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光儀的調節很困難。最難的是,調節望遠鏡與分光儀中軸線的垂直。本文通過難點分離--調節望遠鏡聚焦于無窮遠、調節望遠鏡光軸與分光計中心軸垂直,兩個調節完全分離,加手機輔助的方法,規避找不到像的無目的狀態,實現了學生全程有目的的調節。
【關鍵詞】分光計;望遠鏡;載物臺;手機
分光計,是一種重要的角度測量儀器。可以用來測量物質反射角、衍射角、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長等[1]。在使用分光計之測量各種數據之前,首先要掌握分光計的調節方法。而由于分光計的結構較復雜:有望遠鏡、平行光管、載物臺、讀數裝置四個主要部分[2],其中平行光管用來產生平行光,望遠鏡用來觀察平行光,載物臺用來放待測物體,讀數裝置用來讀取實驗時角度[3]。另外包括各種鎖緊微調螺絲、焦輪達到19個。學生不容易掌握調節方法。
分光計使用之前首先要達到兩個平行:出入射光都是“平行光”,并且,這個平行光全程都要“平行”于讀數刻度盤。第一個平行:要求調節望遠鏡聚焦于無窮遠、平行光管發射平行光;第二個平行:要求調節望遠鏡、平行光管、載物臺上表面都與分光計中心軸垂直,即與載物臺中軸垂直[4]。
分光計調節順序:先粗調,再細調,細調是由望遠鏡到載物臺,再平行光管。
1.粗調
粗調的好壞,往往決定了細調的效率。所以人們也想了很多方法改善,提高粗調的精度,比如加水準儀[5][6], 加裝廣角系統,激光準直系統等[4]。只是這些方法需要新加附件,不易推廣,增加了分光儀的復雜程度。還有將載物臺調到最低,強制條平行[1],只是這種方法的對待測物體高度有要求。
2.細調
由于所要做實驗不同,調節用光學元件有多種:平面鏡,雙面平面鏡,三棱鏡,光柵等。
2.1 調節望遠鏡聚焦于無窮遠
調節望遠鏡聚焦于無窮遠,指的是入射望遠鏡的平行光聚焦于目鏡分劃板。用的是自準直法。都是首先調節目鏡沒有視差后,具體有多種調節方法:
(1)按要求將光學元件放到載物臺上,如圖1所示,粗調望遠鏡光軸與鏡面垂直,旋轉載物臺,找到模糊的綠色“+”字叉絲像,松開目鏡鎖緊螺釘,伸縮目鏡鏡筒,至“+”字叉絲清晰成像于分劃板上。
圖1 載物臺上光學物品的擺放
(2)將光學元件反射面緊貼在望遠鏡筒物鏡前,如圖2所示,伸縮目鏡,至“+”字叉絲清晰成像。
圖2
調整望遠鏡光軸垂直儀器主軸,要找到兩次“+”字叉絲清晰像。對于熟練掌握分光儀調節的人來說,用第一種方法,聚焦無限遠的同時,實現了其中一次成像。而第二種方法在調整望遠鏡光軸垂直儀器主軸時,還得再找一遍“+”字叉絲像。
對于初學者第一種方法有兩個難點:
(1)由于常常由于沒有粗調好望遠鏡光軸與鏡面垂直,導致望遠鏡筒里找不到模糊“+”字叉絲像;
(2)粗調好垂直的,由于實驗進度不同,有些打開了汞燈、鈉燈,這些燈光干擾,初學者不知遮擋燈光,旋轉載物臺時候,非常微弱模糊的綠色“+”字叉絲像一晃而過,就錯過了。
實驗時有些同學卡在這一步達40分鐘。教學體會是:不要將兩個問題,粗調垂直、聚焦無限遠,放在一起解決,互相增加難度。
所以對初學者,用第二種方法,規避了燈光干擾,直接找到“+”字叉絲像,實現了聚焦于無窮遠。由于是清晰“+”字叉絲像,接下來調整望遠鏡光軸與鏡面垂直時,只要粗調好垂直,“+”字叉絲像出現在鏡筒,立刻會發現,減少了粗調難度。
2.2 調節望遠鏡光軸與分光計中心軸垂直
調節望遠鏡光軸與分光計中心軸垂直,要使兩個反射面都看到“+”字叉絲清晰像,并且與分劃板上“上十字”重合。難點是先找到像。
首先看第一個反射面。按標準要求放置好雙面平面鏡、光柵或三棱鏡等,再次粗調,用肉眼觀察這些物體的反射面,是否與望遠鏡垂直,調節垂直。調節的結果有兩個,一個看到“+”字叉絲像,一個看不到。看到的,只要按照“各半法”繼續調節。
對于初學者這時往往忽視粗調重要性,導致不垂直。有經驗者也有一定概率粗調失敗,肉眼相對誤差較大[4]。這時只有向下或向上微調望遠鏡傾斜螺釘,同時旋轉載物臺,看不到像,再向相反方向微調,轉載物臺。[7]這種微調程度方向的具有不確定性,初學者不好把握。
