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東
摘 要:高中教育是初中級教育階段同高等教育階段之間的一個重要銜接點,對于學生的培育和塑造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物理作為整個教育范圍內都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更是教育中的重點。主要以高中物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為切入點,對其進行簡要的介紹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案例教學法
一、案例教學法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曾經,我國的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雖然這句話有些夸張,但是對于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是一種肯定。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條件下就需要教師能夠根據教材的內容來進行教學方式的相應調整。長期以來,存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問題就是,面對高考的壓力,絕大多數學校在進行教學任務的布置時都會進行題海戰術,所有學生都會圍繞著教師這一“權威”,但這種模式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收效甚微。在這樣的背景下,案例教學法應運而生。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將具體的案例運用到教學當中,由學生去根據案例的內容進行探討,并在討論學習過后撰寫相應的案例分析報告,最后由教師進行教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對于某些難度較大的物理知識來說,案例教學法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簡化物理知識的難度,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簡單的生活體驗,最終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擺脫被動學習的局面。
二、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在進行案例教學法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相關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案例教學法對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實施案例教學法時要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原則。案例教學法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在能通過對案例的運用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做到聯系生活實際,最大限度地發散自身思維,最終強化自身的思考,養成愛思考,樂于動手實踐的學習習慣。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思維發散是一種必備的素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不能過分擠壓學生的自由空間,而是適當給予學生自由,自主地去探尋發現相關案例,辨別出案例同物理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聯。為此教師在提出教學案例時,可以以引導為主,讓學生對案例進行認真分析,尋找問題,并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或者問題的物理原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盡量調動起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通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通過具體的生活案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和堅強的學習品格,培養學生勇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尋求知識的態度,逐漸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這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問題的解決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簡而言之,高中教育中的物理教學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而在物理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來強化學生的分析能力,鍛煉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的能力,也可以使教師在討論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并予以及時改進,這種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教學環節中教學相長的特點。從教學方法的效用價值上來講,這種教學方法值得不斷去完善和推廣,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圣期.淺析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3(11):101.
[2]鮑永.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認知過程把握與教學策略選擇[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