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瑾
摘 要:說話能力屬于人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說話能力是表達能力的一種體現。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此,論述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表達能力;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地激勵學生講話,這是最起碼的。盡管學生具備膽量講話,可是不知道從何說起或者是難以將自己的思想與意思完整、清晰地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教師要藝術化地處理教材內容,由教材中找出激發學生講話的地方,進而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推動著學生講話。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故鄉》的時候,對于中年閏土與楊二嫂所發生的改變,學生難以說出發生這種改變的緣由,這是由于學生缺少生活體驗,他們不懂得貧窮落后的舊社會是怎樣的。此時,教師要求學生講講自身的實際生活,談一談自己的幸福生活,學生頓時變得滔滔不絕。然后,教師提問學生:“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是怎樣的?”學生紛紛地說:“是社會主義社會?!蹦沁@篇文章中的主人公生活的社會是怎樣的?學生說:“是封建社會?!苯處熢倬o接著提問學生:“如何理解封建社會的封建?你有封建思想嗎?你的家庭中有比較封建的地方嗎?怎樣理解?你對中年閏土與楊二嫂持同情的態度嗎?”這一系列的提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意識,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組織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師想要提高初中生的表達能力,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遠遠不夠,還務必組織課外實踐活動。社會這個關系圈比較大,屬于一種大的教學課堂,其中充滿著多元化和復雜性的人際關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性,組織多姿多彩和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以使學生得到訓練和提高。在實際的場所中,學生面對一些突然性的問題,能夠學著如何迅速地應對和回答。只有在真實的溝通情境中,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還需要推動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以使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學習、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
總之,當前社會進步和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來講,應當實施有效的策略推動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最終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吳社教.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