圖3 手機輔助調節垂直示意圖,及手機成像示意圖
筆者從尺讀度望遠鏡的調節得到靈感,采用人人都有的手機輔助。如圖3.1所示,將手機調至白屏,放在望遠鏡目鏡一端,光通過望遠鏡筒達到反射鏡面上,旋轉載物臺,利用人眼的大視野,找到手機成像—圓形手機像素點群。如圖3.2所示,人眼要在手機成像和筒內壁成像同心時,停止移動。這時如果人眼在目鏡水平下方,可以微調望遠鏡傾斜螺釘,使目鏡端降一點,同時調載物臺上揚一點。各半法的一種體現。反之向相反方向調節。總之,最后使手機成像與目鏡等高。這種方法找“+”字叉絲像有的放矢,不需經驗判斷調整程度方向,學生容易掌握。
旋轉載物臺,找第二個十字叉絲像,找到的繼續用各半調節法調節,如果找不到第二個叉絲像,重復先前的步驟,手機輔助。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怎么調節,結果都不要使望遠鏡和載物臺明顯脫離水平。
由于不同光學元件調節不能互相代替[8],為了避免二次調垂直,如果做“用最小偏向角法測三棱鏡材料的折射率”實驗,就要用三棱鏡調垂直,如果做 “用透射光柵測定光波波長”實驗,調垂直光學元件就要用光柵。接下來是平行光管的調節,較簡單。伸縮豎直狹縫,調好的望遠鏡中看到清晰像,就實現了平行光的調節;狹縫旋轉九十度,調節狹縫使其與望遠鏡分劃板中央水平線重合,就實現了與望遠鏡共軸,即與分光儀中軸線垂直[9]。
3.結論
分光儀作為光學中一種重要的基礎性儀器,它結構復雜,調節困難。最難的是,調節望遠鏡與分光儀中軸線的垂直。本文通過難點分離,手機輔助的方法,規避了找不到像的無目的狀態,實現學生全程有目的的調節。其實,所有的難點都是對初學者,實驗課短短的幾小時,不足以使學生熟練掌握一臺儀器。目前有的虛擬現實技術,用電腦軟件架構出分光儀,如果這種軟件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隨時練習長時間,相信這些困難將不攻自破。
參考文獻
[1]陳麗娜.分光儀調節的一種簡單方法[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9(1):20-21.
[2]王興福,葛智勇,張文,張海燕.分光計調節創新教法[J].科技信息,2009,26(11):128+107.
[3]胡孝博,聶麗青,劉揚正.分光計的快速調整方法探索[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8,6(1):69-72.
[4]王小懷.分光計調節和使用中的困難及解決措施[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2):35-37.
[5]許飛,羅鍛斌.分光計調節實驗中的教學方法探討[J].大學物理實驗,2013,26(4):35-36.
[6]葛松華,唐亞明.分光計的一種簡單調整方法[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4(6):62-63.
[7]諸揮明,梁路光,付妍.分光計實驗中望遠鏡和載物臺調整的一種快速方法[J].大學物理實驗,2006,19(1):51-54.
[8]王 敏.分光計的調節難點、調節方法及其遷移應用[J].電子世界,2014,36(1):87.
[9]陳群宇.分光計的簡單調節方法[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11(5):207-208.
作者簡介:楊靜瑜(1983—),女,蒙古族,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實驗師,現供職于沈陽師范大學實驗教學中心,專修凝聚態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