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摘 要: 生活即教育,新課程明確提出要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本文在深刻剖析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基礎上,倡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生活化處理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多觀察體驗生活,對生活中地理問題勤加思考,并總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 初中地理 生活化教學 實施方法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理解
(一)地理生活化教學是源于生活的教學
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現行的初中地理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更注重選擇與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的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有密切聯系。
(二)地理生活化教學是高于生活的教學
教學是教師教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它是教師和學生在對話、交流基礎上開展知識的傳承和創新的交往活動。教學不僅是傳承知識,更是對知識的創新和再創造。它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地理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是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基礎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化資源
生活即教學,地理教育應當從學生已有的現實經驗出發,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多樣的教學資源,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知識,讓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地理教材中就包含了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密切聯系學生實際的內容,教師要善于挖掘,與學生現實生活構成聯系,這是生活化教學的課堂載體。
(二)倡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
地理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地理問題,地理知識無處不在。即便是當今社會熱點問題,如:人口、資源、環境甚至是戰爭,也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教師要倡導學生多用眼睛觀察生活、多用情感體驗生活,積極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方法
(一)設計生活化的導入環節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環節,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如果在教學中能精心設計、合理安排導入環節,就能先聲奪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化教學的導入原則是,導入的內容和方法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因為用貼近生活、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導入新課,能扣人心弦,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順利將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知識的學習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自主思考探索問題,最終順利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例如,講《天氣和氣候》這一節內容時,導入時,筆者以當天的天氣預報視頻導入,針對視頻中的內容,教師提出問題,不同的城市在同一天天氣狀況一樣嗎?同一個地點,在不同的時間,天氣狀況一樣嗎?你能說出天氣預報中的天氣符號代表的涵義嗎?這樣導入,讓學生感受到天氣的變化和生活密切相關,引發學生思考,同時導入的內容貫穿了整節課。通過觀看視頻,學生感受到天氣具有多變的特點,視頻中出現的天氣符號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因此,這節課的導入方法是貼近生活而有效的。
(二)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避免純粹講述知識點,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將抽象的教學問題轉換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這樣就能使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一些教學重點難點更容易突破,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例如,在講“中國的行政區劃”一課時,要求學生說出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這部分知識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一些學生在死記硬背課本上的表格。筆者嘗試在課堂上開展“辨別車牌”的小活動,將不同省份的汽車牌號讓學生搶答,通過這樣的小活動,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行政區的簡稱,了解到了這部分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再比如,講到“地球運動”這一節內容時,對于“二分二至日”南北半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初一新生很難理解這部分內容。筆者在處理這一教學難點時,結合南通一年四季晝夜長短的變化加以解釋說明,問題簡化了,學生更容易理解了。
(三)營造生活化的結束意境
如果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巧妙的結尾則是下一次成功的開始。一般的課堂總結,教師往往是帶學生一起整理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倘若教師在總結全課時,能與日常生活結合,即將課堂結束生活化,必將激發孩子課后學習、繼續鉆研的欲望。
例如,在講《水資源》這節課時,筆者這樣結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中國是個缺水的國家,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應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節約和保護水資源。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課后觀察我們的身邊有哪些浪費水資源、污染水資源的現象,并記錄下來,提出自己的治理意見。最后每個小組將自己調查的內容、提出的建議以手抄報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這樣的結束,讓學生在課后調查中增強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反思自己平時的用水習慣,更重要的是無形之中將環境教育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
地理本生活,生活遍地理;教學本生活,生活促教學。學生通過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能調動學習地理的積極性,認識到學習地理是對生活有用的,是對其終身發展有用的。教師通過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高效實現教學目標,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筆者相信,生活化的地理課堂必將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王紅霞.淺談地理教學生活化[J].成功(教育),2009(04).
[2]魏夢華.從生活中來到學習中去——談地理課堂教學生活化[J].中學教學參考,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