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興 付小蓉
摘 要:所謂問題探究式教學法,就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并把這一線索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即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理解問題、討論問題,最后教師根據討論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準確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法比較適合農村學生的特點,實踐效果良好。
關鍵詞:問題探究式;教學法;運用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嶄新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基本上是處于單向交流狀態,“填鴨式”“滿堂灌”已不再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以“教學過程就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教學理念;以“轉變教與學的關系,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作為改革目標;力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從而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
“問題探究式教學法”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教學目標轉化為問題,在教學時,原則上按問題展開,讓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互助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然后再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解決其它問題。
一、提出問題,以疑導讀
提出問題,是“問題探究式教學法”的首要環節。學生自主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學生研究、創新的原動力。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教師在對教學內容總體認識和把握的基礎上,提出課堂所要解決的問題,創設學生想要學習的心理機制,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提出問題,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組織教學,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傳授——學生接受過程為以問題為中心的搜尋、發現、確立、探索、解決的過程,學生也由被動的接受者、服從者、執行者變成了主動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二、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問題的設計
1.問題分真問題與假問題,所設問題是否是學科知識的,那就是必須從課標要求出發,圍繞教學重點提問。
2.設計的問題應符合探索性、典型性的特點。這樣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這樣的討論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這樣的問題設計,就要求教師必須樹立追求思維過程的觀念。
3.設計的問題應具有層次性。學生的知識水平有差異,難度不高的問題有利于保護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挑戰性,從而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面向全體的教學目的。
4.創設的問題必須具有現實意義,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制造教學興奮點。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唯有新鮮的事才能給人刺激,令人關注和興奮。
三、自主學習,合作釋疑
“問題探究式教學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學定教,以生定教”“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采取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形式閱讀教材,理解、討論、探究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目標明確,要求具體,效果較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一般學生不能獨立地解決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如果老師不能有計劃地提供學習內容,恰當地引導,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學。在自學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對教材做筆記,用筆對重點內容、不理解的內容進行圈、點、勾、畫、批、注,教師要巡視課堂,及時解答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點,并引導學生嘗試自主解答所設的問題,敞開思路,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師組織討論,學生橫向交流,促進共同提高。在學生通過自學對所設問題有一定的理解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互相啟發,共同提高。教師應利用好語言、設備、環境等各種手段,創設符合需要的問題情景。設計良好問題情景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以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采用學生上臺演示或講解,體驗角色轉化,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等。
四、充分解疑,學生置疑
讓問題貫穿課堂教學始終,使之成為課堂教學行為的基本模式,為此,除了教師預置問題以外,還應讓學生根據學習材料(即文本)與自己的學習實踐充分置疑,這樣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問題,教師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沒有的有關材料,一方面,豐富課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從中體會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然后,教師組織學生總結本課的重點內容,對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的地方、教材的關鍵點,再進行重點講解,以確保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做到“當堂訓練、當堂過手”。
五、學生狀態
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具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較高的“參與性”,絕大部分學生能全身心、全方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較強的“自主性”,學生能自己解決能解決的問題,有獨立思考、自己動手的良好學習心理和品質;
有效的“互助性”,學生之間樂于交流、善于交流,能夠在學習上相互啟發,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六、教師要求
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做到“八要”:
1.要把每一節課當成一個工程,充分準備,精心設計,集體探討。
2.要展開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按問題展開教學。
3.要鼓勵、督促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互相探討個別疑難問題。
4.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引導,避免將結論和盤托出,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5.要建立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機制,互助合作。
6.要注重知識與技能的過手,做到“當堂訓練,當堂過手”。
7.要注重對課堂的駕馭和管理。
8.要反思當堂課教學的得與失,搞好學情反饋,并按時進行
訓練。
“問題探究式教學法”改變了教師“以講為主,以講居先”的格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和積極探索精神的培養和鍛煉,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
水平。
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注重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形成了學生終生學習的可持續學習能力,為學生獨立人格的鑄造打下了基礎,大部分學生學業成績也有明顯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