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華 廖運來 戴衛軍
摘要:畢業頂崗實習是高職教育不可缺少的環節,實習效果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技能和素質的提升。通過對河源職業技術學院2014屆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分散實習得到的正面評價比集中實習高,但集中實習的優勢不容忽視,學生認為集中實習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導,人身安全更有保障。為進一步提高實習教學教育效果,本文就畢業頂崗實習幾個關鍵問題做了分析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頂崗實習;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9-0121-03
一、前言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重要教學環節之一,頂崗實習一般含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就實習組織形式而言,實習可分為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集中實習指由教師帶隊以整班或整專業為團隊到同一個企業單位駐點實習,或者由教師帶隊以多個專業的混合學生為團隊到同一個企業單位駐點實習;分散實習指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接受實習,或由教師根據學生意愿將本班或本專業學生分派到多個合作企業、事業單位接受實習。目前,多數院校的專業實習采用集中實習為主分散實習為輔的形式進行,畢業實習則采用分散實習為主集中實習為輔的形式進行。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目的
了解高職院校學生對兩種形式的畢業頂崗實習效果評價,進一步認識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為提高實習質量提供參考意見。
2.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河源職業技術學院2014屆全體畢業生。發放問卷3850份,收回有效問卷3398份,有效回收率87%。
3.調查方法與問卷設計
采用問卷調查,從學生、家長和企業三方角度設計問卷,問卷內容主要是對頂崗實習的正面評價,評價指標共12個,問卷答案A表示集中實習、B表示分散實習、C表示無所謂集中或分散實習,學生作答后經過分類統計,算出每個評價指標中每種答案所占的百分比,以此分析畢業頂崗實習效果。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結果統計
以集中實習、分散實習和無所謂三種類型分別統計12個評價指標的各自比率,統計結果見圖1。
2.結果分析
(1)總體分析
在12個評價指標中,分散實習得到的正面評價比例超過集中實習的有9個指標,比例超過50%以上有7個;集中實習得到的正面評價比例超過分散實習的有3個指標,比例超過50%只有1個。
(2)個體異常結果分析
在“可以得到學校指導教師更多的指導”上,有49.1%學生認為集中實習可以得到,有41.6%學生認為分散實習也可以得到,但認為集中實習得到教師更多指導的評價多出7.5個百分點。
在“更有利于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上,48.1%學生認為集中實習可以做到,39.7%學生認為分散實習也可以做到,但認為集中實習更有利于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價多出8.4個百分點。
在“人身安全更有保障”上,有62.9%學生認為集中實習可以得到,只有27.7%學生認為分散實習也可以得到,認為集中實習得到人身安全保障的評價多出39.2個百分點,優勢明顯。
在“家長更加滿意”上,有39.9%學生認為集中實習可以得到,有43.3%學生認為分散實習也可以得到,認為分散實習得到家長滿意的評價只多出3.4個百分點。
在“企業更加歡迎”上,有38.4%學生認為集中實習可以得到,有46.8%學生認為分散實習也可以得到,認為分散實習得到家長滿意的評價多出8.4個百分點。
3.結論
分散實習得到的正面評價比集中實習高。可見,從感性認識來說,學生還是更喜歡分散實習;從理性認識來說,學生在分散實習中可以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支持。集中實習得到的正面評價比分散實習低,但其優勢不容忽視,學生認為可以得到更多的指導,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四、討論與建議
1.關于企業
對學校而言,企業分簽約型企業和待簽約型企業。簽約型企業指校企雙方為了共同利益而簽約合作的單位;待簽約型企業指校企雙方為了共同利益而為臨時約定合作的單位,其極有可能成為簽約型企業。簽約型企業還可以分為簽約型深度合作企業和簽約型一般合作企業。深度合作企業一般可以實現“四個合作”—— 合作辦學、合作培養、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常常以“訂單班”、“現代學徒制”、“廠中校”等形式顯現,這類合作企業的校企雙方職責明晰,無需擔心頂崗實習問題。簽約型一般合作企業多數只能接納學生參觀、調研、走訪和零星頂崗實習,這類合作企業的校企雙方職責盡管明晰,但企業考慮接受學生頂崗實習在安全、質量、管理等方面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待簽約型企業就是學生、教師臨時找到的頂崗實習點,或者此專業準備發展合作的企業,它們多數存在勞動力長期緊缺或季節性緊缺,有些企業接收頂崗實習學生的數量雖然很大,但給學生安排的工作卻與專業、崗位不對口,或技術含量低。當然,有些待簽約企業是很有潛力。因此,選好合作企業是實習的關鍵。
2.關于集中與分散
頂崗實習是高職教育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養以及鞏固專業基本技能的重要環節,是指學校在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根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采取分段集中或分散等形式,到企業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崗位上從事生產、服務和管理工作的一種教學活動。從問卷結果可知,學生還是比較喜歡分散實習的,不管集中還是分散,對學校而言,關鍵的是學生實習的單位是不是合作企業,合作企業是學生頂崗實習成敗的保證,也許非合作企業有時比合作企業優越,但畢竟是少數。在集中與分散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唯“集中”,也不能唯“分散”,應該結合專業特點、企業和學生自愿需求,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選擇“集中”或“分散”方式進行實習。
