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棋
【摘 要】通過多年來對機械類《工程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就目前機械類《工程圖學》課的教學改革進行較為全面的總結。對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學內容、教學體系,更新教學方法及手段等進行闡述。
【關鍵詞】工程圖學 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
引言
《工程圖學》是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的第一個重要階段,其在繪圖技能訓練、工程圖形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能力培養上起著特殊的作用,給學生以工程技術知識和工程素質的良好啟蒙教育。因此,為了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對本課程進行以下的教學改革。
1.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實施素質教育
高等教育除了使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外,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著眼于學生終身的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由知識繼承型轉向創新能力的培養。工程圖學作為培養空間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學科,在這一方面應發揮重要的作用;圖學教學還要由狹隘的專業對口轉向適應性教育,注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調整知識結構,以適應將來就業的需求。
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包括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工程圖學的核心是圖,其最大的特征是形象性,工程圖學以圖線、圖形、符號和形體等形象信息作為思維材料,使學生在頭腦中積累各種形象,通過聯想再現形象,借助想象再創新形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的特點,通過各種直觀教學手段,運用學生熟悉的形象,配以生動的語言描述,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誘發學生想象,使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構造形象,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2.課程體系結構的改革
課程體系的改革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在分析探討了此門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確定了此門課程的改革思路:將課程的目的定位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及繪制、閱讀工程圖樣的能力上。在學時減少的情況下,仍要更新教學內容,引入適應工程技術發展需要的計算機繪圖,縮減傳統教學內容,將《工程制圖》和《計算機繪圖》整合成一門課程,并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3.改革教學方法
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獨占四十五分鐘”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們精簡了各部分內容,講究少而精,突出重點,講透難點;對于基礎部分有關內容,著重講清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基本技巧等;其他非重點內容,則由課堂教學改為課外自學;采用了啟發式教學,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分析和思考時間,以培養他們自覺獲取知識的能力;精講多練,加強實踐,使理論知識和繪圖技能得到鞏固和提高。
4.改革教學手段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活力。多媒體教學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及的許多優勢。其圖文聲像并茂,使教學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具吸引力。如在組合體三視圖這一章,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聲音、動畫方面的生動表現,多角度的視圖變換,以及形體分解、組合的連續、可重復表現等,克服了掛圖、模型和黑板教學的枯燥、呆板和低效等缺點,擴展了信息,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
由于本課程的特殊性質,雖然多媒體教學有許多優勢,但本課程要求實際動手能力較強。教師在課堂上除了要講清思路、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的思維外,還要為學生做示范操作,比如:畫法幾何部分需要做一些繪圖步驟的示范,就應該以板書為主要教學手段。
我們采用多媒體與黑板結合的方式,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提高了教學效果。
5.優化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
在課程內容的改革上,對畫法幾何內容做了適當的削減,而在專業圖方面對以下部分進行適當加強,以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
(1)加強零、部件測繪實踐環節。為了加強零、部件測繪實踐環節,我們建立了一個零、部件測繪實驗室,以滿足零、部件展示及測繪需要。零、部件測繪是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環節,意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工程素質和實踐技能。該環節包括測繪方案的確定,尺寸數據的獲取及處理、公差與配合、零件表面粗糙度、工量具的正確使用等內容。通過上述練習,使學生樹立工程素質,明確學習目標——成為未來的工程師,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工程素質。
(2)加強徒手草圖能力的培養 由于徒手草圖具有受條件限制少、快速、靈活、高效等優點,因此它有很強的工程實用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尺規繪圖正在被計算機繪圖所取代,因此對學生徒手草圖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徒手草圖可作為計算機繪圖的前期準備工作或直接用于產品的設計。
6.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
加大投入,開放模型室及測繪實驗室,開展構型設計,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開發更多的模擬實驗(如電子掛圖、三維動態圖庫)。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7.結束語
通過多年來對機械類《工程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表明,要培養適應21世紀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改革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體系及教學法手段,實現教學內容的現代化是勢在必行而又十分緊迫的大事。將計算機繪圖技術融合于工程圖學課程中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許良瓊. “工程圖學課程”現代教學法的實踐與探討[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3).
[2]王泰花,張云輝,潘志剛. “工程圖學”精品課建設與學生能力培養[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6).
[3]譚建榮,張樹有,陸國棟,施岳定.圖學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