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 要: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的綜合性技術人才,語文教學是最基礎的課程之一,也是提高中職學生科學文化水平和文學素養的重要學科。現在中職教育教學面臨一些問題,尤其像語文這一最基礎的學科,很多學校并沒有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更在意技能性的培養,完全忽略中職學生的精神培養。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培養學生豐富的人文氣質,提高人文素養,讓中職學生不僅是技能型人才,還在技能中透出人文氣質。
關鍵詞: 中職教育 語文教學 創新教育
目前教育給我們一種很嚴重的錯覺,不說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的中職教育,就算高等教育也免不了。我們一直對教育進行改革,不停地追尋創新的腳步,可是只是增加更多的功利因素,很多學校的主要教學目的已經脫離教書育人的軌道,跑向利益化的道路。可以毫不避諱地說,中職學校以技能為主,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基礎學科教學。對于中職語文教學而言,語文本身就是我們民族的特色學科,學生總以為自己可以很好地勝任,乃至不需要深入地學習,于是他們的思想就會滑坡,對語文學習就會不夠重視。形成“不愛學”的惡性循環,結果就是甚至語文老師失去教學興趣。合格的中職語文老師最應該做的就是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創新教學模式。
一、激發學生求知欲
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那么教學質量就會體現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師要善于抓住這種心靈需要,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一名偉大的教師還應該是一名偉大的心理學家,懂學生的老師的教學方法一定會更靈活。中職語文教師該怎樣做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呢?
1.平易近人,知己知彼。我們都喜歡和和善的人相處,我們都會被幽默風趣的人逗樂,做不了最幽默的那個人可以做最富有人文涵養的,做不了最具有人文涵養的可以做最樸實無華的,總之,語文教師身上一定要有一個閃光點。死氣沉沉的課堂學生不喜歡,很多時候學生喜歡一堂課并不是因為對這門科目有多么喜歡,而是打從心底里欣賞這門科目的老師。合格的中職語文教師必須時刻了解自己,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知己知彼、對癥下藥、百戰不殆。
2.方法靈活,操作簡單。最聰明的人善于用最簡單的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這種簡單其實就是一種非比尋常。學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懶”,他們懶得聽講,懶得學習,懶得接受新知識,懶得思考,尤其對于基礎學科,沒有興趣可言,他們會表現得更懶,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他們整天對著機器和設備,雖然需要思考,但是里面摻雜興趣。相對于語文這門基礎學科來講,興趣感則大大減弱。教師應當抓住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用簡單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哪怕只學一點點也是有效的。
3.合理利用多媒體。多媒體在當今教學中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高科技,但是教師也不能過于依賴,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相結合才會擁有最高效率,舍本逐末是教學的大失誤。教師單靠一種方式教學,學生會學得枯燥乏味,整節課只聽著老師在上面喋喋不休,不停吸食著粉筆末,讓他們整節課大眼瞪著白色的時不時閃著色彩的大屏幕也會不樂意。聰明的教師善于把這兩者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給學生創造自由空間
語文學科與其他基礎科目的不同地方在于,語文很靈活,有無限的遐想空間,你可以從古論到今也停不下來。不要把語文當做死板的學科教學,我們為什么學語文,不就是為了培養創新意識,提高人文素養嗎?它和修理一臺機器不同,機器修好了就是修好了,它客觀地發生了,但是語文呢?語文學無止境,一個簡單的字你可以有無限遐想,更何況一篇文章、一首詩了。從這個角度看,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創新意識的培養顯得如此重要。其實這正是語文的魅力所在,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語文是一門和宇宙的概念差不多的學科,講述它的無邊無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創新意識。學習語文的關鍵是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更深層次地深厚人文內涵。教師最好不要給學生推薦書,更不要強烈要求學生讀哪一本書。每一個人的讀書興趣是不同的,很多時候正是因為一本書引起共鳴而喜歡上語文學習。人的思想都是在不斷更新的,學生因為某一本書里的某一句話而瞬間喜歡上語文不是沒有可能的。所以,教師不要遏制學生自己尋找語文魅力的興趣,給他們一定的空間培養語文學習興趣,這樣才能達到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
三、讓語文更具人文性
很多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失誤不是因為教學方法不對,也不是因為沒有盡職盡責,更多的是教學思想的問題,他們僅僅注意到語文的工具性,而完全忽略人文性色彩。很多語文老師都是根據教學大綱,尤其是現行新課標實施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多大綱提出的要求其實比較抽象,這需要有智慧的老師才能悟出其中道理,紙上談兵終打敗仗。對于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來講,中職學生是技術型人才,并不要求他們也是學術性人才,他們沒有升學壓力,不用憑語文這門基礎學科與他人一比高下,語文學習在中職教育學校顯得更靈活。不要僅僅為了期末那一份試卷而在平時學習中抹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合格的語文教師一定會明白語文學習對學生的意義,終極目的不是讓他們考滿分,更不是從學生中表現出這名語文教師有多么偉大,而是讓一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能夠自己思考,能夠有自己的思想,能夠有自己獨特的知識面。中職學校的學生更是如此,俗話說得好,“成才先成人”,即使一名學生擁有強大的技術基礎,可以應付得了全世界的機器,但是他們沒有良好的自身素質,沒有一名合格公民應該有的品格,又怎能跑遍全世界?教師要讓語文更具人文性。
四、結語
中職語文教學在實施創新教育時,首先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才能在改革中更好地運用教學方法,思想上不夠重視做再多的實際性改革也只能半途而廢。中職語文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路還很漫長,每一個人都需要耐心、恒心和責任心。
參考文獻:
[1]林春芬.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學科教育,2011.11.03.
[2]孫利華.試論中職語文教學人文教育的實施策略[OB/OL].2011.06.17.endprint