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升
摘要:本文通過對班主任參與就業指導的優勢及重要意義的闡述,分析了當前班主任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及原因,探討了班主任工作應從禮儀塑造形象、認識社會與職業(專業)、掌握求職擇業技能、渡過職業適應期四個方面引導和幫助職中學生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關鍵詞:就業導向;班主任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9-0117-02
2013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對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和未來中長期走勢的深刻思考和研判。他明確指出,要“穩增長、保就業” “我們關注GDP,其實關注的是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不僅與國家經濟有關,而且關系到學生個人前途命運。而學校職業指導工作的成效,直接與學生的就業質量密切相關。2010年9月,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職業指導工作是中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職責之一”。職業指導,也稱就業指導,其工作任務是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念,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養與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指導學生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選擇職業發展方向,順利實現就業、創業或升學。
一、班主任參與就業指導的重要意義
我們認為,職業生涯教育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既要充分調動德育教師,專業課、文化課教師,以及學生管理服務部門的積極參與,更要把職業生涯教育貫穿于整個中職教育階段的始終。而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過程中具有積極意義,班主任作為中職學校學生的直接管理者,處在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線,班主任最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既具有把職業生涯教育較好地貫穿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類活動中的條件,又可以協調教學、管理和服務的關系,還有利于將職業生涯教育融入學生從進校到畢業的全過程。因此,班主任參與職業生涯的教育意義重大。
二、當前班主任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
當前,班主任能夠意識到中職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以及就業的重要性,但不太積極參與職業指導工作,并且還存在一定的偏見。他們認為,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班級事務管理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指導工作并不屬班主任的職責范圍,至少不是主要職責范圍。普遍存在以下看法:
首先,有部分班主任認為,學校設有相應的就業指導處并專門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例如《職業生涯規劃》),職業指導不屬于班主任的工作職責范圍,而是專職就業工作人員的工作。僅僅依靠德育教師的課堂教學,未能將職業生涯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也沒有很好地貫穿于日常學生管理和各類活動,單打獨斗,無法形成合力。
其次,盡管有些班主任認為職業指導是自己分內的事,但是也顯得“無能為力” 。 目前中職學校班主任多以兼職為主,除了上好一門課外,還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特別是職中班主任的事情更多,無暇顧及職業指導,認為先“保本”完成了最基本的工作才是最要緊的。簡單地把職業指導等同于中職生畢業前夕給學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講授求職技巧等,而忽略了對中職學生進行就業觀念轉變、職業生涯的合理規劃及相應的職業道德教育。
三、就業導向下的班主任工作內容
以就業為導向的班主任工作,就是把職業指導理論貫穿于班級常規管理工作、學生思想工作及班級活動中。為實現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總目標,根據學生心理發展及中職教育特點,班主任工作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進行禮儀教育,提高學生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
中職生在公眾和自我眼里是一個學業失敗、自我意識消極的群體,因此,容易出現自我封閉心理、逆反心理和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棄心理。 這些消極心理導致他們對事物的看法以及行為方式出現偏差。中職班主任工作的第一階段是著手改變學生的自我概念。處于這一發展階段的學生最顯著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十分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關注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熱切希望擁有一個良好的自我形象。同時,他們渴望友誼,有強烈的情感交流的需要。 班主任要鼓勵學生重視形象塑造和禮儀學習,鼓勵學生以積極開放的心態結識新同學、認識新老師,建立自己的社會性支持系統。班主任要使學生認識到生活在現代社會擁有良好的禮儀無疑會為自己增加諸多資本。
形象塑造學習的重點內容有:容貌、服飾、儀態。 社交禮儀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稱呼禮儀、介紹禮儀、握手禮儀、用餐禮儀、電梯禮儀、電話禮儀、接待禮儀、拜訪禮儀等非常實用的社交禮儀。 相信這種做法比制度、約束和灌輸更有說服力。當學生重視、珍惜自我形象時,就會自覺地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當其形象得到別人的認可時,自信心也就相應提高了,也愿意主動與人交往了。
就業為導向下的班主任工作探析
(二)組織職業或社會考察,在活動中滲透職業意識和綜合能力培養
中職班主任工作的第二階段是組織學生進行職業考察活動。職業考察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認識社會、認識職業及未來職業選擇、訓練社會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職業考察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調查基本職業信息(工作的性質、內容、環境、收入、所需教育、資格等)和進行生涯訪談,了解和認識社會需求、職業需求以及工作者的內心感受。 通過職業考察活動,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進行有效職業生涯規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準備。 職業考察活動的方法有觀察法、問卷調查法、面談法、參與法和資料分析法。職業考察活動的渠道可以組織企業參觀、網絡搜索、向校友、資深專業人士咨詢等??赡軉慰恳晃话嘀魅蔚牧α窟€不夠,需要聯合其他班主任,從學校層面來共同協調組織。
作為主題教育活動,班主任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深入工作場地進行考察, 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知程度、對職業發展動態的了解;有利于培養職業意識、了解企業文化、提中職業道德和規范的認識。學生在職業考察活動中既發展了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也養成了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合作與共處。
(三)系統的求職擇業指導,培養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求職能力
由于年齡、知識、經驗、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影響,處于就業弱勢群體的中職生該如何做好就業準備呢?一般來說,中職生在就業前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心理準備、信息準備、求職能力準備。 第三階段的班主任工作重點是指導學生調整就業心態,建立正確的就業觀;指導學生學習搜集、梳理就業信息,學習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職業定位和生涯設計;指導學生了解求職程序、求職渠道,學習如何通過簡歷、求職信來展示自己,學習與面試官溝通的技巧等,逐步培養學生的求職能力和職業生涯設計能力。班主可以通過組織校園模擬招聘會、學生會應聘會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求職技能。
(四)重視“職業適應”指導,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
中職畢業生從學校進入社會面臨著學生角色向職業角色的轉變。絕大多數畢業生在角色轉變中有一段適應過程,叫做“職業適應期”。據了解,中職生在“職業適應期”普遍存在穩定性較差、頻繁離職的嚴重現象。 學生的頻繁離職、盲目隨從、不講誠信等必將影響到就業質量,也將影響其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 學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學生角色到職業角色的轉換。 因此,第四階段的班主任工作重點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學生社團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心理講座和心理咨詢等來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責任意識等,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以適應職業要求。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班主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 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它的特點是以學生的“職業化”教育為工作內容,以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職業能力。 中職學校班主任要勇于更新教育理念,樂于探索班主任工作新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當然,班級管理沒有固定的模式,科學地、富有成效地進行班級管理,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才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穎梅.關于中職班主任職業指導工作的思考[J].就業與創業,2011(03).
[2]徐慶.中職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教育[J].新課程研究,2010(09).
[3]袁紫燕.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班主任工作內容與載體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06).
[4]王剛,高曉松.以就業為導向構建高等職業教育體系[J].時代教育,2013(12).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