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理念的合理運用有利于切實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效率及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化學;運用
新課標理念的推廣與運用為高中化學教學注入了新鮮的元素,促進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更好開展。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例,略談新課標理念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一、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展開化學知識點的教學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科學與社會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實際經驗出發,以此作為突破口展開具體化學知識點的教學與
講解?!?/p>
通過對新課標精神的認真學習與研讀,我將這一理念靈活運用到了自身的教學實踐之中,并都收獲了預期中的理想效果。例如,在教學“垃圾資源化”這部分內容時,我就向學生提出了幾個貼合他們生活實際的問題: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主要分為哪幾大類?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是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的?進行垃圾分類與回收再利用又有哪些意義?請結合你的生活經驗,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對這些問題展開分析與解答。
如此,借助這幾個簡單的問題,就為學生巧妙創設了一個既熟悉又倍感親切的學習情境,這無疑將新課標所提倡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兩大教學目標完美落實到了實處。
二、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高度肯定了實驗對于化學學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化學實驗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和技能,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如,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催化劑是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化學常識,我帶領他們進行了“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影響”的實驗探究活動。首先,將50ml的量筒盛滿水,并將其倒置于水槽中;隨后,通過分液漏斗把6%H2O2溶液依次滴加到盛有0.1g不同催化劑(活性炭、CuO、MnO2、FeCl3、KI)的
錐形瓶中,分別記錄前15s、前30s、前45s、前60s各自產生氧氣的量,并進行對比。
如此,從這一組對比明顯、生動活潑的實驗中,學生就可以獲得直觀而形象的實驗結果:不同催化劑對同一化學反應催化效率不同;活性炭、CuO、MnO2、FeCl3、KI都能催化H2O2進行分解,但在同一條件下,MnO2對H2O2的催化效率最好。這樣一來,不僅幫助學生輕松突破了這一教學重點與難點,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些實驗還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真正將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三、科學、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合理的利用信息化課程資源,以此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供更好的服務?!?/p>
我在日常的化學教學實踐中,就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水準等實際情況,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了科學、合理的運用。如熟悉“自來水廠進行水處理的基本流程”是“獲取潔凈的水”這節內容的教學知識點之一,可是,受到時間、場地、安全等多重客觀因素的制約,我無法組織學生深入到自來水廠進行實地參觀。為此,學生在對生產設備、工業流程等并不熟悉的情況下只能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對“自來水廠進行水處理的基本流程”進行死板式的記憶,不用說,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狀況,我將網絡上有關自來水廠加工、制作自來水的視頻進行了搜集與整理,并制作幻燈片,等到上課的時候通過多媒體依次播放給學生觀看。這樣一來,就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真實、生動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對自來水廠進行了實地參觀,這種強烈、直觀的視覺、聽覺沖擊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認識,更加深了認識、理解與記憶。
總之,我們高中化學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鉆研新課標所倡導的先進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并將其靈活運用到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之中,相信,這樣必將有利于促進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切實提高與發展。
參考文獻:
鄭毓康.新課標 新課程 新教學:談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05).
作者簡介:李昱音,女,1986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內蒙古牙克石林業一中,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