3.關于管理
(1)職責要分明
為保證頂崗實習工作的高效運行,管理人員要到位。管理人員主要包括指導教師(含企業指導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專業主任、二級學院領導、學校職能部門領導(教學部門、學工部門),關鍵人員是指導教師和輔導員。學校指導教師也可能是班主任,有條件的話,最好既是指導教師也是班主任,這樣也方便管理。各種人員之間的職責要清楚,避免管理真空、缺位或重疊現象。專業主任一般負責實習地點的聯系與確認,分配與協調工作,以及實習工作評價與總結等;專業指導教師負責教學答疑和學習評價等;企業師傅主要負責技術指導和實習生考勤等;輔導員主要負責在實習期間學生思想的疏通、安全意識教育等。
集中實習的學校指導教師可采取“全程式指導”,分散實習的學校指導教師可采用“巡回式指導”。“巡回式指導”每周一般不得少于1次,實地探訪每月不得少于2次。學校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每月巡回檢查和監督1次,向實習單位了解實習生的情況,聽取實習單位對實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另外,指導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信息溝通平臺。實習前可以建立QQ群、微信朋友圈,或收集各個學生的手機號和電子郵件,方便實習中交流和指導。對分散實習來說,善于利用各種信息溝通平臺,指導工作就會變得有效輕松。
(2)安排要有序
畢業頂崗實習既然是課,就應該有標準或大綱,也應該有實施計劃或大綱,還得提前找地點,安排指導教師,要點如下:
一是制定畢業頂崗實習課程標準和基本要求。
二是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各方職責,如輔導員、指導教師、專業主任、二級學院領導等方具體職責。一般來說,一個教師指導可以指導一個集中實習地點,30-50人較為合適;或者指導分散實習整班建制學生或10個實習單位或30-50人。
三是準備好各種教學材料,如分散實習學生的 “學生自主聯系實習申請表”、“實習聯系函”和“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協議”,集中實習學生的 “實習協議書”,實習日志等。
四是聯系實習點與簽訂實習協議,這是很關鍵的,就像安排教室上課,哪些企業要人?要多少?有無薪酬?干什么活?有無保險?有無周末?食宿如何?能否實行定期輪崗制?專業主任和指導教師都需確認。
五是實習動員。一般由專業主任負責組織動員工作,主要告訴學生實習企業基本情況、實習協議相關內容、實習點安排等。
六是處理好交叉教學問題,指導分散實習的教師一般又在校內給別的班級上課,指導學生實習又可能指導畢業設計(論文),沒有處理它們的關系,就無法保證兩者的質量,結果就會丟此時彼。
(3)三方評價要有據
第一,學生頂崗實習成績評定。一般來說,學生頂崗實習成績評定由自我評定、指導教師評、企業評定定構成,即所謂三方評價。三方評價的比例沒有統一標準,筆者認為,三方評價的主體應該是企業,企業評價比例應該最高,1∶2∶7或1∶3∶6比較合適。對分散實習來說,指導教師評定依據應該從學生考勤、實習日記或周記、實習總結、企業評價和巡回指導記錄等方面考慮。在具體制訂頂崗實習成績評價指標時,盡量做到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各級評價指標相對應的分值比例,還可以通過增加權重和引入二級指標,突出頂崗實習過程中對教師教學組織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從而使評價結果更科學、更合理。
第二,指導教師工作評價。要做好實習過程管理,就必須考核教導教師的工作水平,而且其結果要作為教學評價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教師的實習指導工作受到尊重和監督。指導教師工作評價也應由三方構成,即企業評價、院系評價、學生評價。三方評價的比例也沒有統一標準,筆者認為,三方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學生評價比例應該最高,1∶2∶7或1∶3∶6比較合適。
4.關于保障
實習保障主要是基地、制度、資金的保障。校外實習基地首先要有量,有了充足的實習基地才能保證學生實習專業對口;也要考慮校外實習基地的布局合理性,一般來說,市外基地多市外基地少,遠近適中為好。實習制度要有一個完善的體系,而不是個別文件,從人才培養方案、基地建設、校企合作、實習教學與評價、畢業資格審查等環節制定相關文件,這樣才能保證實習工作有章可循。學校應當安排專項實習經費,經費一般用于師生往返交通費補助等,目前實習經費標準沒有統一規定,一般是年學費的3~5%。有的經費是不能少的,如工傷保險和人身安全意外險。從學生問卷可知,學生對人身安全十分關注。
5.關于實習薪酬
企業部門實習大多有薪酬的,事業單位實習如政府和學校幾乎無薪酬。薪酬問題是最敏感的,不管分散實習還是集中實習,與企業談論學生實習薪酬時,一定要公開、透明,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需清楚實習協議內容,避免被誤解“吃回扣”和真吃回扣的現象。
五、結束語
畢業頂崗實習是技術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綜合技能、素質提升的必由之路。學校要精心設計實習各個環節,盡可能提供最優質服務,多大困難也不能放任自由;學生須要認真對待實習,要有誠懇的學習態度,不能有勢利觀,更不能玩躲貓貓;企業要有高度社會責任感,不能唯利是圖,僅把學生當成了廉價勞動力。
參考文獻:
[1]袁光華,廖運來,戴衛軍.高職院校畢業設計(論文)與畢業實習狀況的調查研究[J].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24-27.
[2]鞠紅霞.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的類型及實施[J].中國職業教育技術,2009(11):76-78.
[3]孫素云.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3(7):66-67.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