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彥
摘 要: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工作,對促進內涵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發達國家校企合作的辦學情況及運行機制,對我國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辦學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教育;合作辦學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種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開展職業院校與企業、行業、服務部門等校外機構之間的合作,培養出理論與實踐、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并重的應用型人才。校企合作的教育形式對我國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辦學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 國外高職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的探析
⑴德國的“雙元制”校企合作制。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早于英美等其他國家,故被視為校企合作教育的開端。在這種教育模式中,企業為“一元”,職業學校為“一元”,是堅持以企業培訓為主,學校教學為輔的原則進行的產學合作。企業招收員工,員工以學徒的身份接受企業培訓,同時進入學校學習相應的專業技能知識。學校為企業服務,在課程安排及專業設置等方面都盡可能的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全過程。包括提供辦學經費、實訓儀器和設備等必須的辦學條件;與學校共同商定教學計劃及教學內容,并聯合對學生進行考核等?!半p元制”教育的教師主要來自于專職教師和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大多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技術等方面的最新情況帶入課堂,結合學生所學知識,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雙元制”的最大特點是企業的廣泛參與,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熟悉未來的工作和社會。
⑵英國的“三明治”合作教學計劃。英國的高職教育機構普遍實行“三明治”合作教學計劃。基本做法是,學校和企業分別對中學畢業生中的申請者在基礎理論知識和工程知識方面進行面試,錄取者先在企業中工作一年,對工作形成初步的體驗和認識,一年后,帶著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回到學校,在學校學習兩至三年的理論知識,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第四年或第五年再回去企業中,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如此交替進行,促進學校的教與學?!叭髦巍庇媱澰谂囵B目標上通過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⑶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TAFE是澳大利亞全國通用的職業技術教育形式。為了使學校的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之間能夠順利對接,澳大利亞開設了公立的TAFE學院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的主要辦學基地,負責實施教育與培訓。TAFE模式的主要特點有:⑴政府大力支持TAFE學院的發展。首先,政府曾頒布多項教育和經濟法律,使得TAFE學院與行業、企業的合作在法律法規的規范和保障下,能夠順利進行。其次是資金上的支持。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各個州政府每年向TAFE學院的財政撥款占到學院資金的50%~60%,以此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⑵企業參與TAFE學院辦學的全過程。根據企業提出的員工培訓的需求和目標,TAFE學院與企業共同商定包括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材的選取、考核內容等在內的一系列培訓事宜。⑶企業參與學院管理。國家和各州都設有管理TAFE的組織機構,如行業培訓顧問委員會等,主要由來自行業的人員組成,對學院的重大問題作出宏觀決策,包括學院職員的招聘和定期考核。
2 發達國家校企合作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同是校企合作,無論是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三明治”式,還是澳大利亞的TAFE學院,雖然合作模式各有不同,卻都體現了學校和企業在課堂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方面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目前,盡管我國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已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些許成效,但由于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局限,加上學校和企業各自追求的目標不同,使得我國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仍處于淺層次階段,即仍歸屬于以學校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學習發達國家校企合作的經驗,對我國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發達國家校企合作發展高職教育的經驗對我國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幾點:
⑵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制定并完備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校企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使校企合作落到實處。目前,雖然我國已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等相關法律法規以促進高職院校企合作的發展,但這些宏觀政策缺乏剛性執行的基礎,僅具有方向性和指導性。因此,建立完備的法律法規,才是保障校企合作深入開展的前提。其次,政府應出臺相應的鼓勵措施,對參與職業教育事業的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等),調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⑵提高學院對校企合作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培養既具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操作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鼓勵教師進入企業進行進一步的學習,積極參與科技研發、技術革新等工作,也鼓勵行業兼職教師到學校講課,參與學校的實踐教學工作。
⑶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機制,成立校企合作董事會,對學院的重大問題作出宏觀決策。學校與企業通過聯合確定培養目標,共同制定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學校是理論教學基地,企業是實踐培訓場所。只有將這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職能,才能共同完成好高職任務。
[參考文獻]
[1]陸麗君.2010年7月第32卷第四期,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英國職業教育模式及啟示》.
[2]陳江波.2009年8月第133期,今日南國《國外高職教育校企合作辦學的特點及啟示》.
[3]魏銀霞,杜小崢.2008年第6期第7卷,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國外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微》.
[4]秦立春.2002年第12期,中國高等教育《發達國家校企合作辦高職教育的啟示》.
[5]趙永勝.第36期,教育與職業《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