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并運用適合的引導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
一、教學目標
符合課標要求、符合教學實際、明確具體、既體現三維目標又有所側重,課堂一切活動都圍繞教學目標,以一年級音樂課《紅眼睛·綠眼睛》其教學目標定位在會唱歌曲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懂得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所以整節音樂課中的節奏訓練和音樂游戲都圍繞著這一點開展,節奏訓練中把“O”休止符變為綠燈行進行過程中的紅燈,遇到“O”就要停止唱歌,遇到“XX”節奏就放聲歌唱。
二、教學內容
難易適度,教學容量適當,符合課標要求,重點突出,靈活地使用教材,如三年級音樂中有一節唱歌課《留給我》,歌詞中唱到:留下太陽吧!給森林!留下森林吧!給小河!留下小河吧!給大海!留下大海!給沙漠!歌詞特別優美,旋律簡單上口,學生學唱速度很快,于是就由歌詞展開,進行拓展,教育學生要告訴自己和身邊的人,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三、教學方式及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方法
我主要體現在新課的導入者,不是有句話是這樣的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
四、學習方式及學習過程
我的理解就是學生喜歡的方式,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好的學習方式,用好的學習方式進行的學習過程自然就是適合學生的。在音樂教學中,學生的情緒一般都特別好,小學的學生,特別是我所任教的低段,孩子們一看到我走進班級,就會大聲喊“音樂老師”,還有的就會直接跑過,來抱著我的腰,把小臉貼在我身上,那時覺得特別高興,不是嗎?做受學生喜歡的老師就是高興的。
作者簡介:卜凡波,1985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六中,研究方向:初中音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