理問題是否源于學生本人,學生的家庭原因或者學生所生長的一個大環境的因素,這樣較為準確地發現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特別是對于一些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大學生,更是要考慮其所在的整個生態系統的總體情況。當老師在主動介入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學生時,可以參照其所現有生態系統的情況,找出大學生問題產生的一些關鍵環節,深入分析,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后考慮具體解決的措施,便于今后處理這方面的事情。
2.2.2 多維度考慮主動介入
在具體處理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時,很多人都覺得有些束手無策,沒有一個可以參考或者借鑒的系統性的處理方法,來解決或者說幫助這些心理問題學生。如果根據生態系統理論,把學生作為一個微觀個體,放入生態系統中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從這個理論的角度探尋處理這些心理問題學生的方法。
(1)建立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良好溝通,在具體的環節中需要他們的配合和幫助,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一定要主動聯系學生家長,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因為學生的很多成長環節的問題,家長比我們更了解,學生自身的一些問題家長比我們掌握的更全面,所以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尋求他們的參與和配合是我們處理這些問題的關鍵。
(2)建立問題學生宿舍同學的良好溝通,學生在學校的日常生活,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和宿舍有關聯的,如果建立起與宿舍同學的密切聯系,就能及時的獲取這些問題同學新的動態,便于一些事情的處理中掌握主動權,同時當出現一些緊急狀況時,這些同學還能幫助老師及時處理,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3)建立校方與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良好溝通, 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的學生對于校方而言是重點的看護對象。所以不僅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期要主動觀察和聯系這些學生,所在的二級學院也要建立相應的機制,定期的查看或者與這些問題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形成一種長效的機制,保證將這些心理問題學生的動態能夠及時掌握。
(4)特殊情況的處理,很多心理問題的學生都有嚴重的抑郁或者偏執的現象,不愿意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父母、老師和同學。很多事情比較容易鉆牛角尖,不愿意在宿舍交流,所以在對于這些學生,處理的方式需要更加隱蔽,與學生的交流需要更加謹慎,不要觸及他心理的敏感區域。
2.2.3 建立心理問題檔案數據庫
在處理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時,很多老師都沒有經驗,不懂的去利用一些方式和方法。如果能夠針對每個心理問題學生建立相應的檔案信息,會極大的便于今后工作的開展和對于之前工作進行一個合理的總結回顧,及時的跟蹤和記錄,定期的總結和回顧,會幫助我們了解更多方式的對否、方法的可行性怎么樣,能夠有效的提升在這方面的工作經驗。當這學生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醫學治療時,這些檔案就能提供給心理醫生,能夠幫助醫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制定出更加合理、高校的治療手段;當這些學生轉專業或者轉學時,這些檔案也可以幫助新的老師和單位更加清楚了解到學生的情況,及時的制定出一些應對方法,更加全面的保證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同時參與了很多實務環節,會幫助老師能夠充分理解相應的心理學的知識和理論,能夠形成自己的一套獨特的處理方式,還可以進行相應的交流總結,形成一種更加科學高效的學生心理問題處理手段。
3 總結
生態系統理論為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一種觀察問題的獨特方法與視角,進一步豐富了描述并分析人和其他一些存在系統,以及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的系統理論。可能考慮到目前大學生自身發展還很不成熟等因素,可能目前工作方向過于強調一些外部子系統對心理健康問題學生,忽視學生微觀系統內部的生物、心理、社會系統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而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在這方面給了實踐工作一個極好的指導,在開展相關工作的時候,我們不僅僅要顧及社會生態系統的層次性及其相互作用,而且也要兼顧微觀系統內部的生物、心理、社會系統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所在工作中一定要全面的考慮的整個系統特性,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工作的開展,幫助心理健康問題學生擺脫困境。
【參考文獻】
[1]徐愫.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付立華.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的社區矯正與和諧社區建設[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4).
[3]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教材編寫組.社會工作實務[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4]隋玉杰.個案工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5]王思斌.社會工作綜合能力[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