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忠
摘 要:小組建設在日常教學中被提上重要的地位,小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小組成員的組成、組員的分工,還有小組評價和激勵機制。嘗試從班級管理、學習評價的角度來設立小組合作學習五級評價機制,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小組長課代表評價;組長評價;班級課代表評價
一、建立小組合作“五級”評價體系的背景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有效課堂教學深入每個老師的腦海,但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使每個學生都積極投身到課堂學習中來,一直是一線老師尤其是薄弱農村學校科任老師的困惑,更是每個班主任面臨的難題。小組合作學習經常出現在老師的課堂里,但是很多老師對小組合作抱有懷疑態度,認為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薄弱,不放心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即使個別公開課中出現合作學習,也只是為公開課服務,平時難以真正落實小組合作學習。本文試著從班級管理的其中一個角度來闡述評價機制的重要性和一點方法建設。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當前小班化課堂的常態教學組織模式,每個老師都嘗試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盡管科任老師已經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可是課堂上學生仍不積極參與,辜負了老師的一片心意。經過本人的調查,發現其根本的原因還是出在小組評價和激勵上面。在小組評價和激勵的氛圍下,學生表現就積極,課堂也活躍。韓立福教授指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異質小組為主的學習共同體,旨在促進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共同實現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成績為激勵依據,全面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個性和諧發展的學習創新體系。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能,應采取評價機制等策略,其中就包括“五級”評價機制策略。”下面本人結合多年班級管理經驗,談談“五級”評價的方法和小組合作學習帶來的好處。“五級”評價機制可以幫助科任老師落實學習責任,監督和保障每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明確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責任,落實學習任務,建立一種有效的評價系統。
二、建立小組合作“五級”評價體系的具體方法
一級評價,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基礎。基本上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擁有好成績,在學校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在家里獲得家長的肯定。可是由于不同的學生學習背景和經歷不一樣,學生學習的基礎也參差不齊,所以,自我評價顯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自我評價意識更為重要。我在新生入學的第一節班會課上就通過一張一百元人民幣的演示,即把一百元的錢拿出來問是否有人要,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會回答要,然后把它褶皺了,問學生要不,最后把它放地上,問是否有人要。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每個人都要。然后我告訴大家:“在座的每位同學,你們都是有價值的,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尤其在你們父母的眼中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今天,老師很高興能跟大家在接下來的三年內一起生活和學習。”以此樹立每個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認識觀,樹立積極自我評價的起點和愿景。
二級評價,同伴評價
中學生畢竟還是處于成長期,有時候難免會偷懶,通過同伴的監督和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克服人性的弱點——懶惰。學習是需要同伴的,而伙伴的幫助時刻可以提醒自己不可以偷懶。
三級評價,即小組課代表評價
小組一般是六個成員,小組設課代表的好處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擔任學科的課代表,既發揮小組內成員的學科學習優勢,又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互相促進的作用。課代表每次檢查作業時,要認真檢查,并且要簽名,落實責任制,這樣不僅能落實作業的監督和指導,更能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一舉兩得。
四級評價,即小組長評價
小組長對整個組負責,代表整個組的形象,是維護小組整體形象和榮譽的第一責任人。通過小組榮譽的建設和激勵機制的完善,小組長手中也掌握一定的權力,通過小組長的檢查,落實作業的完成情況,可以激發整個組的凝聚力和榮譽感,滿足組內需要,進一步保證作業的落實。
五級評價,即班級課代表評價
班級課代表是協助老師檢查作業的,由老師的助手出面核查作業是否落實,既收到監督和檢查的效果,又進一步激發了小組成員為完成作業而努力的斗志,也能培養小組課代表和小組長的責任意識,無形中起到環環相扣的作用。
“五級”學習評價體系通過班主任和小組成員一起協商建立起來后,可以在各個學科之間進行運轉。并且還可以提前介入預習,在預習階段學生的自主性和自覺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促使學生樹立學習主人翁的意識。
小組合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成員搭配、成員分工,還有班級和學校層面的激勵制度。如果能在“五級”評價的基礎上完善其他方面的內容,尤其是班級和學校最后出臺的激勵措施,那么小組合作學習“五級”評價機制的優勢會更加
明顯。
參考文獻:
韓立福.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行動策略[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