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云
摘 要:古人云:“松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早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是課堂必不可少的延續與補充,是使學生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絕佳時間,也是決定學生語文素養好壞的關鍵。新課標提出要重視語文朗讀教學,這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要讓早讀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人文素養的主陣地,切不可讓高中語文早讀在鮮活的生命語言中褪色。但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早讀課怪現狀令人擔憂。
關鍵詞:素質教育;語文朗讀;情感體驗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讀心境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情緒。充分利用一天中記憶力最旺盛的絕佳時間,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早讀,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安排具體,目的鮮明
早讀課最主要的任務是朗讀與背誦。那么讀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務,都要在教學計劃和課前明確確立。學生沒有明確的早讀任務,就沒有壓力,早讀的實際效果就不會很大。特別是將早讀課內容分解到各周早讀課上,各節早讀課既獨立又有聯系,構成一個完整的閱讀系統。還要有明確的要求,根據不同的早讀內容,教師要講明早讀的要求。早讀的要求要切合學生實際,要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從而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達到目標中體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管理到位,及時檢測
教師要分工明確,確保任務的具體落實。可把班上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小組長負責督促檢查,教師利用早讀時間抽查。并且要一周或一月以筆試的形式檢測小結,以便掌握真實的情況,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脈絡。
三、加強檢查,重在落實
安排了早讀的任務還需要檢查。如不檢查效果,學生朗讀目標不清楚,缺少壓力就沒有了動力,自然早讀就達不到預期效果。檢查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利用多種檢查形式,可以是教師組織考試,也可以是同學間口頭檢查,還可以是教師抽查。沒有完成早讀任務的學生則采取“窮追不舍”,約定時間再次檢查,直到完成任務為止。只有這樣,才不會使朗誦流于形式。
四、引領示范,得法入境
合格的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名朗讀愛好者,是一名朗讀示范者,還須背誦一定量的名篇佳作。首先要通過示范朗讀讓學生領悟基本方法,要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讀出風格、讀出意境。教師最好親自示范朗讀某一作品,讓學生心悅誠服,群起效仿,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愛上早讀,愛上作品,走進作品,讀懂作家,讀懂作品。
語文早讀課成敗的關鍵還在于語文任課教師。教師應想方設法,用情用心,認真負責地把早讀課這塊沃土經營好,要把小事做大、做細,最終收獲豐收的碩果,讓早晨的瑯瑯書聲補繪已經褪色的生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