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12年秋季,學校實行小班制教學,并要求開展小組合
作學習的探索。我查閱了有關資料,參考全國多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較出色的學校做法,并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本班實際,開始分組、座位編排、小組長的任命和組員分工的工作,并進行個人自評、小組互評以及綜合量化評價等細則的制訂和實施。經過一多年的探索實踐,初步收到一些成效,但又暴露出一些
不足。
案例:經過上一年的實踐,小組合作的平臺基本搭建成型,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是關鍵,即“搭臺與唱戲”兩者必須有機結合才能發揮作用。我認為“搭臺”是條件,“唱好戲”才是目的。上學期我班采用均衡分組、任命組長、分工指定的方法,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不情愿現象。本學期開始時,我在一次班會課上說了調整分組的想法,設置四個分組方案:方案一,均衡分組;方案二,按層次分兩大類,三六分組;方案三,指定組長,由組長選組員,組員選組長的雙向選擇;方案四,自薦組長自主組合。用不記名投票的形式進行表決,結果第一種方案只有9人贊成,第四種方案竟然有27票贊成,占全班人數的61.4%。采用自主組合,原九個小組長中有五個小組長落選,有三個平時表現一般的學生自薦組長成功,組員多人響應。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第三小組組名為“專家”組,在期末考試中該組年級排名平均提高33.4個名次;第六小組,組名為“圣女”組,在校運會中代表班級參加女子一分鐘長繩比賽,跳出112個好成績,榮獲第一名。第七小組,組名為“猛男”組,在管理中簽訂小組協議,規定下午放學后要在教室做作業到六點半才回家,如有遲到、違紀、缺交作業等,要交納違規費作為小組活動基金等形式進行管理。學期終統計結果表明:在“星級小組”評比方面,六周期評價,九個小組中有三個小組獲六次“星級小組”稱號,有兩個小組獲得四次“星級小組”稱號,有一個小組獲得兩次“星級小組”稱號,其余三個小組一次都沒有;在量化考核評分中,最高分的是第五小組,總分399分,其次是第六小組,總分249.5分,最低分是第七小組,得分是-335.5分,其次是第四小組,得-138.5分。從星級小組評定和量化考核中看出,小組間差異很大。
分析: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個理念,在課堂上采用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成為貫徹“課改”精神的標志,成為各種公開課、匯報課、考核課的必備模式。探其原因,因為它體現了教育方式的多元化,突破了傳統教學“一言堂”你講我聽的現狀。合作學習是“當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影響最大和成果最多的領域之一”,它是新課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著力點。
據了解,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學校大都是“均衡分組法”。分組時首先是根據班上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等個性特點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4~6人。例如5人小組,就安排一名優等生,一名中上生,一名中等生,一名中下生,一名學困生。這樣做既能保證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也便于各個小組間開展公平競爭。正因如此,一些小組在日常所開展的如發言、展示、質疑、討論等活動中,一直由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包攬,其他人則無動于衷,沒有開展實質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教師不斷的表揚聲中表現欲更強、信心更大,而大多數學生卻在無數次的失敗下不敢多嘴,怕說不好給自己帶來不悅,干脆充當“觀眾”,什么也不說。久而久之,中等生覺得技不如人,學困生會覺得沒出息,放棄學習念頭,因此出現不參與或不愿接受幫助的現象。
而“自主組合法”分組,高度發揚民主的組合方法,讓興趣、愛好等個性特點相同的學生合奏在一起結成“小伙伴”,這種是按照“組內同質、組間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的方法。這種分組方法充分體現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重視個性之間的差異,通過組內學習活動使他們的個性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健康的發展,實行因材施教,不僅“補短”更要“揚長”,這樣的教育更加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經過一學期的實踐表明:小組內和諧,合作意識強、配合默契,但小組之間的差異較大,各小組之間形成的風格各異。如第七小組,組名“猛男”組,動手能力特別強,物理教師多次表揚該組“分組實驗”完成得最快最好,遇到數學難題,學生都推舉“專家”小組作答,遇到有爭議性的問題都由“司令部”組做最后發言等。這些體現出“各具所長”,評價方面差異在所難免,又表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分組”十分重要。
至于“均衡分組法”與“自主組合法”分組的優劣,不能用只言片語斷定,還是看需要,我粗淺認為前者是“取長補短”,后者是“揚長補短”。鑒于評價方面:學生思想表現采取等級評定,學習成績方面采取預定指標評價,這樣就能比較出學生階段性進步幅度,也有利于小組間的比較。如果采用“自主組合法”分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制訂差異目標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實行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學生的“亮點”,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與特長,以個性發展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劉玉靜,高艷.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8.
作者簡介:李志豪,男,出生于1973年6月,本科,就職于廣東省中山市華僑中學,研究方向: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