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萍
摘 要: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其評價的首要標準是它是否具有“語文味”。“語文味”是語文課堂的靈魂,更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那么,如何讓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回歸語文教育的本色——“語文味”,就成了一個重要命題。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論述:從多“讀”上呼喚“語文味”的回歸;從多“品”上呼喚“語文味”的回歸;從多“寫”上呼喚“語文味”的回歸。
關鍵詞:語文課堂;語文味;回歸
語文課要突出語文教學自身的特點,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在把握語文這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同時,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語文味”是語文教學應該具有的一種特色,也是語文教學追求的一種境界。然而,在當下的一些語文課堂上,甚至一些“公開課”“示范課”上還是經常會出現少了“語文味”的課。
一、語文課缺乏“語文味”的原因
1.學生活動過多
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模擬人物角色互動,有時能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獲得真切的體驗。但是,我們發現過多的活動表演只是活躍了氣氛,并沒有讓學生獲得真正的情感體驗,反而喪失了語文課的本色。如,在《散步》的教學中,有的老師為了上演一幕動人的散步圖,讓學生上臺表演,煞有介事地一番動作,攪得底下的學生發出一陣陣笑聲。氣氛是活躍了,而嚴謹而又多變的句式特點,深沉而又濃郁的情感氛圍,強烈而又舉重若輕的使命感卻并未在課堂中進行分析與展開,課堂完全失去了“語文味”。
2.上課討論過濫
討論本是好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鉆研精神、口頭表達與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有些語文課,教師為了追求活躍,想讓所有學生參與互動,全班討論、大組討論、小組討論,一應俱全,使課堂成了“菜市場”。最關鍵的是,有的討論是為討論而討論,使課堂全然失去了“語文味”。
3.非“語文味”過濃
語文課缺少語文味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沒有處理好三維目標,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到不適當的位置,以至于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思品課、歷史課。有的教師本意在于提高學生素質,豐富課堂內容,將大量的非語文元素源源不斷地搬進課堂,簡略的背景交代變成歷史演義,作家作品介紹變成人物掌故……只要與課文內容稍有牽連,天文地理都可扯進去,這些都將導致語文課堂“語文味”的缺失。所以,在新課標下,如何使語文教學中日漸消失的“語文味”回歸,便成了刻不容緩的任務。
“語文味”一詞最早是由程少堂先生提出的。所謂“語文味”,就是指在語文教學中體現語文學科作為一門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礎學科,體現出語文學科的個性所決定的語文課的個性和執教者、學習者的個性來,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產生強烈的興趣,進而使師生雙方都得到共同發展。簡而言之,就是要守住語文本體的“一畝三分地”。
二、如何使“語文味”回歸
1.從多“讀”上呼喚語文味的回歸
“讀”是語文學習的最好方法,教學中,對文章的感知靠讀,感悟靠讀,理解靠讀,情感的熏陶也靠讀。“語文味”是讀出來的,反復地讀、思考著讀、美美地讀,讓學生通過聽(聽老師范讀)、看(默讀)、讀(出聲朗讀,多種形式的讀)等途徑,從整體上感受語言,在讀的過程中逐步感知與理解文章,從而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語文課要書聲瑯瑯,書聲瑯瑯本身就是“語文味”的重要體現。
2.從多“品”上呼喚語文味的回歸
于漪老師認為“語文課就得咬文嚼字,該教的語文知識就得讓學生掌握,通過對語言文字理解與應用的扎實積累,提高語文能力。語文課就是要和語言文字打交道,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詮釋、識別、辨認、理解、探究,領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見解、品德、情操。”語文中的語言就像沙灘上的一顆顆貝殼,是那么豐富;又像一顆顆發光的鉆石,是那么精美;還像一杯杯龍井茶,耐人尋味。豐富、精美、耐人尋味的語言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田?靠品——品詞賞句。
朱熹說:“讀書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所以,語文教師應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咀嚼詞句,品味語言,領略語言文字的風采神韻,讓語言文字如桂花糖般滿口生香。
3.從多“寫”上呼喚語文味的回歸
有人說,什么是“語文味”?說到底就是要看課堂上有沒有讓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語言材料,有沒有教會學生一定的寫作技巧。所以,有“語文味”的課就應該大膽地、扎實地、有效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這和新課程中指出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是一致的。因此,語文課無疑是扎扎實實的語文實踐課,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文本,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過程中,掌握學習、運用語文的規律,不斷提高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并以此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總之,我們的語文教學要重在引導學生品讀語言,體會人物情感,用文字表達感受。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課堂上既要上出“語”的味道,更要品出“文”的韻味,讓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程少堂.“中國語文教學美學新體系”構建之演進史.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13(02).
[2]沈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教學技能應用.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